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丹霞:古山寨珠比特

韶关日报 2019-12-15 07:17

巴寨、细美寨、长老寨、金龙山寨、长寨、同金寨、乱石滩寨、棺材寨、黄巢寨、扬州寨、白寨、五马寨、韭菜寨、新寨、紫微寨、平头寨、评公石寨、马鞍寨、旗杆寨、穿板寨、猴子寨……大丹霞“逢山有寨,逢寨有门,逢门必险”,大丹霞区域及其周边的村庄,几乎都有一到数个不等的山寨,据不完全统计,方圆290平方公里的大丹霞,有大大小小的古山寨108座。

丹霞山地区的古越族先民,很早以前就利用天然洞穴而居,在悬崖之顶构筑山寨避战乱或躲匪盗。文物调查发现,目前丹霞山地区有近百座各朝代遗留下来的山寨,是广东古山寨分布最密集的地方。

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以寨为名的远远多于以山为名的,而以寨为名的都是因为山上曾有寨。这些山寨大多是百姓避难的场所,全村百姓集体兴建,遇战乱就整村迁移到山中。也有的富户豪绅,自建一山寨,山寨内长年存储有粮食,每当有战乱或匪祸时,这些土豪富绅都要带上所有的金银细软,扶老携幼,一家大小避于山上,不少财宝因此而深藏山中。还有一些则为道家或佛家营建的道观或佛堂,兼顾避乱与修悟。

从总体上看,丹霞古山寨有以下特点:一、依地势而建,或利用岩洞,隐蔽幽深;或利用崖顶缓坡,凭险临渊,开旷舒坦。二、山门坚固,一般都有三道门,即头山门、二山门或三山门,如层层关隘,防御极佳。三、栈道陡峭、狭窄,或为索道,或为单脚攀登的石阶。且进山之路多崎岖、险陡。四、多分布于陡峭孤峰状红色砂岩山上,海拔从200米到600米均有分布。五、水源相对充足,食物可以储藏,具有起码的生活饮食条件。

猴子寨位于大丹霞腹地观音山半山,是牛鼻村村民躲避战乱的山寨,始建于明末清初。山寨门及石墙建在险要的猴子石“胸部”,寨门下是狭窄的“一线天”,猴子石“肩膀”平台作为村民避乱的主要场地;石墙长15米,高3.5-6米不等,厚0.8米,寨门外宽0.9米,内宽1.2米,寨门两边各有一个“枪炮眼”,寨内有天然岩居“船蓬岩”。

猴子寨最后的功能发挥是民国时期,其间的辛亥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猴子寨又经历过最后一次修复和利用。

新闻推荐

霞山、开发区辖区一批单位完成征订任务

本报讯(记者王斌)2020年度党报党刊征订工作开始以来,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党报党刊征订主要负责人认真负责。至发稿时,又有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