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干部勇作为 铺就群众幸福路 驻村讲感情、有人脉、懂政策,就地解决廉江当地群众困难数千个

南方日报 2019-12-13 06:41

吉水镇白石村回乡干部钟雁(左一)。

雅塘镇坡仔村回乡干部苏水琼。

横山镇青塘村回乡干部黎辉(左一)。

和寮镇榄排村回乡干部吴春东(左一)。

横山镇龙角塘村回乡干部黄添。

良垌镇白塘村回乡干部李文儒(左一)。

走进廉江市吉水镇白石村,一座四五层楼高的水塔矗立在村口,据村支书钟永宽介绍,几个月前村里花了70多万元建起水塔,如今村里家家户户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多亏了三妹!”钟永宽感叹道,“三妹有文化,懂政策,帮村里申请到40多万元的补贴,解决了资金大头。”

三妹是湛江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干部钟雁的小名,如今,她是白石村驻村干部,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根据白石村实际情况,钟雁合理利用相关政策帮助村里修路灯、建水塔、维修山塘,让白石村村民的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

“十百千”干部回乡促脱贫攻坚,是湛江市委立足实际、推动脱贫攻坚与锻造干部双赢的一项重要举措。2018年5月,湛江市委组织部从市、县两级2万多名干部中,分两轮选派1200多名本土干部回乡工作,其中20余名市领导包县挂村,110名处级干部联系原籍镇(街),1100多名科级及以下干部回乡驻村,挂任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居)委会主任助理。

其中廉江就有304名“十百千”回乡干部,钟雁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这些回乡干部有血缘、亲缘、地缘,讲感情、有人脉、懂政策,一点一滴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已达数千个。在他们的影响下,不属于回乡干部的“编外”干部也主动为家乡谋福利。如今,他们发挥懂政策、门路广、能带头的优势,带领村民奔向好日子,帮助各自所驻乡村铆足劲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铺就群众幸福路。

●南方日报记者顾大炜刘稳见习记者李梓贤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贴心人

解决困难有关怀

钟雁至今记得去年台风来袭时,她和几名村干部把几位村民从危房中抢救出来的几个难眠之夜。去年9月台风登陆湛江,钟雁和几名村干部心里放不下村里的贫困户。一家四口人,住在年久失修的房子里,台风来了,扛得住吗?

钟雁和几位同事一路小跑来到这户人家中,劝他们搬到村委会办公楼里。谁知钟雁的一片好心却吃了闭门羹。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之后,这家人终于答应搬过去,谁知第二天天没亮,他们又回到自己“摇摇欲坠”的屋子中。就这样,他们和钟雁玩起了拉锯战,三番五次地折腾,总算同意住在办公楼里。“我当时觉得很委屈,毕竟自己的好心不被理解。但是群众有困难,该帮还要帮。”回忆起这件事,钟雁动情地说。

群众有困难就要帮,如何知道群众需要什么成为回乡干部的“必修课”。他们深入走访,写出了一本本厚厚的调研报告。一年多来,廉江回乡干部发挥本地人的优势,深入一线,调查村情民情,多方面了解基层的困难需求,写成驻村工作日志。

驻村工作日志凝聚了回乡干部们的心血,记录了他们给群众解决困难的点点滴滴,也让一些不是回乡干部的“编外”人员看到后深受触动,自发地为乡亲谋福利,为自己的家乡谋发展。廉江市和寮镇榄排村一条长10公里的道路就是这么修好的。

廉江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吴春冬是驻榄排村的回乡干部。“去年,这条10公里的道路有一半都烂掉了,村民出行极其不易。”村里一位在廉江市交通局工作的同志了解到情况,主动为乡亲们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路修好了,村里的一座危桥也重建了。

小小的调研报告蕴藏着巨大能量,不仅能看到基层存在的问题,可贵的是还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目前,廉江共收集回乡干部调研报告284份,并且择优选取其中44篇编印成《廉江市“十百千”干部回乡“深调研”专题调研报告汇编》,良垌镇白塘村回乡干部李文儒关于贫困户的调研报告就在其列。

