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法院:创新两个“一站式”服务 便民利民看得见
近年来,湛江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诉讼服务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动两个“一站式”服务,即“一站式诉讼服务”“一站式多元解纷”,不断加强诉源治理,努力打造湛江特色的“枫桥经验”,全方位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化”一站式诉讼服务
全面优化群众诉讼体验
湛江法院为了将“最好的场所、最便捷的服务”提供给人民群众,不断优化诉讼服务功能,改进便民利民举措,推动诉讼服务从最初服务窗口到“三位一体”诉讼服务中心,再到当前集立案、服务、裁判于一体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湛江法院推出“四化”一站式诉讼服务,即服务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人性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高效便捷、智能精准的诉讼服务,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
“标准化”提升诉讼服务质量与效率。2016年以来,全市法院以诉讼服务中心现代化建设为标准,投入专项资金升级改造全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成总面积为7954平方米的诉讼服务区域,除1个基层法院正在建设外,辖区9个基层法院全部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齐备、功能完善、高效便民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每个诉讼服务中心均设置安检区、导诉服务区、诉讼业务办理区、智能化自助服务区、便民服务区、涉诉信访服务区、多元化综合服务区等七个功能区共10个服务窗口,同时引进智能化材料收转“智能云柜”平台,将每件诉讼材料自动生成一个文件二维码,存件后对材料进行电子跟踪,确保材料在流转中全程留痕、安全可查。
“信息化”助力诉讼服务提档加速。全市两级法院以信息化为支撑,打造“厅网线巡”为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通过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微法院平台、12368诉讼服务热线、巡回办理等多种渠道,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建立线下线上、实体与数字两套诉讼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智能导诉、网上查询、网上立案、网上公开、电子送达、电子支付信息化服务功能,大力推广自助立案、网上立案和跨域立案服务,全面推进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立案程序,做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审查网上立案5922件,审查率为98%,自助立案2040件,审查率100%。
遂溪法院、开发区法院设立了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中心,打破时间限制,群众只需将身份证置于终端身份证识别区,系统识别后,扫描身份材料、起诉状、证据材料,自动提交办案系统,材料完整合格后便可以进行自动立案登记,实现24小时“不打烊”的诉讼服务。湛江中院开通了手机“中国移动微法院系统”,实现跨域立案服务,对属于异地法院管辖的一审案件,当事人可以通过该系统提交立案申请,由管辖法院决定是否立案,一个案件最快可以十五分钟异地立案完成,大大节省了群众诉讼成本与时间。此外,全市法院现建成数字法庭109个,湛江中院26个法庭全部实现数字化,两级法院和所辖24个人民法庭已实现专网全连通、数据全覆盖。近五年来,两级法院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99346份;推行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在“中国庭审公开网”实现随时直播庭审,增强司法工作透明度。
“规范化”促进诉讼服务管理升级。湛江中院下发两个“一站式”具体实施方案,制定完善出台相关工作机制。通过完善立案、查询、调解、司法救助、材料收转诉讼保全、判后答疑、申诉受理、信访接待等涉及诉讼服务中心工作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标准和服务流程,规范诉讼服务工作运行,解决工作推进不平衡等突出矛盾问题,提升诉讼服务软实力。湛江法院创新繁简分流机制,在立案阶段准确掌握立案登记制精神,依法审查各类案件的起诉条件,避免滥诉或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同时,根据案件类型、涉及领域、疑难复杂程度、新颖程度、群体性特征、社会影响大小以及当事人争议程度识别案件简繁程度,将简单案件归速裁庭审理,复杂案件归审判庭审理,主动做好引导分流工作。对法律关系明确、案情简单清楚的案件,在立案前主动向当事人分析案情,告知诉讼风险,组织双方调解,若调解不成功的,依速裁程序处理或移送业务庭审理,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
