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治行第一 陈瑸在台湾
陈瑸简介
陈瑸(1656-1718年),字文焕,号眉川,广东省雷州市附城镇南田村人。幼年家世寒素,经多年苦读,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中进士。从康熙三十八年(1699)起,先后任福建古田县令、台湾县令、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四川提督学政、台湾厦门兵备道、湖南巡抚、福建巡抚署理闽浙总督,卒于任上。陈瑸一生清正廉明,勤躬政事,慈惠利民,被誉为“岭南三大清官”之一。康熙皇帝赞誉为“苦行老僧”“清廉中之卓绝者”“国家祥瑞”。陈瑸逝世后,康熙皇帝赐谥“清端”,追授为礼部尚书,雍正年间入祀京都贤良祠,成为后世朝野居官的典范。
清朝初年,台湾设一府三县,百业待兴。履台官员筚路蓝缕,励精图治,使台湾社会经济文化水平逐步提高。
陈瑸是清初履台官员中任职时间最长、政绩最为卓著的官员。他三理台政,历任台湾县令、台厦兵备道、福建巡抚等职,历时近十年。他促经济以纾民困,恤番民以利民生,立孔庙以兴礼教,定制度以隆科举,饬兵备以靖海疆。经他艰苦卓绝的十年治理,台湾成为文明日昌的“海滨邹鲁”。
“知谋国不知营家,知恤民不知爱身”是陈瑸一生的真实写照。台湾的发展,倾注着陈瑸的心血;台湾的历史,镌刻着陈瑸的名字。台湾百姓对他爱戴有加,称其为“万家活佛”,并以立碑、雕像等方式表达虔诚的景仰和永恒的怀念。
雷台前缘
雷州与台湾历史渊源深远,同属闽南语系。从唐代开始,朝廷有计划地迁徙闽民于雷州。至宋代,雷州形成了“其耕者多闽人”的人口结构。宋元时期,闽地汉人也陆续移居宝岛台湾。特别是到了1661年,泉州南安人郑成功挥师东渡,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后,大量闽民迁徙台湾。
清廷入主中原以后,明郑集团以台湾为依托,与清廷分庭抗礼。为阻断明郑集团的大陆货源和军品供应,清朝初年,清廷先后颁发《禁海令》和《迁海令》,强令北起河北、中经福建,南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30-50里,所划界内房屋全部拆毁,田地不准耕种,商船民船一律不准入海。凡越界者立斩。这一坚壁清野政策,给沿海居民带来深重灾难。
陈瑸家乡东湖村(今南田村)紧靠海边,在被迁之列。沿海居民的苦难,给陈瑸留下深刻的印记,为其日后把心血洒在海峡两岸、造福台湾百姓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三理台政
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收复台湾,郑氏政权结束,台湾重归祖国版图。次年,清廷在台湾设一府三县,以台湾县(今台南市)为中心,南路设凤山县,北路设诸罗县,府治设在台湾县。
台湾县令(1702年3月—1704年1月)
康熙四十一年(1701年),古田知县陈瑸因能力出众,政绩显著,调任台湾县令。陈瑸为台湾县第七任县令。他访贫问苦,体察民情,提出了治理台湾的十二条措施,如改建文庙、兴社学、定季考之规、举乡饮、开商运、革水丁等,致力兴学广教、发展生产、移风易俗,给台湾百姓带来亲情福祉。康熙四十二年,陈瑸任期届满,经保举调任京官。陈瑸离台之际,台湾百姓百般挽留,并特立《邑侯陈公功德碑》以表永久铭记其恩德,称“公之功不可没,公之德不可忘”。
分巡台厦道(1710年7月—1715年1月)
台厦道是清政府管理台湾厦门地区的最高行政官员。康熙四十九年,由于台厦道王敏政调任广东雷琼道,福建巡抚张伯行认为陈瑸在台湾县任内政声卓著、舆情悦服,于是极力推荐陈瑸接任。
