“先崩为敬”的忧虑

湛江晚报 2020-02-19 10:24

宋立民(赤坎)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按照此前各高校确定的延期开学时间,2月17日成为焦点:多家高校选择开动“在线教育”。

看看报道不难知道,前几天,诸家高校都在召开有关在线教育的视频会议,各教务部门做了详细的布置,试点单位也介绍了网上教学的体会与注意事项,领导更是三令五申,考虑周到。因为教学是高校的生命线。

不大不小的意外是:网上集体开课首日,各家网课平台却“先崩为敬”,从学习通到课堂派、雨课堂,几乎无一幸免。17日晚,“学习通崩了”的话题已经登入微博热搜前十名。

不是事后诸葛亮,笔者几天前确实是脑海飘过一缕隐忧。因为我教中小学的学生朋友圈里几乎全是“诉主播苦”的贴子——那些都是风华正茂、玩电脑驾轻就熟的年轻人,尚且弄不好直播授课,吾侪奔五望六”,垂垂老矣,连个笑脸是啥意思都整不明白,做主播谈何容易!偏偏这批人还都是教学骨干,还要督促别人上线,真是有苦难言。

如今,不用课件上课的老师几乎没有了。多媒体手段丰富,一个链接则画面、声音如临其境,名家乃至诺奖得主的课,直接就进了咱的课堂,教学效果确实好了许多。无奈有几年时间,笔者一上讲台就惴惴不安,怕麦克不响,怕电脑死机,怕音像出不来。在座谈会上也发过牢骚,问教务部门:住茅草房、抱一堆书讲课的西南联大的老师有课件吗?鲁迅抱一包袱书去上课,讲话南腔北调,为什么大家趋之若鹜——他从厦大跑到中大,居然有一些学生跟着转学。

当然,时代不同了,有些地方不能比。然而,笔者要强调的是:总结历史的经验,大凡“一刀切”的决策,往往漏洞不小。“微时代”了,高校的专业多如牛毛,一句“上线”当然容易,但是接下来的问题也多如牛毛。有些专业是不是可以小部队作战,灵活一些?例如笔者讲“鲁迅研究”,几十人一个班,就打算把课件微信给大家,列出书目,提出问题,指导阅读原著,再写出读书笔记——一两个月,其实几本经典能够啃下来就不错了。

说话间来了新闻:“这个专业不开网课成"清流"”——说的是中山大学中文系,不开网课,让大一同学侧重100种文学经典书目的阅读,大三、大四同学侧重50种理论经典的阅读,大二同学兼顾文学经典与理论经典。呜呼!善哉善哉!相信自己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求知欲很强的,自觉性较高的,一定要像小学生一样“一网打尽”才好吗?

一句话,七十二行参差不齐,非常时期更不能“整齐划一”,让学生学到真知才是目的。

新闻推荐

微宣讲 方言普及防控知识通俗易懂受到好评

本报讯记者卓朝兴通讯员王婉秋洪小蝶报道:为提高全民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记者从市委宣传部了解到:连日来,湛江市百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