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花开映热区 写在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成立65周年之际
图/南亚所提供
8项国家级奖励
●1982年,国家发明一等奖:橡胶树在北纬18度-24度大面积种植技术;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龙舌兰麻杂种第11648号引种试种技术;
●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橡胶热作资源主要情况鉴定评价;
●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H11648麻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技术研究;
●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橡胶树国外优良无性系的引种试验及应用(参与)
●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参与)
●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荔枝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参与)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徐明岗所长土壤学科研团队。
云南临沧,数百万亩的澳洲坚果从这里走向海内外市场;四川攀枝花,拳头大的凯特芒果从这里走向全国超市货架;广东雷州半岛,橡胶树从这里演绎了一段矢志报国的传奇,青枣、菠萝、释迦、剑麻从这里走向更广袤的红土地……
无论走多远,这些水果、作物都有一个共同的起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12月11日,该所迎来65岁华诞。为祖国热作事业奋斗一生的老专家回来了,从南亚所走出去的科研人员回来了,老中青三代热作人共济一堂,回顾着这座科学殿堂硕果累累的轨迹——1954年12月,南亚所深植于斯,在共和国热作事业史上镌刻下坚实足迹。
扛起国之重任
缔造橡胶辉煌
南亚所诞生于一个希望。
1951年,新生的共和国面临西方列强毫不掩饰的恶意,45个国家对中国列出1700多个品种的封锁及禁运,其中橡胶被列为主要禁运战略物资之一。
“为保证国防及工业建设的需要,必须争取橡胶自给。”1951年8月,中央决定以最快的速度将巴西橡胶大面积北移种植。年轻的共和国希望多年以后,全国每年产胶量达到10万吨的目标。
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火速行动,1953年夏,粤西地区性试验站——徐闻试验站开始筹备,主要任务是解决粤西地区橡胶种植中出现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1954年12月,顺应国家战略需求,在徐闻县后坑仔村,南亚所的前身初现,橡胶抗寒品种选育推广工作随之展开。
1955年3月,徐闻试验站更名为粤西试验站;两年后,1957年4月,试验站从徐闻迁至现址。
徐闻试验站的历史虽然短暂,当时处于保密状态的科研成果也未公开发表。查阅史料,仅有的科研成果极为珍贵,形成关于气候、土壤以及橡胶树抗寒性等调查分析报告若干,对橡胶种植区域向北推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南亚所辉煌的起点。
将橡胶从南半球盛产地移至我国华南非适宜区种植,低温寒害与风害带来严重威胁,这在赤道附近的植胶国是根本不存在的。因而选育抗寒品种成为建立我国橡胶生产基地的首要任务。迁所之后,这一重任落在了粤西试验站的肩上。
六十五载风雨起苍黄,一代人开始为突破禁区矢志不渝,披肝沥胆。
1965年,粤西试验站从200多份抗寒资源中杂交选育出橡胶树抗寒新品种93-114。
1982年10月,“橡胶树在北纬18-24度大面积种植技术”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其中,93-114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1987年11月,全国第三次橡胶树育种工作会议对其高度评价:“93-114的选出,巩固了北部重寒区的橡胶农场,粤西试验站立了大功。”
建所第一个30年,南亚人拼搏出第一段辉煌历史。以上两项科研成果成为成果代表,实现了共和国开国元勋的梦想与希望。在共和国急需的战略物资上,扛起国之重任。
锁定国家战略
打造热作地标
1987年,粤西试验站扩建为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加强了对橡胶树之外南亚热带作物的研究,设立了橡胶、剑麻、芒果、坚果等9个课题组。
撤站建所,南亚所建立起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这一阶段的国内外交流与考察活动逐步增多。其中出现一个重大事件——
1992年,南亚所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坚果种子1千克,播种125株。后来,从中选育出两个优良品种。这次引种,成为今天中国境内澳洲坚果的种植源头。
正当南亚所蓬勃向上之时,却迎面遭遇重击。
1996年9月,超强台风“莎莉”正面袭击湛江,南亚所的橡胶园旦夕间被全部摧毁,持续几十年的橡胶抗寒高产选育研究被迫中断。
冷静思考后,南亚所决定对研究重心进行了根本转移——从橡胶转移到南亚热带作物,配以完整的热带作物研究矩阵:菠萝、芒果、澳洲坚果、荔枝、龙眼、香蕉等南亚热带果树研究团队;剑麻、甘蔗等热带纤维和糖能作物研究团队;芒果、澳洲坚果和其他优稀水果、热带花卉的研究团队。
战略落地,格局打开。很快,各个研究团队收获国家级、省部级诸多大奖。1998年至2002年的14年间,南亚所获奖20多项。
2002年,南亚所迎来又一个新起点——成为国家级综合性非营利研究所。南亚所将主要研究力量用来承担南亚热带作物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南亚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利用;等等。
65年间,南亚所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00余项:收集保存了南亚热带植物139科1437种的种质资源3000余份。
步入新世纪,南亚所芒果研究硕果累累,“攀枝花模式”步入成熟完善阶段;
南亚所菠萝研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是国家菠萝产业体系首席建设单位。徐闻“菠萝的海”在国内名声鹊起,成为当地对外名片,知名LOGO;
南亚所推动了我国澳洲坚果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眼下,澳洲坚果正以每年超过10万亩的速度快速发展,现在全国种植总面积超过350万亩,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剑麻研究步入新阶段,进入国家麻类作物产业体系,成为剑麻育种岗位依托单位;