陈瑸在台厦道任内,剔除积弊数十端,巨奸豪蠹敛迹远窜。革除官庄,开发番区,兴文振教,建设海疆,为发展台湾倾注了全部心血。三年台厦道任满,按例应该离任。台湾士绅为挽留陈瑸,一拨又一拨不避惊涛,跨过台湾海峡,奔向总督、巡抚衙门恳求,终使陈瑸获准得以破例连任。
康熙五十三年十二月,陈瑸被破格提升为湖南巡抚。赴任前,他捐俸星夜鸠工备材,重修了台湾县学宫。台湾民众至诚感谢陈瑸,又铭刻《台厦兵备道陈公去思碑》以示“戴公者诚、思公者切”,并说“斯石可泐,公德不朽”。
福建巡抚(1716年2月—1718年11月)
康熙五十五年,在湖南巡抚任上仅五个月的陈瑸奉旨调任福建巡抚(期间兼摄闽浙总督)。陈瑸不负众望,鞠躬尽瘁。台湾经他一番苦心治理,秩序井然,吏役守法,商业繁荣,兵士严整,人口不断增长,社会和平稳定。
海疆治行
陈瑸在三理台政任上励精图治,为台湾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被后代史家誉为“海疆治行第一”。主要政绩有以下几个方面:
兴学广教——陈瑸十分关注台湾文教事业,把兴学广教、移风易俗作为为政首务。台湾县学宫由于年久失修,明伦堂已成废墟。陈瑸任台湾县令时,一到任便立即捐俸重建。任台厦道时,陈瑸不科民钱,不动公帑,又捐俸筹资,大力修建改造府学。重修大成殿、启圣祠、东西庑、棂星门和明伦堂;始建礼门、义路、大成坊、泮池、教官廨舍等附属建筑,完成了孔庙的标准建制,被誉为“全台首学”。
学田收入是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台湾原来并没学田,陈瑸任台厦道时,在凤山县和台湾县首次购置了数处田地,作为台湾府学的学田,租谷收入用于资助士子科举考试以及县学、文庙的日常费用。
革除官庄——官庄是指康熙年间文武官员在台湾任上所创置的产业,他们从中收取租息,以补贴自己的开支和费用。这种官庄制度在清初台湾地区普遍实行。陈瑸从全局着眼,为了国家和百姓利益,指出官庄的十大危害,建议朝廷革除官庄。陈瑸做出表率,首先将自己台厦道衙门属下各所官庄“自行呈报,其历年变卖各租银两,俱发台湾府库收贮。”革除台湾文武官员官庄收入,既充实了公库财源,又消除了台湾势豪之滋长,实为利国利民的好事。
革除弊政——陈瑸履台后,针对当时台湾地方存在的一些弊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是革除水丁制度,让穷民百姓自由前往台湾创业;二是革除每年修整仓库摊派,严禁以盖仓之名向台民征收“正供”之外的“科派”;三是革去徭役杂费,不费民财民力;四是丁祭时禁止派买猪羊,杜绝了吏役们对台湾小商贩的派累;五是严禁征粟“淋尖踢斛”;六是禁止衙门滥用酷刑,提出非真命真盗,不许滥用夹刑,滥禁无辜人等。七是禁止鹿耳门员役勒索,严禁把守官员长期以来以稽查为名,对出入鹿耳门水道的商贾进行非法勒索。
由于其措施得当,及时地革除了台湾地区当时还存在的许多弊政,打击了一批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舒缓了台湾民众同统治阶层的矛盾,对于收复不久的台湾地区的稳定起了重大作用。
巩固海防——台湾是祖国的海防屏障。陈瑸致力于台湾海防建设,把巩固加强澎湖和台湾北部的海防作为首务,设淡水营、捐建澎湖新城等。他经常视察海疆,把握台岛的海防形势,提出“定会哨之期,申护送之令,取连环之保”的防海贼方法,得到康熙的赏识。
从厦门到澎湖,再到台湾,是台湾与大陆联系的生命线,时有海匪骚扰,陈瑸提出会哨制度,被康熙帝采纳。为了保证台海安全,陈瑸还提出察形势、修战船、禁米船、安炮台等具体举措。
