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热烈而丰盈

湛江晚报 2020-01-19 08:17

水中丹霞暖光阳元山日落丹霞从1.4亿年前走来的广东丹霞山区,经过多次地壳运动,在距今600万年前逐步被流水侵蚀成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山体,是世界上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被尊称为“丹霞山”。世间丹霞地貌何其多,但唯有此地直接以“丹霞山”命名,取“丹霞之王”之意。

行走于丹霞山的两天里,一直被一种热烈而纯然的品格所感染。上嘉遁亭的云崖栈道,位于阳元山南坡紫云崖,石阶凿于接近90°峭壁的崖缝隙间,“绝壁当千仞,危崖一线开。”最窄处,仅容一人,只需一个踉跄,直接滚回山脚。去往细美寨的九九天梯,位于阳元山西南面,寸草不生的巨型大石上,仿佛一条窄窄的天梯悬挂在鱼脊般的陡坡上,古人说“飞鸟回翔不敢度”,每一步都胆战心惊。

丹霞山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阴阳石了。

阳元石高高矗立在离地200多米的山坡上,独立径长28米,直径7米,大自然创作了30万年才把它从石墙上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形态。阳元石在世界同类山石中最为高大威猛,其形状、皮色、血管,与勃起的阳具十分相似。真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阴元石则隐藏在翔龙湖边的深山幽谷里,高10.3米,宽4.8米,中间有一道裂开至底部的隙洞,其洞深4.3米,洞高5.3米,唇宽0.75米,迟至1998年才被当地农民所发现。阴元石无论形状、比例还是颜色,都惟妙惟肖。

连世人最隐晦的阴阳具,都以如此赤裸裸的形式冲击着世人的视觉,丹霞山的性子是何等的热烈,而同样热烈的还有日出与日落。

凌晨五点醒来,趁着夜色攀爬到长老峰观日亭,静待一场壮阔的日出。当天边一抹橘红升起,最先点亮的是恰似一顶济公和尚帽子的僧帽峰,然后惟妙惟肖的茶壶峰也轮廓清晰了,当漫天遍野的云雾缭绕在群峰间,世人命名的“玉女拦江”“赤柱擎天”“群象过海”等大自然杰作也都一一被唤醒,连僧帽峰上的一抹白云也都被烧成了金黄,整片山水变成一个温暖而神圣的丹霞世界。

黄昏时爬到细美寨,对望过去,雄伟的巴寨拔起于平川之上,危崖裸露、光滑齐削、气势磅礴,充满阳刚之美。蜿蜒的河流似一条光洁的飘带,与两岸婆娑的翠竹和锦绣的田园一起烘托出壮美的赤壁丹崖,好一幅丹山碧水剑胆琴心的立体画卷!落日为这片丹霞田园风光披上一层金色的薄纱,满目葱茏、鸟鸣谷幽,宁静而祥和。

“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我周围的风景/全部都/开始染成了绚丽多彩的颜色/世界在散发着光辉。”这就是丹霞山的品格,无论世间如何变幻,它都要热烈地展示风姿;而当外部环境变恶劣,它更要通过极致的美展示生活的丰盈。在丹霞山的内心,从来没有得过且过的姿态,生活的每一天都要光芒万丈,这就是“丹霞之王”的气魄与魅力。

从阴元石穿过竹林踏石而行,还会看到一片荷香扑鼻的荷塘和一片碧波荡漾的翔龙湖,虽没有滴滴答答的雨声,却也有东坡居士的心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管外面如何世道浇漓,如何人心险恶,我们都可以保持豁达的胸怀和成长的心态,让每天的生活都热烈而丰盈。

新闻推荐

2020“迎新春·文明伴我行”文艺晚会举行 网聚能量 传播文明

本报讯(记者何有凤)1月18日晚,由市创文办、市委网信办主办,湛江日报社承办的2020“迎新春·文明伴我行”文艺晚会在霞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