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英利镇唐宅寮村 自力更生走出一条蝶变路
图/记者李忠
11月2日,记者一行走进雷州市英利镇唐宅寮村,这里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村中保留着大量古树木,空气格外清鲜;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村舍齐整,设施比较完善;道路干净整洁,行走其中如漫步城市街头……这个昔日一穷二白的老区村,沐浴着党的富民政策,通过努力奋斗,如今已蜕变成一只七彩蝴蝶,彰显出新农村的无限魅力。
创建“唐宅寮模式”
“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生态示范村”“湛江市卫生村”“湛江市文明村”……十余年时间,唐宅寮这个革命老区村,一步一个脚印,用勤劳和智慧,让文明村创建结出了累累硕果。提起村庄的变化,村民们感触颇多。唐状贤告诉记者,这些得益于老党员、原村民小组长唐状庭“超前”的治村理念。
为了村庄的长远发展,1973年,在唐壮庭带领下,该村在距离旧村区不到500米地方选址建设新村庄,同年在新村址建起了4栋瓦房。此后,村民陆续入住新村区,直到1988年,全村才完成整体搬迁工作,彻底告别了之前水浸村的困扰。
因为新村区地带比较高,饮用水成了一个新问题。身为村干部,唐状庭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动员村民筹资挖深水井、修建水塔、架设管网,并购入柴油机发电,实现了自来水进家入户。该村告别了长期以来靠手提肩背用水的状况,也成为雷州市最早用上自来水的自然村之一。
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村庄,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继续前进。面对行路难等问题,2002年,该村再次全村动员,出钱出力修建硬底化村道,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实现了硬底化村道全覆盖,也成就了新农村建设“唐宅寮模式”。
“头雁”引领致富路
日前,记者一行走进村干部唐堪祥的养鸭场,只见鸭群们漂浮在水面上,它们时而嬉戏,时而抢食,好不热闹,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生态鸭”。
据悉,这些鸭子平时享受着“贵宾级”的待遇,住的是由松木搭建的两层“洋房”,喝的是天然水,前门的鱼塘,后院的稻田都是它们的游乐场。因为肉鸭品质好,颇受市场欢迎,唐堪祥也成为该村的致富能手。为了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唐堪祥还成立了雷州市英利镇三元村唐宅种养合作社,鼓励村民发展生态种养业,并为贫困家庭提供就业机会,助力他们脱贫致富。
这是该村“头雁”引领致富路的一个生动缩影。翻开唐宅寮村的发展史,是一部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奋斗史,其中党员干部的“头雁”引领尤为突出。
该村是英利镇三元行政村管辖的一条小村庄,人口近300人,世代以种植水稻、花生和剑麻为生,农业生产模式比较单一,村民生活水平比较低。搬到新村场后,唐状庭积极引导和鼓励村民种植甘蔗、菠萝、香蕉等经济作物。为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上世纪80年代,唐壮庭还带领四户村民成立了一家糖寮,打造“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糖业基地,一度被传为佳话。
饮水思源不忘本,革命精神代代传。2010年,在外经商的年轻党员唐堪祥受广大村民之重托,毅然返回村庄担任村民小组长,接过革命的“接力棒”。他利用自己从事果蔬收购商的优势,结合村庄土地肥沃的特点,大力推广辣椒等北运菜种植,并进行技术推广和品种改良,不仅带动村民劳动致富,还叫响了唐宅寮村辣椒品牌。此外,该村还鼓励村民外出务工,村民收入也大幅提升。目前,该村绝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小洋楼,还有大约60%家庭开上小车,是远近闻名的劳动致富示范村。
新风新事层出无穷
恬静优美的村街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巨变,路面硬化了、村庄绿化了、街院净化了,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明显的改观。
“搬进新村后,村民的卫生意识明显提高,大家不再乱丢垃圾了。”唐堪祥告诉记者,为了保持村容整洁,村里还特别制定了卫生准则,实行屋前屋后“卫生三包”规定,并聘请三名村民当保洁员,负责公共场所的保洁及村庄垃圾清运工作。
从2010年开始,该村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组织拔河赛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增强群众凝聚力。同时,村里每年评选五好文明家庭、公益之星、好媳妇等群众身边的典型,在村便民服务中心展示,让村民感悟到“榜样就在身边,先进如在眼前”,新风新事也层出无穷。为了鼓励村庄多出人才,该村还于2018年成立了教育基金会,大力奖教奖学,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郁。
三元村党总支部书记欧光玉称,唐宅寮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改善了环境,凝聚了人心,发展了经济,淳化了乡风、提升了文明,值得借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邓耀瑞通讯员吴智雅王琪玮)这是一个十分有爱的周末。11月16日,一场汇聚爱心的慈善公益活动在雷州市举行。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