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需系统治理 多位委员建言推动医卫相关领域改革,减少矛盾避免纠纷
12日,南方+客户端推出《“医”个提案的诞生》全媒体报道,还原了省政协委员、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主任徐力调研和提出《关于构建和谐医患命运共同体的提案》的过程,再次引发了大众对医疗领域相关问题的思考。记者走访多个省政协分组讨论会场发现,许多委员都对此有话说。
“医生和患者应该
是命运共同体”
都说“看病难”,主要难在“三长一短”:大医院里人满为患,患者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成为医疗服务改善的“痛点”。
在近年来的广东省部分三级公立医院群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中,患者最关注的是“医疗费用”“就医方便”“环境设施”,还有患者对医患沟通、医生态度存在不满。医院也存在投诉渠道不方便、投诉处理不及时等问题。
不少受访政协委员坦言,医患纠纷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其中除了医患沟通不顺畅等,也存在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需要系统治理。
“医生和患者应该是命运共同体,以治病为共同目标。”省政协委员、广州医科大学校长王新华介绍,广州医科大学近年来在教学中融入了人文素质培养、医患沟通等相关课程,医务人员学会跟病患沟通,给予他们更妥贴的关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纠纷的发生。
在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急诊大科主任丁邦晗看来,有些患者对医生存在过高期待,认为医生包治百病。在这种期待下,如果病治不好,患者就容易把气撒在医生身上。
“住院15天要出院?”
广东没这样的规定
在网络上,不少人把医患纠纷归咎于医保问题。在临床上,医生常用的药物不一定纳入医保,而自费的药物不少患者又难以负担。
省政协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主任中医师赵先明建议把门诊、急诊的检查费用也纳入医保体系。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患者的手术和康复时间都在缩短,但住院时排队等待检查占据了较长时间。如果把术前检查前移到门诊,纳入医保报销,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
省政协委员、南方医院消化研究所主任医师白岚认为,目前已有对医保基金进行投资,收益用之于民的提法,但投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她建议拿出少量保费,让医保参保人也参加商业保险。每个人可再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购买一些重疾险或健康险等,撬动更大的商业保险资金为病患做贡献。
对于网上“住院15天要出院”的说法,省政协委员、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学表示,广东的医保政策不存在住院15天就要转诊的规定。参保人员能否出院,由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是否达到了出院标准来判断。广东省住院费用实行按病种分值付费,鼓励医生因病施治,可以有效避免医院因患者诊疗费用突破包干额度而拒绝收治的情况。目前广东是全国第一个全面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的省份,全省共有8025个病种实行按病种分值付费。
“医保与参保病人的利益是一致的。”肖学表示,医保部门是参保人利益维护者、代言人,通过医保改革促进医患关系改善,也是医保工作的重要方向。
“推广电子病历
有助于减少医患纠纷”
省政协委员、中国侨商会副会长苏忠阳认为,电子病历可以减少看病就医过程中的模糊地带,有助于减少医患纠纷。他建议广东加快推进电子病历的应用,推动广东在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实现电子病历信息化诊疗服务环节全覆盖,实现医院之间各诊疗环节数据共享、检查结果互认,切实为老百姓减轻诊疗负担。
在医疗健康行业从业近20年,省政协委员、广东固生堂中医养生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涂志亮认为,医生数量的不足、医务人员工作量过于饱和,也是催化医患矛盾的一大因素。
他建议医疗机构购买医师责任险和医疗机构责任险。当出现医疗责任纠纷的时候,保险公司可直接介入进行理赔,避免医生与患者直接面对面的冲突,并迅速进行赔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冲突。
南方日报记者朱晓枫陈理龚春辉
汪祥波王彪黄堃媛吴思旻李细华董天健
新闻推荐
代表呼声 加强城市公共设施综合治理 筑牢湛江市创建文明城市根基
本报记者潘洁婷为了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015年起湛江市推出了公共自行车服务,先后建成500余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