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心脏停跳70分钟再起搏
本报记者吴建韬
57岁的吴川梅菉居民陈先生,经历了心脏停跳70分钟的险境后,经吴川西南医院6名医生的持续70分钟胸外按压“接力”,奇迹般地实现再起搏。
12月9日下午,家人谈及陈先生心脏停跳70分钟再起搏的奇迹时,称“本已踏入鬼门关,被执着的医生们硬是一把拽回来了!”
据了解,57岁的陈先生,经历了心脏停跳70分钟的险境后,是吴川西南医院6名医生的持续胸外按压“接力”,使其心脏奇迹般地实现再起搏。其后经专家团队携ECMO人工心肺机驰援,再经广东医附院作后续治疗后,陈先生幸运闯过“鬼门关”。12月9日,在医院躺了50多天的陈先生,终于出院回家。
超越教科书的胸外按压抢救
今年10月14日晚,陈先生因胸痛,自服“救心丸”后症状无缓解,遂由家属就近急送吴川西南医院急救。当晚23时陈先生送院时,已呼之不应,伴全身抽搐,颜面及四肢发绀,无意识,颈动脉搏动消失,心电监护显示心脏停搏。
情况极其危急,急诊科医师在立即采取胸外按压及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开通静脉通道、提升心率、升压等急救治疗措施的同时,马上上报这一险情。院方领导接报后,立即安排急危重症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和副主任,赶来主持急救。
当晚参与急救的吴川西南医院12名医护人员对这惊险的一幕记忆犹新。重症科主任张日超表示,按常规,患者心脏停跳后经胸外按压30分钟仍未能起搏,可宣告死亡,但医护人员此时依然在坚持。“之所以坚持,一来因为病人年龄不算太大,据家人介绍平时身体状况较好,胸骨情况能经受得了长时间按压,二来出自医生的责任,只要还存在一丝机会,绝不放弃。”
奇迹终于在持续70分钟的胸外按压后发生!心电监护显示仪上长时间显示为水平线状的心率图谱,骤然激起,陈先生的心脏重新起搏。
胸外按压的频率为每分钟100至120次,平均每秒两次,施救医生在按压的同时,还须考虑患者的胸肋部承受能力并随时关注其身体各指标的反应。长时间持续的胸外按压,对施救人员体力消耗较大,幸好当晚参与对陈先生的胸外挤压的医师共有6名,他们轮番“接力”,确保了70分钟的高质量胸外挤压顺利进行。
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动力中枢,通常患者心脏停跳5秒便会出现眼前发黑眩晕的症状,停跳10秒便会昏迷,停跳15秒便会伴随抽搐,停跳30秒会呼吸停止,停跳超过三分钟便有生命危险。张日超表示,像陈先生在心脏停跳70分钟后再起搏的情况,极为罕见。
医疗专家携先进设备驰援
尽管心脏重新起搏,但仍未能自主呼吸的陈先生当晚反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被收入重症医学科,经过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斑、清除氧自由基、营养脑细胞、脑复苏等治疗后。考虑到患者病情危重,心肺功能差,血氧饱和度、血压难维持,最佳治疗方案为ECMO(体外膜肺氧合)。
据介绍,ECMO的本质,是一套先进的人工心肺机,其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ECMO是目前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被称为重症患者的“最后救命稻草”。
由于吴川当地医院并未具备ECMO条件,10月15日凌晨6点,张日超主任致电具备ECMO条件的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向该院重症医学科邓烈华主任医师详细通报了患者病情后,一致认为患者生命征极其不稳定,不宜转运,考虑由广医附院携带ECMO设备到吴川西南医院装置后全力施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院进一步救治。经详细告知,陈先生的家属表示同意行ECMO治疗。
10月15日上午9时,邓烈华主任带领着他的团队和装箱设备来到吴川西南医院,上午11时成功完成ECMO手术后,按计划把陈先生转广东医附院继续治疗。
12月9日,在广东医附院各科室的精细治疗下,陈先生成功出院回家。
面对奇迹病人家属喜极而泣
12月9日,在陈先生家中,10月15日便专程从广州请假赶回照料的女儿小陈看着在床上安养的父亲,不住地向记者表示对医护人员的谢意。
在广州地铁工作的小陈表示10月14日晚,她接到母亲来电,告知父亲已停止呼吸这一不幸消息时,顿感心如刀绞。她第一时间赶乘高铁回家,当她在医院里发现父亲还活着时,喜极而泣。
新闻推荐
“我的书法真是体育老师教的” 体育老师书法获大赛特等奖,“跨界”教学生受好评
■吴雄光在耐心教学生写字茶山供图本报讯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调侃:“你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但是,在茶山镇第二小学有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