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南粤楷模 践行核心价值观17年坚守初心让丹霞扬名世界

羊城晚报 2019-09-24 13:35

彭华(前者)在科学考察中

南粤楷模、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已故教授彭华:

羊城晚报记者丰西西鄢敏

丹霞,是一种独特的、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让中国丹霞走向世界,是数代地质学家们的夙愿。

为推动“中国丹霞”成为“世界丹霞”,他奔走17年,始终把丹霞的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他就是地理学家彭华,正是他,成功推动丹霞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中国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让中国丹霞走向了世界。

9月21日,已经离世的彭华被追授“南粤楷模”荣誉称号。“踏遍千山万岭,远离尘世浮名,你用十七载坚守,终让中国丹霞扬名世界;胸怀大地真情,不改赤子初心,你将毕生心血,汇入丹霞赤红波澜。”这是人们对“丹霞彭”最高的敬意。

一次调研,他对丹霞“一见钟情”

1956年出生的彭华是安徽砀山人。他的“丹霞情”始于1987年赴丹霞山的一次调研:“可能是凭着一个地学工作者的专业敏感,第一次见到它,就被它震撼了。”他想着,一定要为丹霞的研究和推广做点什么。没想到,这一做就是一辈子。

1992年9月,彭华干脆来到韶关市仁化丹霞旅游经济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工作,担任丹霞山风景区总工程师,兼任丹霞山开发区主任助理和旅游开发公司经理。他不要户口,舍弃舒适生活,举家迁往仁化小城。从此,彭华一边搞丹霞山的保护利用和规划建设,一边潜心丹霞地貌的研究。

在彭华之前,我国已经有几代地质人为丹霞地貌的研究而努力。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冯景兰和陈国达教授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为广东韶关丹霞山命名。之后,中山大学吴尚时、曾昭璇教授将丹霞研究形成学科;1980年以来,中山大学的黄进教授进一步考察了28个省市自治区的近800处丹霞地貌,将丹霞研究推向全国。

1995年,彭华因丹霞研究上的成就,被调入中山大学地理系(现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后来成为丹霞地貌研究的第四代领军人,他要完成的是几代丹霞前辈夙愿的任务——推动“中国丹霞”成为“世界丹霞”。

为申遗奔走17年,他矢志不移

彭华认为,我国对丹霞地貌的研究已有好几十年,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申遗”是使其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重要途径。为此,他踏上了17年的丹霞申遗之路。

2006年,在国家相关部门推动下,广东丹霞山、湖南崀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等六地正式确定联合“申遗”,彭华任六省“中国丹霞”联合申遗项目专家组组长、首席专家。

随后的5年间,彭华为丹霞申遗进行了无比繁重而艰辛的工作。他全身心投入,亲力亲为撰写文本、绘制丹霞演化图,常常凌晨三四点都还在和团队沟通、传文件,申遗前夕甚至连续7天7夜没合眼!

申遗工作不顺畅,甚至遭遇了不公正评价而面临被“推迟申报”。彭华率专家组在短短1个月内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并飞赴巴黎和日内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等相关官员和代表进行磋商。彭华在日记里写道:“尽管我的心是平静的,但我仍然觉得是在奔赴战场,去参加一场战争,而且可能是一场恶战;我明白,这是为国家、为民族而战。”

在彭华等人的努力下,中国丹霞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当地时间2010年8月1日,在巴西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丹霞”最终得到20个成员国中16个国家的认可,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一次性通过六座名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在全世界仅此一例。

中国丹霞入选世界遗产,标志丹霞地貌这个中国土生土长的地貌学实现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中国丹霞地貌留下他的考察足迹

为研究我国丹霞地貌分布状况及特点,近年来,彭华牵头推进“全国丹霞地貌基础数据调查”项目。他仅用三年时间,就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我国各地主要的丹霞地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经年累月的艰辛工作,让他终于不堪重负。2018年1月8日,他因心脏病在广州离世,终年62岁。去世前一天,他还在指导学生的论文课题。按照他生前意愿,他的所有科研经费将留给学生搞科研,粤北当地政府奖励给彭华团队的10亩地也将建成丹霞研究院,培养他的传承人。

“斯人虽去,丹心一片永立天地”。

新闻推荐

橘香沁丹霞

本报讯农民丰收宴、农特产品展销、民俗文化展演……前日,在仁化县环丹霞山美丽乡村董塘镇新源村,2019年“中国农民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