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平院士: 打造全产业链助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广东科技报 2019-12-20 13:21

茶树菇栽培。吴清平院士。文/图本报记者莫文艺通讯员李诚斌

“在韶关建立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从事微生物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用实际行动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协副主席吴清平的带领下,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与韶关市人民政府签订了生物与医药高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韶关市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强大的科研和成果转化实力,打造高端食用菌品牌,助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可“精准”定制好身材,食用菌是朝阳产业

吴清平院士介绍说,微生物有一千多万个品种,占地球生物量的60%,能够分解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基本上也能合成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生命医学的药品、食品,都能用微生物制造的办法来实现。”而食用菌在微生物中属于大型真菌类,种类很多,有两千五百多个品种,但人类目前可以栽培有一百个左右,真正能大规模生产的只有三十多个。吴清平院士表示,目前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占全球的75%,食用菌前景非常广阔,对于解决食物的供给,助力脱贫攻坚起到很大作用。现代食用菌栽培工艺技术主要采用室内或荫棚内立体栽培模式,只需要少量的土地,不与农争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是典型的设施农业,日产上百吨鲜菇的高度集约的食用菌厂占地不超过数百亩,土地利用率、产出率远超过传统种植业。“两百亩土地充分利用,一年可产四五万吨的食用菌,例如青蒿素的提取,以前要用五万亩左右的地种植青蒿,用微生物合成的生物学办法,只需一百亩土地里就可以做到,这是个巨大的差距,因此微生物前景很大。”

吴清平院士表示,未来的食品行业是高科技行业,以前简单要求吃得饱,现在要求食物结构定量化,食品行业要与精准营养结合,“要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美味、吃出享受,微生物在这其中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吴清平院士指出,食用菌不但美味,功能非常强大,是对人类健康非常有利的食品,要实现降血脂、降血糖、降尿酸、提高免疫力,可以通过提取微生物的多糖,尤其是食用菌的多糖来实现这些功能。而人的健康是食物、环境、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人类基因组测序,人的营养状态、遗传状况及所需的能量和营养都是清晰的,“未来可以靠计算机根据每天的活动和运动量计算所需的精准营养,所有的食品营养都应该可以量化,而食用菌可以提供非常完美的食物营养,包括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及各种营养物质,未来想塑造什么身材就能塑造什么身材。”吴清平院士认为,广东的高端功能食品制造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到2035中国的食品产值可达三十几万亿到四十万亿,在这其中,微生物制造是核心,微生物产业,例如食用菌产业,是朝阳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很多食用菌品种都出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如毛木耳,竹荪,草菇,灵芝等,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打算建造全球最大的食用菌及大型真菌种质资源库(目前已采集保藏野生菌11000余株,完成基因分类鉴定4300多株,保藏量全国最大)。“这么多新的品种,要把不可栽培的变成可栽培的需要广大科技人员付出长期的、艰辛的努力。”吴清平院士指出,食用菌从野生驯化成人工栽培,难度非常大。“食用菌在微生物中算高等真菌,有共生的、有腐生的。现在大部分都是腐生的,在木头、木屑、植物的秸秆上生长,如草菇一类,而真正共生或寄生的驯化非常难,如共生的红菇,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在吴清平院士看来,粤北地区绿色发展土壤很好,他希望在粤北比较适合的地理条件下,结合当地栽培食用菌的传统,让栽培品种多样化,同时实现栽培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现代科技重振粤北食用菌传统产业

粤北食药用菌的资源非常丰富,韶关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有着悠久的食用菌历史,具有数个食用菌规模化生产企业和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但食用菌栽培种类较为单一、大众化,产量有限,产品加工较为初级、缺乏精深加工。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与韶关市人民政府签订了生物与医药高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韶关市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

吴清平院士表示,在粤北建立岭南特色食用菌产业园(韶关),一是希望进一步把新的品种、好的品种、有特色的品种在韶关地区进一步大规模栽培利用。二是希望进一步进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延长产业链,助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要把产业规模做大,同时产品质量要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据悉,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通过统筹规划,在产业园核心区内建设食用菌及菌种研发和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食用菌培养基及消杀制剂基地、精深加工研发及生产基地、以食用菌菌渣为原料的微生物菌肥生产基地,带动农民标准化种植特色食用菌,打造区域食用菌品牌,为韶关市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韶关当地有五马寨菌业有限公司(将建多品种食用菌栽培体验科普中心、蘑菇亲子休旅乐园、食用菌标本馆、开展旅游合作)、茶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生产模式,在韶关市推广食用菌种植技术,并向农户培训种植专业知识,提高科技入户率,提高食用菌种植的效率和效益)等四家食用菌生产销售企业进驻,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成果转化企业广东粤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将建设食药用菌高活性功能分子基料制造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进行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广东环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监控技术,打造优质品牌)、广东博沃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建设微生物肥料生产线以及农业种植靶向精准营养水肥生产线)及广东省食用菌行业协会(智库支撑)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入驻产业园。将原先分散的食用菌生产凝聚成食用菌一二三产相结合,产业发展与扶贫致富相融合,产量与质量共跨越的有机整体,用现代科技重振粤北的食用菌传统产业。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各界需要开放的心态

据介绍,韶关市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未来将建成“一带”(泛丹霞山食用菌主题生态旅游观光带),“二区”(岭南特色食用菌栽培生产区、食用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二园”(食用菌加工物流园、食用菌双创孵化园),“三心”(食用菌科技研发中心、食用菌生产综合服务中心、食用菌品牌营销中心),“多基地”,(现代食用菌育种示范基地、现代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示范基地、食用菌菌渣循环再利用示范基地、食用菌三产融合示范基地、岭南特色食用菌示范栽培基地)。以国家级科技成果为先导,打造粤北茶树菇、北江香菇、南华草菇等岭南特色食用菌品种的优质名品,建立食用菌一二三产结合的生态产业链,重振韶关食用菌产业。到2020年产业园区食用菌用地面积达1000亩,优质特色食用菌栽培覆盖率达100%,其中60%以上达到标准工厂化栽培水平。要在精深加工方面实现突破,大幅度提升产业的附加值。

吴清平院士表示,以上成果的实现,需要科技人员扎根当地。同时他呼吁,食用菌研究开发利用要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科学家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同时希望政府监管部门、产业界和消费者要有开放的心态,敢于接受新的事物。

此外,他还指出,在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方面,当地科协也给予很大助力。“国家、省、地市县都有科协组织,长期了解科技战线的工作,有诸多企业资源,科技工作者有学科交叉优势,因此,科协组织也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人物简介

吴清平,食品安全科学技术专家,广东省科协副主席,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针对我国食品行业出现严重的微生物安全风险,从基础研究着手,发明先进的共性监控技术并建立起相关理论体系,研制出重点产业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和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标准,解决了食品安全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显著推动了我国食品安全科学理论不断提升和产业健康发展。

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47项,获得省级鉴定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成果39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90多篇,其中SCI收录112篇,主要参编著作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35件,其中73件已获专利授权;制定国家及地方标准10项,其中国标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广东省专利金奖1项,广东省和广州市专利优秀奖各1项,均排第一。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2年获何梁何利创新奖,2014年获首届广东发明人奖,2017年获首届南粤突出贡献奖和第二届“叶剑英奖”。

新闻推荐

霞山区18条主干道 街头箱体穿“彩衣”

“彩绘”后的箱体成为港城一道亮丽风景线。记者卓朝兴摄本报讯记者卓朝兴报道:日前,霞山区创文巩卫指挥部组织广东海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