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高新技术人员勇担使命站在疫情防控前线
本报记者陈彦通讯员闫雯静
疫情就是命令,使命正在召唤!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湛江市高新技术人才队伍涌现出一批不穿白大褂的“逆行者”,他们迅速响应市人才办以及市县两级科技部门的号召,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成为了一线医务工作者坚强的后盾。
紧急增产,筑牢疫情防控保护墙
1月22日,得知各地医院医疗物资严重短缺的情况后,广东汇通乳胶制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顾伯明带领集团800多名员工,立即行动起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取消春节休假,加班加点,全力赶产医用手套。
顾伯明与他的研发团队通过反复研究,及时制定工艺优化方案,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提高设备的运行速度,使手套的日产量从40万副提高到55万副。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湛江市医用口罩需求量大、供应吃紧的问题,顾伯明已经着手加快制定医用口罩生产改造方案,腾出厂房空间,订购原材料,培训技能人才,力争在15天内成功增开N95和普通外科医用口罩生产线,满足湛江市及周边地区的需求。
据了解,广东汇通乳胶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复工一个星期内对外发货近1000万双医用手套,为10余个省份定点医院提供了用量需求保障。
当了解到全国医用酒精需求缺口巨大时,渔仁堂生物科技(湛江)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刚坐不住了,他积极响应号召,紧急召回生产一线工人,并第一时间协调好上下游企业,准备向抗疫防疫一线赠送和投放一批新型生态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水卫士”),用以抗疫防疫一线的消毒防病的工作当中。
他表示,抗击疫情,渔仁堂应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模范带头作用。渔仁堂虽然不能提供医用物资,但是他们生产的二氧化氯可作为医用酒精的替代品,水产科技企业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和实际行动表达对战“疫”的支持。
科研攻关,与病毒来一场生死较量
为了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二次感染导致危重内毒素血症的诊断效率,做到精准施策,遏制疫情传播,为疫情急性危重病人救治提供科学依据,在总经理莫水晶的带领下,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州国家呼吸病研究中心、钟南山院士团队建立了疫情科研攻关合作意向。
同时,组织总工程师董光宴等核心科研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的二次感染并发症与内毒素血症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第一时间将湛江博康生物生产的细菌内毒素分析仪和细菌内毒素检测和真菌D-葡聚糖检测试剂送达到国家呼吸病研究中心。
目前,博康公司的科研人才队伍仍奋战在疫情第一战线,与病毒较量,与时间赛跑,抓紧开展疫情应急科研攻关,为遏制疫情传播,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贡献出科技智慧与力量。
筑智能化防线,助攻全民战“疫”
广东湛数大数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钟彦毕业于北京大学,长期专注物联网、大数据行业发展,是一位具有丰富的研究实践经历、应用背景及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的科技型人才。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疫情发展情况,钟彦带领技术人员迅速开展网络疫情可视化界面搭建工作。同时,正在与大华、海康等硬件设备厂商加紧沟通,整合各方资源,在当前的技术产品和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本市的智能化防控方案,通过创新技术手段,切实为湛江市防疫工作打造坚实可靠的智能化防线,助攻全民战“疫”。
广东海大协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耿滨,组织公司研发团队,加班加点研发出“人脸识别体温预警系统”,具备人脸识别和人脸体温监测功能,可以同时记录“谁+体温”,当出现体温超标,可以进行“微信”“短信”等预警报送资料,可以自由制定某段时间的人流数量和人流体温趋势。目前已在大型医院和大型小区物业公司进行试用和功能测试,助力疫情防控。
惟其艰难才更需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在全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紧要关头,湛江市高新技术人才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坚守使命,用产品、技术、智慧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撑,筑起科技防线,相信我们终将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后胜利。
新闻推荐
口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徐震宇整理/本报记者林小军通讯员曹锐总有那样一群人,24小时坚守;总有那样一群人,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