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章赤忏村 多项目扶贫 村民稳增收
图/本报记者李忠
麻章区湖光镇赤忏村是一条省定贫困村庄,也是一条革命老区村。对口帮扶单位佛山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委党校、市委老干部局和湛江市委组织部、麻章区应急管理局,驻村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以来,各帮扶单位大力扶持水产养殖、种子种植等产业,鼓励贫困户开展养牛养猪等生产经营项目,实施赤忏洋水利工程、乡村道路硬底化等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推动爱心助学、助医等民生工程,取得良好的帮扶成效,不仅提升了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收入,而且完善了基础设施、美化了村容村貌。2017年底,建档立卡在册贫困户81户203人,全部实现预脱贫,脱贫率为100%;2018年底,建档立卡在册贫困户81户203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9850.54元,远超省定7598元的脱贫线,2019年底所有贫困户都将实现脱贫,这和该村的特色扶贫产业项目分不开。
水产养殖项目,贫困户年人均纯收3500元
“赤忏村原来的经济结构单一,村民以种植传统作物、养殖和打散工为主,且人多地少。自从扶贫工作队驻村扶贫以来,目前赤忏村的几个支柱扶贫产业项目都有了的稳定收益。今年底,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将实现12000多元的突破。”10月23日上午,来自佛山市委党校的驻村干部祝俊东带记者参观赤忏村锦成种养专业合作社的水产养殖基地时告诉记者,2017年2月28日,该项目签约落地。“该项目总投入扶贫资金250万元,水产养殖以斑节对虾、南美对虾、金古鱼、立鱼、沙古头、泥猛鱼、金鲳鱼为主,主要销往湛江市霞山水产批发市场及珠三角地区。合作期限为5年,参与项目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可增加约3500元,村集体收入每年可增收4.32至5.6万元。同时,锦成种养专业合作社水产养殖项目也可为贫困户提供约20个就业岗位。”祝俊东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是赤忏村的特色扶贫产业项目,也是对口帮扶赤忏村的重点产业扶持项目。当时该项目是历经四个多月调研论证,是工作组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一项重大帮扶举措。“锦成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6月,主要从事农业种养及海水养殖。现有高位池24个,鱼虾混养池2个,基地总面积约700亩,年均总产值约800万元。它对带动贫困户脱贫是一个优质的资源。2017年底,该合作社返还50万元本金和20万元股息,贫困户每人分得收益4351.35元,村集体增收5.6万元。从2018年开始,每年只返还股息16万元,贫困户每人分得收益1050元左右。而且合作社还吸纳贫困户务工。”祝俊东说。
种子种植项目,贫困户参与务工年增收4000元
“现在村里流转的土地有400多亩,作为水稻育种基地,和种子公司合作。这个种子种植产业帮扶项目,实施于2018年12月,投资期限为3年,共投入佛山市扶贫专项资金60万元。”祝俊东告诉记者,该项目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湛江市安丰种子有限公司主导开展种子种植产业帮扶项目并建立合作基地,贫困户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土地开展种子种植实现增收,也可以通过到种子种植基地打工,获取务工报酬。据了解,项目合作期间每年12月返还固定收益7%,第三年一次性返还本金,用作开展后续帮扶项目。从事种子种植或参与基地务工的困难家庭每户可增收约4000元。
此外,赤忏村还投资湛江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湛江市金涛实业有限公司以及投资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从多个收益稳定的扶贫项目给贫困户增收。
草畜养殖科技项目,持续“造血”扶贫致富
“我们今年将追加投入资金61多万元在湖光镇的草畜一体化循环养殖科技扶贫项目上,收益10%,连续5年收益。该项目产生收益贫困人口年均增收440元。”祝俊东表示,湖光镇热带草畜一体化循环养殖科技扶贫项目,结合湖光镇养殖传统,扶持一批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采用“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基地+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辖区内农业科研机构众多的优势,通过产业示范带动贫困人口发展养殖业。该项目针对目前南方草地畜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饲草料难以加工储存,舍饲化养殖效益低下,粪便自动化收集及无害化处理困难等技术难题,项目依托中国热带科学院湛江实验站为技术支撑单位,开展肉牛养殖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可为贫困人口提供50-100个就业岗位,带动全镇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稳定增收。据了解该项目给贫困户提供多种增收方式:一是贫困户可根据自身条件与企业签订认养协议,由企业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牛犊回家自养,达到育肥出栏条件时再由企业回购,一般每头肉牛可获5000—8000元收益。二是贫困户可通过自家闲置土地开展牧草种植,草种和技术由企业负责提供,企业按照200元/吨价格固定回收牧草,也可以是贫困户种植的其他农副秸秆,每亩牧草地可实现2500元的纯利润,按照贫困户每户种植3—5亩,年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三是企业可吸纳贫困户到养殖基地务工,稳定性务工5人,每人每月3000元以上。通过项目实施,贫困户不但可以年均增收15000元以上,还能学到养殖技术,实现了由“输血”扶贫转变为持续“造血”扶贫致富的良性循环。
夯实民生基础设施增强村民生活幸福感
“这条修好的水渠叫赤忏洋,长1.14公里,今年2月完工,6月份已验收。工程竣工后,彻底解决了赤忏洋排涝不畅的问题,也方便了周边农民取水灌溉。对村民尤其是贫困户水稻增产有着关键的作用。”在日渐金黄的稻田乡间,记者看到田垌间这条水渠里盛满了水,有村民正从水渠里勺水浇农作物。赤忏村干部告诉记者,旧水渠日久失修,导致排水不畅,2000多亩农田长期积水被淹,经常出现失收情况,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经营。在这种情况下,佛山帮扶单位联合麻章区委区政府开展赤忏洋水利工项目的修筑。项目资金总投入约为187万元,其中佛山帮扶单位自筹资金80万元,当地水利部门投入107万元,解决了2000多亩农田灌溉多年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为了增强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生活幸福感,赤忏村很早就成立了赤忏慈善基金。该基金2016年底由扶贫工作队牵头成立,目前结余29.092701万元。慈善金开支一是爱心助学项目:2016年共支助村中在读高中及以上贫困学生18名。2017年,支助范围扩大至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共发放助学金2.91万元,扶持贫困学生47名。2018年在以往的基础上提高了补助标准,共申请使用赤忏慈善金3.61万元,资助了49名贫困学生。同时,2018年度爱心助学活动中,为更好推动智力扶贫,驻村扶贫工作队还与岭南师范学院合作,邀请大学生到村里给贫困学生分享成功经验并进行课业辅导。二是助医及特困补助项目:2017年支助4名贫困患者看病和补助1户生活特困家庭,2018年支助1名贫困儿童安装义眼和补助1户有乳腺癌患者的生活特困家庭。
新闻推荐
新生们纷纷在横幅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建筑工程学院领导及老师以身作则支持光盘行动。本报讯(记者张蔓莉通讯员蒋春艳)一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