李文儒是廉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一名干部。回乡之后,他累计到访精准扶贫户48户,认真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形成白塘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并按照一户一策制定脱贫攻坚的具体计划。对于因病致贫的,纳入大病救助和争取慢性病补助;对于缺乏技术技能的,组织开展农作物种植技术培训和就业技术培训,增加贫困户收入。

如今,干部们的驻村日志上记满了为群众解决的一批又一批困难。粗略统计,截至目前共为群众解答扶贫政策6629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问题2583个。

政策通

拆旧建新有补贴

“种树还给钱?以前谁听说过呀?”廉江市和寮镇榄排村一名吴姓村民指着村头的小公园对记者说。眼下,这座栽有各色植物的小公园即将竣工,不远处的观赏池也将在年前修建完毕。

去年,吴春东回到榄排村后,这些喜人的变化就开始了。如今村里不仅申请建设公园和观赏池,吴春东还发动乡贤返乡投资建设项目,以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回乡一年半,吴春东感到收获满满,“回到乡村之后才深知,要想推动乡村振兴,非要有人懂政策不可。我也算是尽一点绵薄之力。”吴春东说出的恰是廉江数以百计的回乡干部的心声。

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干部本身对政策研究不透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给基层工作开展带来很多困难。“基层干部由于不懂、不熟政策,就极易产生推、拖的不为之风。要真正地服务于民、造福于民,必须过好"政策关",成为"政策通"。”廉江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了让基层干部主动成为“政策通”,廉江及时跟踪回乡干部的工作情况,及时总结做法、发现不足,让他们成为优秀政策“讲解员”,做到与群众的需要同频共振。

为此,廉江选优配备回乡干部队伍,通过培训让他们吃透文件精神,掌握政策要领。并进行相应的考核,把群众评议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评先选优、党员评星定级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既要激励,也要鞭策,切实发挥出干部的主动性。

开展群众评议,强化结果运用,激励了回乡干部们一方面主动当好政策“讲解员”,另一面也按照群众的意愿去想问题、作决策、办好事,当好“泥腿”干部,让政策落地生根,惠及于民。

在廉江横山镇龙角塘村,回乡干部黄添和村民小组长黄广生把政策吃透,为村民想出了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他们在村里规划出20多亩地拆旧复垦,开发农家乐、特色水果采摘。按照相关规定,拆旧复垦的土地每亩有36万元的补助,按20亩计算,补助就有700多万元,这无疑给村里种下了一棵摇钱树,让村民们的生活更有奔头。

路子广

农村特产有销路

在湛江人的餐桌上,盐擦鹅是一道鲜嫩爽口的特色菜,肥而不腻、味道清香,赢得很多人的喜爱。廉江横山镇青塘村是最早制作盐擦鹅的地方之一,青塘村回乡干部黎辉从中看到了商机:鼓励村民养鹅,不仅能提高收入,还能把“盐擦鹅”这道特色家乡菜推广出去,一举两得。

青塘村有养鹅的传统,但是由于没有固定销路,养殖规模一直上不去。村里的养鹅大户黎宽,最初养的也不过几百只。黎辉知道村民们的担忧,主动请缨当起销售员,向经营饭店的朋友推介家乡的特色菜。如今村里的养鹅户都有了稳定的订单,全村养鹅的规模已经超过1万只。

一边带村民养鹅发家致富,一边给村里修路搞制度上墙,黎辉经常忙到连轴转。但看到日益变美的村庄,以及群众在《回乡干部工作评议表》上给出“好”的评议意见后,他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由乡亲对回乡干部各项工作进行打分,这是廉江为保证回乡干部工作出实效的新措施。开展监督评议,评议结果将作为回乡干部提拔任用的参考依据,让他们更加有动力,主动作为,有效作为,贡献乡村振兴力量。