“人性化”彰显诉讼服务人文关怀。全市两级法院通过服务中心设置多项人性化设施,设立专门的检察官、律师休息室,为当事人提供自助查询案件流程信息、观摩庭审、免费上网查询法律法规、免费复印诉讼材料,以及饮水、阅读、书写、残疾人特别通道等便利。湛江中院引进智能化材料收转平台(云柜),打造高效的“人一机”材料收转模式。深化诉访分离改革,健全与上级法院远程视频接访诉讼服务,申诉信访人员如果坚持向最高人民法院反映情况的,可以办理远程视频预约,由案件所在地高级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接访,上访案件数大幅减少。湛江中院与市司法局合作设立律师自愿服务岗,依托律师专业优势,将信访群众和信访行为逐步纳入循法诉讼、依法维权的法治轨道,引导信访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促进信访案件实质性化解。强化对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护,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涉诉信访人、申请执行人给予经济救助。五年来全市法院共发放司法救助资金492人936.81万元,为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共3576.84万元。
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
打造湛江特色“枫桥经验”
要如何“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探索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为解答这个问题,湛江法院作出了很多开拓创新和切实行动。湛江法院“走出去”探索便民利民新路径,更要“请进来”引入专业、行业调解平台力量。
“走出去”探索便民利民新路径。全市两级法院固定设立13个旅游巡回法庭,服务湛江旅游经济发展。开发区法院与政府征地拆迁补偿部门、律师协会联合成立征地拆迁诉前联调工作室,服务湛江市大项目征地拆迁建设。全市两级法院积极开展送法进学校、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和进军营等“送法五进”系列活动600多次;在各类学校举行模拟法庭、普法讲座100多场次;积极利用巡回法庭为基层群众现场说法77场次;举办企业法律知识讲座16场次;通过拍摄法治微电影,制作公益专题片和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不断扩展法治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创新丰富法治宣传方式方法。
湛江法院向全市119个镇司法所推荐退休法官担任特邀调解员,提高司法所的调解解纷能力。全市24个人民法庭发挥基层窗口服务功能,与辖区综治办、派出所加强沟通联系,为矛盾纠纷联调联处、信息互联互通提供全天候平台。人民法庭与村委会密切协作,在尊重村民自治的前提下,由法官指导村民修订乡规民约,从源头上加强纠纷预防,协助村委会定期梳理、剖析辖区涉村委会的内部管理、财务管理、土地流程、农村建房等民事案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村民自治提供重要参考,共同探索“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目标的治理方式,基层法庭还通过开通法律服务热线,不定期到村里调解纠纷等方式不断推进“和谐无诉村庄”,开展常态化、规范化创建活动以来,与辖区其他村落相比,示范村的民事案件数量全现下降趋势。
“请进来”引入专业、行业调解平台力量。全市两级法院为满足当前部分群众更愿意来法院解决纠纷的实际需求,主动搭建人民法院纠纷解决工作与机关团体、行业协会,仲裁机构、基层自治组织等对接平台,建立多样类型的专业调解工作室,引入各种专业、行业分布的调解人员,配合相对应的法官团队,在法律的框架下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服务和解纷方案。
湛江法院与公安交警部门共同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综合调处服务中心一键理赔服务,不仅可以让交通事故当事人快速了解到事故赔偿标准,快速准确计算得知赔偿金额,还省去了当事人多部门之间来回奔波的麻烦和诉讼等待时间消耗,更将纠纷化解的防线从法院前移至行业调解,推动保险行业参与社会治理,促进道交纠纷的有效预防与化解。
廉江法院与医疗部门联合建立医患纠纷诉前联调中心,成功引入第三方专家论证,委托第三方专业调解,依托保险商业赔付,建立起标本兼治,具备防赔调功能化解医患纠纷新模式。
“让司法更加有温度”!雷州法院与妇联共同组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坡头、赤坎法院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吸纳热心公益事业、善于做调解、有一定法律知识的人民调解员、心理咨询师帮助参与调解家事案件,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家庭和睦幸福。
湛江法院与工会联合成立11个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充分发挥司法机关与社会组织的互补优势,依法保护劳动权益。截止至2019年7月,全市诉前联调案件共7058件,达成调解协议6272件,经两级法院司法确认的案件共999件,确认有效的案件中当事人自动履行的有609件,仅2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湛江法院两个“一站式”诉讼服务与多元解纷机制实践,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化解在萌芽,极大减少了进入诉讼的案件,有力推动湛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潘洁婷通讯员钟名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9月25日起正式开航。记者从湛江机场获悉,10月27日起,湛江市将增开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