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革命酬壮志心系特呈撰青史 记离休老干部陈光
湛江市霞山区特呈岛,是一个半渔半农的小岛,1899年被划入广州湾法租界。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南路地方组织从1939年派共产党员到特呈岛宣传抗日斗争活动,推动特呈岛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在长达10年的革命斗争中,特呈岛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为革命事业做了大量不可磨灭的工作。其中,就有陈光的一份力量。
陈光,原名陈车,参加革命后改名陈光,1929年出生于特呈岛,1943年参加革命工作,参加过抗日游击小组,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24团独立营武工队分队长、石康区区长、廉江镇委书记、廉江县委副书记、浦北县委书记、钦州地委常委等职务,1989年在广西农学院离休。
投身革命,抗日救亡
陈光的祖父与父亲、两个叔叔很早就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积极拥护共产党,积极支持地下革命工作人员和进步师生的活动,对他们的吃住安全都给予关照。陈光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中,从小受到的就是革命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家人也特别支持陈光走上革命道路,抗法抗日救国。
1943年8月,特呈岛党小组领导建立游击小组,组员40余名,分三批组织。第一批加入游击队的有15名成员,其中就有年仅14岁的陈光。
加入游击小组后,陈光严格按照党小组布置的执行任务,配合“自卫团”分班巡逻放哨,维护抗日救亡斗争顺利进行。1943年夏天,太邱学校广场正在排练演出抗日救亡雷歌剧,突然接到日军进岛(后被证实系群众误传)的消息,游击小组和“自卫团”共同护送雷歌剧队30多人急促渡海,到南三岛巴东圩。在此事件中,陈光积极协助雷歌剧队员渡海,在队员一片慌乱的情况下,镇定自若地有序组织雷歌剧队员们迅速高效地登船撤离,受到组织的表扬。
不畏追捕,坚持革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自此之后,陈光一边在特呈岛上读初中班,加强学习;一边负责在新屋村办民众夜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947年5月,由于被国民党追捕,陈光停办了民众夜校,6月初陈光半夜乘坐渔船渡海离开特呈岛,来到遂溪县东区游击队,区委安排他在华风圩镇一带进行游击小组活动,同时保持与西营(霞山)东堤交通联络站之间往来,方便递送情报信件。
1948年5月,中共南路特委部署动员从各县区游击队抽调一批骨干分两批西进六万山区,陈光跟随黄其江带领的第二队,坚持夜间爬山越岭渡河,约半个月才安全到达六万山区目的地合浦县山区,被编入二十四团团部武工队,深入各区镇乡活动,开辟新村庄革命道路,设立交通联络站,动员学校师生和农村中青年通过培训学习后,正式参加游击活动。
心系家乡,整理历史
1989年4月,陈光离休后,坚持上老年大学(老干部进修学院)学习,努力为家乡建设做一些好事,并着手整理特呈岛革命历史。
“美好的家园来之不易,一定要让年轻人真正了解我们特呈岛多年的发展历史,了解那些革命、创业的艰苦岁月。”通过回忆、寻找老战友了解、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等途径,陈光慢慢还原了当年特呈岛的革命历史。1989年9月12日,陈光将整理的特呈岛革命历史上报湛江市老区办,使得家乡正式获得“特呈岛革命老区”光荣称号。离休后的陈光对家乡环境的改善也是尽心尽力,为特呈岛申请到革命老区的光荣称号以后,陈光又到处寻找资金,用于太邱学校、冼太庙的修缮维护。
特呈岛世世代代以渔业为主,海洋经济历来是特呈岛的经济支柱。上世纪90年代初,陈光放弃省城的优厚条件,回到家乡特呈岛,指导发展水产。他带领团队研究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业,指导当地渔民使用网箱养殖的新技术,使得特呈岛成为湛江乃至全省大型的海水养殖基地,为湛江市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打下基础。除此之外,他还努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为全岛渔民解决行路难、卖鱼难、饮水难、避风难等“四难”问题,为老百姓办实事。
(李宇恒整理)
新闻推荐
廉江辅警黎宁(左一)和戚康超。本报记者李忠摄记者曹龙彬通讯员庞景周实习生谢采芩为了追击持刀歹徒,两辅警边尾随其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