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姜鸡(外一篇)
的出生地很重要,湛江鸡、文昌鸡、清远鸡、胡须鸡,鸡的品种改良优化,经历了2000多年的进化,与粤人的进化是同步的。融汇中西的粤地,开放包容务实,真金才不怕红炉火,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
三十年前的某天,一位要好的女同学发牢骚,家里生意失败了。去年沙姜每斤赚了10多倍,今年爹爹想乘胜追击,砸锅卖铁,还问亲戚借了10多万,拿下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市的沙姜代理权。不料,形势急转直下,沙姜价格一路走低,这与当下的“果贱伤农”一个理。若三十年前有互联网,有电商这些“玩意儿”出现,我的女同学一家可不用债台高筑愁眉苦脸。
粤菜文化风起云涌,饮食行业变幻莫测,不变的却是粤人对沙姜鸡的情有独钟。贸易战再怎么打,粤人对美食的追求依旧痴心不改。赶在“金九银十”前,广州的椰子鸡店开了十多家。椰树上的椰子肉,刨、切成丝状、条状,薄薄的,清水沸腾后,倒入鸡块。细心的服务员,精准的漏沙计时,不断地进行下一步操作,熄火、焖一分钟,先喝汤,食鸡后再下牛肉、海鲜,牛肉滚九秒,三个来回。“沙姜和鸡是最佳拍档。”北方口音的店长助理,边操作边介绍,我反问,“你怎么知道?”“口感好、沙姜能去味提味,凸显鸡肉鲜美。”小伙子坦言,所有能找到的食材,他们都实验过,无数次反复甄选,最终确定下食材搭配和烹饪流程,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时间煮久了,鸡肉会老;大杂烩煮,鸡汤少了椰子的清甜。
以后还要吃几十年沙姜鸡的我,如今每到新地儿吃饭,总是必点这道菜。做法、调料、搭配的微小变化,常常让我有小发现,小惊喜。传统的沙姜酱油白切鸡,新派改良的椰子煲鸡,“以不变应万变”的鸡和沙姜的搭配,道出粤人对美食的不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苦瓜和尚
清初的这个和尚,不但爱吃苦瓜,爱画苦瓜,还爱种苦瓜。别号苦瓜和尚的就是石涛。
熟悉中国美术史的人都晓得,董其昌及其后人的南北宗论理论盛行许多年。敢于创新的石涛,冲破禁锢藩篱,推崇借古开今,我自用我法,是中国画集大成者,更是中国画理论和实践的近现代的奠基者。石涛搜尽天下奇峰打草稿,形成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系统论述创作方法的书名叫《苦瓜和尚画语录》。他内心深处有多爱苦瓜,不言而喻。
苦瓜,广东人喜欢叫凉瓜。盛夏,吃了苦瓜,不用单曲循环《凉凉》,五腹六脏也是拔凉拔凉的。中医说,苦瓜味甘苦,祛暑气,清热解毒,嫩肤养颜,滋肝养血,降血糖。最佳的食用方法是凉拌,较好地保留维生素。潮汕人喜欢用凉瓜、排骨、黄豆煲汤,饭前先喝两碗。广府人,喜用凉瓜炒牛肉、凉瓜炒蛋、苦瓜炒鲮鱼、苦瓜酿肉、苦瓜酿鲮鱼。精明的师奶,还将苦瓜晒成干,泡水喝;新鲜未成熟的苦瓜榨汁。得了富贵病的有米(财力雄厚)人,每天晚上不吃晚饭,喝600毫升金桔柠檬苦瓜汁,不出一个月,三高、胆固醇、血脂各项指标都降了下来。
原产于印尼的苦瓜,漂洋过海抵达两广,说是“一带一路”食物,那是如假包换。在北京城的菜市场上转悠,你会发现,经营苦瓜生意,买苦瓜的绝大部分是湖南人。血性的湖南人餐桌上永远会有道“农家小炒肉”,如今这道小炒肉里,肉少放些,多加些凉瓜、青辣椒、豆豉,心实的湖南人为此可以吃三碗饭。五花肉的丰腴与凉瓜相得益彰,豆豉提鲜,青辣椒让食物更有镬气。
苦瓜和尚是广西人,晚年定居扬州。那时的扬州菜市场上,难觅凉瓜的踪影。瘤皱的凉瓜,外观品相不讨喜。石涛干脆在自家院子里种瓜,画画累了,锄锄地,松松土,浇浇水,施施肥,一幅“采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田园风光。天人合一是古代文人画匠精神层面追求的最高境界,自诩苦瓜和尚,禅机颇深,颇有独孤一味,拒绝随波逐流的意味。敢于标新立异地品尝凉瓜,骨子里的现代性作祟哈。难怪西方艺术理论学者对石涛作品的推崇,充分肯定其在近现代中国画理论实践中重要地位。
邻居、路人知道石涛炒、画、种凉瓜,想必心生纳闷,大呼怪人。凉瓜囊内鲜红的籽儿,孩童见了,容易被惊吓;生意人家,觉得不大吉利。扬州是古京杭大运河的起点,盐商文化繁荣,漕运文化兴盛。生意人家,讲究自然多多。如今很多寻常的扬州人家,对火腿炒凉瓜,凉瓜丝爆炒盐水鸭这两道菜是人见人爱,车见车载。特色金华火腿与凉瓜结合,肥润的扬州特色盐水鸭与凉瓜相爱相杀,别有一番地方风味。
鸡和沙姜是绝配!自打娘胎起,就开始进食这道菜的我,数十年后,才意识到,且是一位北方小伙子道破这个常识。俺后知后觉。
广东人嘴刁,对吃讲究,那是国人皆知。在烹饪的王国里,广府人对鸡的烹饪,用心程度远远胜于海鲜。靠海吃海,从前的疍家人将捕捞上来的鱼获,盐水煮熟,一眨眼功夫,鱼虾蟹都跑到肚子里。无鸡不成宴,鸡是宴席上的主角。主角出场,自然要隆重,简单而丰富。盐焗、沙姜焗、白切、砂锅沙姜、葱油、豉油,炒、焖、焗……满月酒、婚宴、寿宴等,鸡总是作为第一道主菜登台亮相,C位出道。北方人口中常说的“硬菜”,不过如是。主角
新闻推荐
陈明仁策划/何杰统筹/许冰主持/钱源初文图/何炜人物名片陈明仁(1903—1974),字子良,湖南省醴陵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