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就物资保障、复工返岗等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如何分批引导返湛返岗?
记者林艳芳
问:防护物资紧缺,“一罩难求”如何破?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小穗:应急物资保障工作任务艰巨,下一步湛江市将按照“四个一点”工作思路,即上级申请一点、各界捐赠一点、国内外采购一点、使用节省一点,外抓采购,内抓生产,全力以赴增大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供给。一是想方设法加大应急物资的国内国际采购。继续联系国内外应急物资生产及经销商,加紧采购,确保应急物资及时到位。二是鼓励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湛江市应急物资生产能力。为解决湛江市口罩生产企业空白导致湛江市口罩急缺现状,湛江市紧急安排了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就地进行技术改造,新上口罩生产线,昨晚传来好消息,湛江汇通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成功与生产口罩设备的东莞某公司签订购买合同,一次性购买口罩生产设备一批。
问:延迟复工,如何延?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小穗:当前湛江市要求除了涉及保障城乡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和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等急需复工的相关企业可复工外,其他企业不得早于2月9日24时前复工。
湛江市绝大多数工业企业积极响应落实,纷纷推迟了复工时间;重点生产急救药物、防护手套的企业春节期间放弃休假,组织员工加班加点生产供应疫情防控急需物资。
问:延迟复工,中小企业如何应对?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小穗:企业要做好复工准备:一是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认真按《湛江市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确保管理到位、责任到位;二是做好人员返厂统计和招工计划,统计人员返厂时间、春节期间出行动态等重要信息,季节性引起用工紧张的企业要抓紧制订招工计划,复工后立即执行,及时补充;三是对接好上下游协作企业;三是提前衔接好物流配送环节;四是清点主要原料、主要零配件库存量,确保满足复工需要。
问:返工潮来临,湛江市如何防控?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真窦:湛江市人社部门制定实施异地务工人员返湛返岗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力引导节后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湛就业。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引导异地务工人员分批返湛返岗;二是摸清异地务工人员返湛返岗信息;三是协同指导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四是积极提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策支持。
问:有序返湛返岗,如何分批引导?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真窦:湛江市将按照轻重缓急,分类指导、分期分批,共分六批次引导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湛返岗。目前,第一、二批已经在岗,即第一批是春节期间正常生产未停工企业的务工人员,第二批是2月3日前,因疫情防控必需提前复工企业的务工人员;第三批是2月4日-9日期间城乡运行必需、群众生活必需、重要国计民生和供港澳以及特殊情况急需复工等企业的务工人员;第四批是2月9日后复工企业的务工人员;第五批是2月17日后(从2月2日国家假期结束起隔离观察两周正常)非重点疫情地区但有“两史”(即疫情重点地区旅行史或与重点疫情地区人员接触史)务工人员;第六批是重点地区疫情解除后,有序引导所在地务工人员返湛返岗。
问:应对输入性病例,社区如何防扩散?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陈梁:针对返工潮的到来,湛江市在加强社区疫情管控方面已有预案,主要是通过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防控工作,村(社区)党组织承担辖区主体责任,统筹综治网格员配合派出所片警、卫健人员等开展管控,“查、防、管、劝”多管齐下。
“查”就是做好疫情排查。通过上门走访,掌握、登记从疫区返(来)湛人员情况,上报信息,跟踪处置。“防”就是做好宣教预防。深入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引导村(居)民在公共场合戴口罩,搞好家庭卫生,正确认识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管”就是做好重点管理。主要是加强车站、酒店、旅业、餐馆、商场等重点场所的管理,管好各类人员的排查和健康检测,以及公共卫生。“劝”就是做好群众劝导。劝导群众尽量避免走亲访友、聚餐聚会,不组织、不参与公众聚集的民俗活动等,降低公共安全风险。
问:监测旅客期满,如何引导管理?
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华坚:对于健康监测管理满14天且已符合健康条件的人员,湛江市印发了《关于规范使用湛江市健康观察期满证明书的通知》,明确《湛江市健康观察期满证明书》规范使用有关事宜。
一是凡在湛江市集中或居家健康观察期满14天,并取得实施监测的医疗机构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观察期满证明书》(下简称《健康观察证明》)的人员,应被视为普通健康人群,各有关部门应依法保障其享有的公民权利。
二是《健康观察证明》是适用于湛江市机场、港口、火车站、汽车站、公园、酒店、饭店等公共场所健康管理、各行各业康复人员复工管理及其它需健康管理的凭证,任何单位不得拒绝持证者应享有的合法权益。
三是要求负责健康监测的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发放流程,严格把关,规范发放,并指定专人签发《健康观察证明》(加盖公章)。
新闻推荐
2月4日上午,工行湛江第一支行员工坚守岗位,加班加点为某医院办理发放贷款业务。本报讯(记者张丽华通讯员王朝德)疫情就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