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拈花惹草”
宋立民(赤坎)
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的接触率逐年上升,报刊阅读率逐年下降。而且,近两年,“听书”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青年人的网络上“碎片化阅读”有增无减。
这一切加深着一个危机:纸质阅读、尤其是名著的全本的阅读式微。
1934年,纪念与“广平兄”携手十年,深通美术魅力的鉴赏家鲁迅,选的礼物是当年有正书局翻刻出版的《芥子园画谱三集》。当时该图谱刚刚问世,鲁迅的举动恰恰是整个文化界关注的缩影。鲁迅题诗曰:“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并解释说:“原刻难得,翻本亦无胜于此者。因致一部,以赠广平。”
“芥子园”是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所建园林的名字,也是李渔倡编的一套画谱的名字。为弥补“余生平爱山水,但能观人画而不能自为画”的遗憾,李渔晚年与其女婿沈心友、画家王概等人悉心策划出版了一部画谱,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山水画的技法并临摹古人的四十幅山水作品,通过木版彩色套印,编辑成册,1679年即康熙十八年,《芥子园画传》初集《山水卷》出版。
至今340年过去,该画谱依然是我中华文化的精华,被后人评价为“中国画最早教科书”:幼年家贫的齐白石发现后,借来用勾影雷公像的方法,画了半年之久,勾影16本之多,称之为“宝贝”。潘天寿14岁买到该书,无人指导而照谱学画,如醉如痴,终成一代大师。朝鲜奉为文人画家的必备教科书,日本学者鹤田武良推断,《芥子园画传》至少在1712年之前,已经通过商船传入日本,并翻刻出版,推动了其海外传播。王鲁湘评价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整个世界和人类开始从一个时代进入另一个时代的重要标志。”
所以,说该著作“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孕育名家,施惠无涯”,是当之无愧的。
无奈如今除了美术系的师生,有几多读者闲暇之际会去翻看一本花花草草呢?这就要求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部门与专家,协同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做好宣传、镀亮、普及的工作,让大家明白,哪些是货真价实的“国粹”与“国光”,应该如何去欣赏与光大。尤其是年轻的娃娃们,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穿越”到N多年前,去欣赏后宫里的“甄嬛”“芈月”,实在不如看看真的前辈用毛笔描摹的足以乱真的花花草草也。
新闻推荐
赤坎区南桥街道京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位于京基大厦内,连同党建中心活动点共有320平方米。在最好的地段,拥有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