经略北部——清初,台湾北部地区极为落后,南部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陈瑸意识到要使台湾保持长期稳定和发展繁荣,必须对北台地区进行系统开发和治理,于是首次提出“理番策”并付诸实践。陈瑸成为经略台湾北部第一人。从此,北台地区散落的“番”社由以渔猎为主的原始生存状态进入农耕文明,共同推动台湾的开发和发展。
为解决大陆移民(民)与台湾土著居民(番)之间的矛盾,促进民族融合,陈瑸践行孟子“制民之产”的仁政思想,先后撰写了《台邑问民疾苦示》、《条陈台邑事宜十二条》、《条陈经理海疆北路事宜》等文告和施政纲领,采取措施,禁止侵占番人土地、减轻番人徭役负担、办番童社学,推广汉族文化,大大缓和了番、民矛盾。南北二路生番十五社俱心悦诚服。
流芳竹帛
台湾百姓对陈瑸的爱戴,从以下几件事可见一斑:陈瑸任台湾县令届满,将调职京城,台湾民众选派数位老者,不避惊涛,拄杖渡海,到省城上书,恳请留任陈瑸;又到漳州府龙溪县,找到福建名人张雄,请他撰写碑文,“頌公之功、感公之德”。张雄写了《邑侯陈公功德碑》,并应父老之请,在碑文后列举了陈瑸治理台湾县的十大善政。康熙五十四年春,连续两任道台的陈瑸离任时,台湾民众又集资竖立“去思碑”,赞扬陈瑸在任内解决民生困顿、崇文重礼、净化社会风气等方面的贡献。
康熙五十七年,陈瑸耗尽最后心血,殉于福建巡抚任上,享年63岁。噩耗传遍海峡两岸,万民同泣,陈瑸所履职的地方,更是以各种形式寄托哀思,永志不忘。清端精神,至今传颂,永垂青史。
康熙下旨,追授为礼部尚书,赐谥“清端”,并亲自撰写御制祭文和御制碑文。雍正十年,京都敕建贤良祠,陈瑸首批入选。雍正在《赐入京师贤良祠致祭文》中,把陈瑸称为百官楷模,以倡清正廉明之风。台湾、四川、湖南、福建省城及许多府县都将陈瑸入祀名宦祠,供当地官民学习纪念。
台湾百姓为表达对陈瑸的感恩之情,为其树碑颂德,永志怀念。台湾百姓把去思碑修缮一新,并加建“尚书亭”,再雕了两尊陈瑸像,一尊供奉于府城文昌阁,一尊送回陈瑸故乡雷州,敬置在雷城陈清瑞公家庙中。
雕像时百姓环集,按陈瑸生前胡须的黑白长短,自镊其须,交塑匠共成之。每年五月二十三日陈瑸诞日,台湾百姓都会张灯结彩、鼓乐以庆,焚香祭拜。
二百多年以后,民国年间陈瑸的后代续修家谱时,拍下台湾民众送回雷州的陈瑸雕像的照片,后由于雕像本尊不幸遗失,只留下这张弥足珍贵的照片。
名人礼赞
“朕召见陈瑸,察其言语举动,实系清官,且瑸生长海隅,非世家大族,无门生故旧,而天下皆谓其清;非实行,曷克臻此!如陈瑸者,岂可多得?国家得此等人,实为祥瑞。允宜从优表异,以鼓励清操。”
——康熙召见松柱等大学士
“陈瑸居官甚优,操守极清。联亦见有清官,如伊者联实未见;即从古清官亦未见有如伊者。”
——康熙《纪恩录》
“流芬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树范岩廊,允矣千秋之茂典。”
——雍正《赐入贤良祠致祭文》
陈瑸最为廉能。
——福建巡抚梅鋗
知谋国而不知营家,知恤民而不知爱身。
——《国朝先正事略》(清代大学者李元度)
邱海徽风昭岭表,程朱道学有根源。
——左宗棠(爱国将领)
秩祀重贤祠,带砺山河光俎豆;推恩及华胄,庭阶兰玉衍箕裘。
——陈昌齐(清乾隆进士翰林编)
海内数六清端,惟我两奉使来,得以輶轩瞻并美;人生有几知己,自公百余年后,尚留文字语前因。
——徐琪(清钦差大臣)
门无尘气,室振书声,观四壁清风,初到不知宗伯府;桂发新枝,兰生秀叶,瞻五云瑞色,徐思方识世臣家。
——罗含章(清广东巡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曹龙彬通讯员曾进)10月1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雷州籍龙狮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