有了政策激励,廉江回乡干部发挥优势,带动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一方面是他们对家乡情况的熟稔;另一面也在于他们人脉广、威望高,能做好村内村外的“牵线人”,发挥桥梁作用。

与黎辉相似,吴春东回到榄排村以后,通过发动自己的乡贤朋友,鼓励他们返乡发展产业项目,带动村民致富。在吴春东的牵线搭桥下,荔枝根村已经建设了一个83亩的养殖点,主要养殖巴沙鱼、王骨鱼等优质鱼,年产量130多万斤;蔬菜基地种植水稻、菜类55亩,解决劳动就业300多人次。

而在近日,村里老虎塘森林公园项目审批通过让吴春东振奋不已。他计划通过租用榄排村委集体山岭、弃荒田地3000多亩,筹建老虎塘森林公园,以建设老虎塘生态旅游项目带动地方发展,采取农民占80%、村委占20%的租金分配方式,农民们又有一笔不少的收入。

如今,湛江、廉江两级回乡干部勤恳履职,推进脱贫攻坚,其中推动产业扶贫项目落地171个,自主筹备扶贫资金243.29万元,力争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能致富。

回乡干部们发挥所长,带领群众致富,群众的好评也纷至沓来。目前,廉江共有2000多名市直单位、镇(街道)党员干部回乡推动乡村振兴,发放15000多份《回乡干部工作评议表》,回收13500多份,在目前被打分评价的回乡干部中,获得群众“好”评价的约占85%,获得“较好”评价的约占10%。

领头雁

靓化村居有示范

一进廉江市雅塘镇坡仔村,一个初具雏形的花圃在一条干净整洁的村道旁舒展开来。村民们手持农具,一刻不停地精心翻作。人群中的苏水琼是廉江市招商局的回乡干部。他头戴草帽,皮肤黝黑,认识的人都说,小胖回来之后黑多了,村子却更美了。

苏水琼回乡之后黑了,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30多人无偿参与到建设小公园的劳动中,干起来分外起劲。苏水琼脸上挂满了笑容:“村里小伙子的女朋友来到这里赞不绝口,说坡仔村是附近最好看的。村里人很自豪呢!”

发挥头雁作用进行人居环境整治,除了身体力行带头干,回乡干部的专业能力也常常能转化为魅力,让群众更加信服更有干劲。这其中,党员干部扮演了重要角色,回乡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自身行动,带头作表率,可以更好地带动党员群众投身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当中。

廉江在开展回乡干部工作中,聚焦“三个抓好”:抓好支部阵地建设;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抓好党员作用发挥,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良好成效。

“党员干部在各方面要作表率,如果懂专业就更好,这样就更有号召力。”谈到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李文儒不住地点头称是。与一般干部不同的是,李文儒具有丰富的建筑规划专业知识,他自己动脑出点子,协助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村委13条自然村建设整治规划,赢得村民们的一片叫好声。

李文儒靠专业素养发挥头雁作用,也正是廉江回乡干部实施的“头雁工程”所大力支持提倡的。“头雁工程”按照政治素质好、协调能力强、服务能力强等标准,积极协助从回乡大学生、回乡经商成功人士、复转军人中的优秀分子、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和其他乡贤中选拔村级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已经选出1300多名优秀青年作为村级储备干部。

凭借良好的协调能力和服务能力,李文儒带动村民纷纷参与到“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中,配齐配全保洁人员及保洁工具,做好垃圾日产日清,对辖区内河流、山塘水库和排污沟进行全面清理。目前,已经实现从原来硬底化道路不到3公里到现在硬底化道路覆盖率达到80%以上,完成规范化建设沟渠17公里,把自己的家乡建得越来越美。

新闻推荐

重症地贫女孩盼获新生,怎奈治疗费成“拦路虎”与羊晚、恤孤助学会结缘解了燃眉之急,疾病根治仍需筹集资金

恤孤助学会老会长王颂汤为阿琪送上3万元支票张素芳摄羊城晚报记者符畅18岁,本该是花一样的年纪,患有重型地中海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