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何保生:行善无小事

湛江日报 2019-10-12 08:41

何保生(右一)送上礼物慰问村里的老人。文/图本报记者郭春皇

9月7日,何保生和一群爱心人士来到雷州北和镇调洋村,开展慰问活动,为该村12户困难群体送上大米、花生油、月饼和慰问金。

9月8日,何保生提着花生油、月饼和大米,来看望雷州白沙镇仙桥村一户贫困家庭。他来看望这户人家,已经坚持7年了。

像这样一件件的“小事”,今年71岁的何保生做了不少。近日,面对记者的采访,他笑着说:“这是小事,不值一提。”

何保生是一名有着53年党龄的老党员,从生活点滴入手,他一直默默地帮助困难群众,“行善不一定只有在大事件中才能体现出来,平时的点滴小事一样能够可以,行善在于行动,"积小善为大善""说一尺不如行一寸"嘛。”

关爱贫困家庭已坚持7年

近日,雷州市公安局退休老干部何保生来到雷州白沙镇仙桥村,看望贫困家庭的何妹一家人,并带来大米、花生油,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现状、生活情况等等。

7年前,何保生与这个贫困家庭结缘。2012年11月19日,湛江晚报以《“妈,爸爸走了,还有我呢!”》为题,报道了11岁的何妹在她的父亲去世后,从2008年开始照顾行动不便的妈妈和她幼小的弟弟,用她坚强的行动诠释了孝义与担当的感人事迹。

看到报道后何保生与几位朋友带着水果来到仙桥村,看望何妹一家人,并送上慰问金2000多元。

看到一贫如洗的家庭,何保生心酸不已,便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要她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随时给他打电话,并发动更多亲朋好友去帮助这个家庭。

从那以后,何保生坚持每年都去看望这个贫困家庭,多的时候一年去5次,少的时候一年也有3次,一坚持就是7个年头。今年,何妹读高三了,她的弟弟也读高一了。

奉献精神是行善的动力

何保生出生在雷州白沙镇落村。小时候,他历尽生活的种种苦难,深切体会到穷人生活的艰辛,也由此在自己内心深处培植了爱心的种子,从小就有一副菩萨心肠,常常用自己稚嫩的肩膀,为村中四位无依无靠的五保老人挑水,一挑就是两年。何保生常常把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5角、1元塞到老人家口袋里。

何保生参加工作后,由于表现优秀,于1966年8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2月,何保生响应祖国的召唤应征入伍。当上了铁道兵后,何保生奋战在成昆铁路、襄渝铁路、北京地铁工程建设的第一线。在部队期间,何保生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九次受到嘉奖。

何保生高兴地告诉记者:一张雷锋生前与辅导过的少先队员陈雅娟合影的照片,他已经保存了46年,“这照片对我来说弥足珍贵,一直提醒着我多为老百姓做实事,自己几十年来确实也是这样做的。”

希望更多人加入行善队伍

结束了6年的部队生活,何保生于1975年退伍回到雷州,先后在雷州白沙派出所、公安局刑警队、公安局政治处工作,直到退休。期间他曾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3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让何保生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1997年他和几名刑警队员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破获一起大案。何保生荣立了个人三等功,省政府奖励给他500元,他将这笔奖金分给了10位生活困难的五保户。

虽然长期工作在外,但何保生一直热爱着生于斯长于斯的小村庄,乐于为家乡公益事业奔波。落村东边有条合兴溪,过去该村及其附近村庄的群众去合兴圩赶集时要横跨过20多米宽的合兴溪,遇到河水上涨时村民只能望河兴叹。何保生四处奔走呼吁,在政府的帮助下,终于在1984年修建起了一座牢固的水泥桥。桥修好后,沆沆洼洼道路又成了摆在村民面前的大难题。何保生一边寻求政府的帮助,一边动员本村外出乡贤捐款23万元,修起了3.5公里长的村路。

平时遇到别人需要帮忙时,何保生乐于伸出援助之手。2010年,白沙镇瑚村一个村民发生车祸后生命垂危被送往医院抢救。何保生当晚12点许接到该村村干部的急电后,快速赶到医院并交上2000元医疗费。伤者得以及时治疗,捡回一条生命。凌晨3时许,伤者的老婆赶来医院后,何保生才放心回家,此后多次买营养品到医院看望伤者,直到他康复出院。

何保生的工资收入不高,但他遇到困难群众时毫不犹豫地助人一臂之力,从小时候的5毛钱、1元再到现在的成千上百元,“自己每次付出的毕竟有限,所做的不过都是一件件小事而已,自己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行善队伍中来,壮大力量帮助更多人,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再者,行善贵在行动,说一尺不如行一寸嘛。”

新闻推荐

雷州城市扩容提质“大提速” 升级改造四条大道

本报讯(记者赖寒霜通讯员黄余武)今年以来,雷州市城市扩容提质快马加鞭,工业大道改扩建、环西湖水库绿道建设等市政工程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