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该不该增设繁体字教育?
李湘东(霞山)
说起繁体字,我等年过花甲者都未在课堂上正规学过,全靠平时揣摩体会,现都成为记忆中的事。新中国成立不久就推行简化字,简化字风行至今既符合时代需求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字本身就是记录和表达的工具,着眼其实用性和方便性,当然是简化字为好,将一以贯之延续下去。汉字再由简而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当然,从另一层面讲,我们对繁体字也要有个正确的认识,不能采取完全排斥的态度。繁体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曾存在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直到今天,在经典阅读和挥笔书法中还不时见到繁体字。特别是春节写的对联,不少都是用的繁体字。2020年即将到来,再过段时间你去市场看看,那琳琅满目的迎新春对联中有不少就是用的繁体字,街上不少给市民写对联的也是用的繁体字,往年笔者曾专注欣赏那些龙飞凤舞的繁体字,她给人一种厚重感、怀旧感、文化底蕴感、赏心悦目感。经典阅读中的繁体字就更多了。笔者认为,繁体字既有存在价值就有其合理性。我们要提倡保护传统文化,繁体字应该也在保护之列。但须明确的是不必在中小学开设专门的繁体字学习课,更不应纳入学期考试,那样要耗费老师学生很多精力和时间。但为了繁体字的传承,为了满足学生们的爱好,不妨开设一些繁体字讲座,让学生当兴趣课来听,也可把繁体字作为选修科目,大概认知一下常用的繁体字即可。特别在学习书法时,可适当选用一些繁体字,这也是一种知识的灌输,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简化字和繁体字不是否定和排斥关系,而是相互共存,相得益彰的关系,共同构成中华文化字库,不至于让繁体字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失传。
提高素养
刘巧钦(雷州)
参观文化古迹,看到繁体字碑刻楹联,学识浅薄的我茫然不知其意,深叹为何年少时不学点繁体字。
繁体字容载着中华厚重悠远的传统文化。看懂繁体字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校外培训时间或第二课堂,应该学习一些繁体字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能迎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给自身带来诸多料想不到的好处。
鉴于目前中小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学生学繁体字应放在课外时间,与各项考试不挂钩,不列入校内选修与必修课范围。课外时间在自由宽松的氛围里学习与升学考试任务不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很好培养学生的真爱好,有助于学到真知实技。如此,更重要的是,不影响校内必修课学习,不增加课业负荷。
在课外书法课的培训中学习繁体字,是两全其得的有趣途径。各家书法与繁体字有关系,学生在挥毫洒墨研习书法技巧中认识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象形文字的美感与深邃内蕴,从而既提升运笔技能又开拓传统文化素养。
文化传承
人义(遂溪)
繁体字虽然大家不常用,但其依然真真实实存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家门口对联上,在风景名胜中,在名人骚客笔下……
面对上面的这些繁体字,相信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尴尬:大家都会这样问:那个或几个繁体字是什么字?往往是大家都说“不识”为答案笑而答之,最后不了了之。
面对大家这种尴尬局面,更多人当作日常生活小插曲,没有花更多心思去考究,但也不可否认,一些人却十分乐意去深究。
繁体字作为文化传承,更是日常生活中所接触,认识繁体字对方便生活是必然的。所以,中小学开展学习繁体字,当其作素质教育,提升素质载体,理应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全面开展学习,使用繁体字肯定是不对的,因此,学校教学应依法使用规范汉字基础上学习繁体字。
笔者觉得,繁体字对我们日常生活体验必然有一定影响,那么除了学校加强学习外,作为成人也必须加强认识。我虽然几乎不用繁体字,但平时十分注意繁体字认识,在平时所见到家门口对联上、风景名胜中、名人骚客笔下学识繁体字,积累对其认识。多方请教,一方面,多从网络搜索;另一方面,多向认识的人请教。从而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何乐而不为呢?
多学一门知识
钟娜(霞山)
学习一些繁体字,可以培养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原因是繁体字往往保留着很多中国远古时代的文化信息;繁体字笔画多、布局稳重,适合练习书法,可以增强学生对美感的认识。对正在培养求学兴趣的小学生来说,多学一门知识,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要注意的是,繁体字教学没有必要进入课文,更不应该进行考核,否则会给孩子增加压力,而是应该当作一门兴趣,令孩子在快乐中习得新知识,体现教育的多样化、丰富多彩。
新闻推荐
12月13日上午,在遂溪县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慢作为,不作为的2个单位和5名干部,首次发出了一个特殊的奖项——“蜗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