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庆军:关于心脏性猝死 你该了解的科普

湛江日报 2019-12-03 08:43

本报记者林宇云通讯员林颖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中国每年猝死人数已达百万,居全球之首,其中心脏性猝死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55万,相当于每分钟约有1人猝死,而救活率不到1%。12月2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高血压学组成员、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庆军,请他给我们科普一下心脏性猝死:

科普一:猝死是怎么回事

猝死,是指外表看上去健康的人,突然和意外地发生非暴力性死亡,分为心脏性猝死和非心脏性猝死,其中心脏性猝死占80%以上。心脏性猝死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发生的猝死,其中以冠心病最常见,此外,心肌病、心肌炎也不少见。心脏性猝死是极度凶险的心血管疾病,心脏骤停常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科普二:猝死的诱因有哪些

1.高强度工作。高强度的工作引发过度疲劳,使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容易引发心脏问题。据报道,艺人高以翔在发病前连续工作17小时未休息,这是引发心脏性猝死的主要诱因。

2.高强度体力运动。过量的训练,或者进行了比平时多几倍的运动量,也容易导致心脏负荷过大,引发猝死。

3.压力。工作压力过大,也容易引发心脏负荷增加,进而诱发猝死。

4.饱餐。吃得太饱,甚至超过了平素食量的数倍,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肠胃吃不吃得消,而是要担心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5.气候。冬春两季为心脏性猝死的高发季节,因此,季节转变时不要以为多穿衣服仅仅是免于感冒发烧那么简单,保护心脏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6.过量饮酒、过量吸烟。烟酒对人体的损害不仅容易引发癌症、肝病,也容易引发心脏性猝死。

7.情绪异常兴奋激动。特别开心的事情容易引发心脏性猝死,所以古人强调心如止水不是没有道理的。还有一个需要特别提示的,某些药物容易引起情绪异常,比如兴奋剂,很多运动员心脏性猝死就跟服用药物有关。

科普三:猝死前预警信号

猝死看起来事发突然,其实大多有迹可循。人体就像一台精密复杂的机器,哪里有问题,身体都会发出相应的预警信号。当身体出现这些信号时,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1.胸闷或胸痛: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您可能患了冠心病。如果以前就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加重,说明以前稳定的斑块,随时变得不稳定堵塞冠状动脉,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2.心慌: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恶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猝死的风险。所以出现心慌,建议尽快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

3.晕厥或猝倒: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晕厥或猝倒有时持续几秒钟后便能自行恢复,若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出现晕厥或猝倒,应非常警惕,尽快到医院查明原因。

4.不明原因疲惫:如果连续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焦虑、胸闷、水肿等症状,必须及时就医。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心肌炎在中青年中比较多见,通常见于感冒1~2周后,出现发热、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极易引起急性心衰,甚至猝死。这种情况下严禁重体力活动,宜静养。

5.眼前发黑,肢体麻木:患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病率往往高于普通人。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出现单侧视物不清、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科普四:猝死的急救

心脏骤停常常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如果发生心脏骤停,黄金急救时间在发病的10分钟内,而前4分钟最为宝贵!医学上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是指病人出现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后,通过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可能挽回生命的黄金时间。

“对于现场急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发生心脏骤停,4分钟内完成有效的心肺复苏急救,抢救成功率可达60%。超过5分钟,将会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被抢救的希望则会越来越渺茫。”李庆军医生表示,心肺复苏技能不但要求医生护士熟练掌握,也要普及大众。他呼吁全社会高度关注心脏性猝死,大力宣传和推广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知识。

新闻推荐

赛前热身 力争佳绩

第二届“燕塘杯”湛江青少年网球公开赛U10男子单打比赛现场。本报记者李忠摄本报讯(记者邓耀瑞)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市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