荔枝研究成就斐然,成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依托单位;
……
一项项具有地标性质的研究成果蓬勃涌现,一种发展理念逐渐清晰。
紧跟国之所需
成果贴地飞行
就在上周,12月5日,南亚所所长徐明岗研究员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格林卡世界土壤金奖”,这是土壤研究界的诺贝尔奖。徐明岗还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农科院现代土壤岗位杰出人才”和美国农学会USA“农业突出贡献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南亚所严谨的科研方阵背后是杰出的人才矩阵。近5年新引进硕士、博士37人,所内人才结构更优化,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谢江辉、詹儒林、陆超忠、石胜友、张秀梅、李伟才等一批研究员获得国家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称号。
六十五载春华秋实,南亚人创造出家底丰厚。
现占地面积7000多亩,仪器设备价值3000余万元,其中2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30多台套。已建成“国家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农业部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所外试验示范基地分布于我国西南热区六省,面积超过17000亩。
六十五载栉风沐雨,南亚所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55项,其中获奖成果80多项;授权专利195件;授权植物新品种权3件;选育橡胶、澳洲坚果、芒果等新品种23个……
南亚所老中青三代科学培育出了闻名全国的新品种:
湛试32713橡胶树、93-114橡胶树、蛋黄果2号、H.11648剑麻、热麻一号剑麻、“热甘1号”甘蔗、粤西1号芒果、热农1号芒果、“南亚3号”澳洲坚果、“922”澳洲坚果、南亚116号澳洲坚果。
南亚所浓墨重彩书写8项国家级奖励:
1982年,国家发明一等奖:橡胶树在北纬18度-24度大面积种植技术;
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龙舌兰麻杂种第11648号引种试种技术;
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橡胶热作资源主要情况鉴定评价;
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H11648麻营养诊断指导施肥技术研究;
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橡胶树国外优良无性系的引种试验及应用(参与)
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参与)
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荔枝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参与)
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徐明岗所长土壤学科研团队。
服务国之根本
全面助推三农
盘点65年南亚所之路,一条主线格外明确,助力乡村振兴、为热区农业提供科技支撑从未间断,范围不断“扩张”。
如今,南亚所立足湛江,重点服务广东粤西地区、川滇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广西右江河谷地区、海南三亚地区、贵州黔南热区、云南滇南热区、西藏林芝热区区域。
热区百姓对南亚所专家的回报沿袭世代中国人最质朴的热情:“必须到我家吃顿饭!”发自内心的真挚邀请中,是憨厚的庄稼人对农业科技热切的期盼。
改革开放以来,南亚人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先后与20余个市县以及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每年派出专家100余人次、培训技术人员及果农约5000人次,为当地培养拥有新观念、掌握新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
“攀枝花模式”闪耀着智慧与科技的光芒,南亚所创造的服务“三农”模式,被全国“芒果界”津津乐道。
1996年,南亚所派员参加了热科院专家组对四川攀枝花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该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特征,特别适合芒果生长,发展潜力巨大。
经考察论证,南亚所提出了在攀枝花发展10万亩一流的优质芒果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议,得到农业部重视和攀枝花当地支持,在南亚所带领下,“攀枝花模式”雏形初现。
面对不同地区,南亚所探索创新出一套科技服务方式,“新型农民学校”“科技小院”“农家学堂”,构建了“科研院所+地方政府+新农学校+技术员+农民”五位一体大课堂。
2008年开始,南亚所形成了科技救灾机制,在灾害天气、病虫害大爆发的季节,有针对性地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灾后指导,减少灾后损失,恢复生产工作。十年间,先后组织6批次专家前往热区五省,对热带经济作物进行实地帮扶与指导。
南亚所正朝着目标迈进:创建一流的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成一流的成果转化与服务基地、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
南亚人已然明了前行的方向:突出种质创新与资源高效利用,建设一流的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建设一流的成果与服务基地;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建设一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
一代代南亚所人填补祖国热作产业发展空白,每一位南亚人的科技之光,汇集成河,光耀热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亚强通讯员向菡)12月2日,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沙坡路政中队人员帮助两名受困滞留在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