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鉴今 弘扬正气──评《大吏陈瑸》
□岭南师范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博士陈国威
雷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吴森先生是一位创作精力十分旺盛的文人,其作品注重乡土特色,将家乡情怀诉之于笔下,令人阅读后产生特别亲切的感觉。其最近出版的历史剧《大吏陈瑸》除了乡土风情外,更是传承“借古鉴今”的史剧观念,剧本主题愈发鲜明,形象更加高大,与现实生活贴近得愈发紧密,展示出一种愈加成熟的态势,具有“出于史,呈于戏”之特点。
陈瑸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清史稿》卷277有“陈瑸传”记载。《台湾通史》卷36“循吏列传”亦多处记述他的政绩。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的省志,漳州、泉州、台湾、长沙、雷州的府志以及古田、台湾、湘潭、海康的县志,更是详细地记载了陈瑸在当地的活动。康熙皇帝称其“居官甚优,操守极清,朕所罕见,恐古人中亦不多得也。”在其身后追授礼部尚书,荫一子入监读书,号谥“清端。”不难看出,陈瑸是历史上一名清官,诚如清人李元度在《国朝先正事略》上册卷12评价陈瑸,“知谋国而不知营家,知恤民而不知爱身”。
电视剧作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正能量的传播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是正能量的传播,如果千篇一律的说教,则不易为人接受,甚至产生“不可信”的猜疑。我们注意到,作者在剧本中的演绎,并非是板起面孔来说事,而是动用民族文化的精粹来引人入胜。
如雷州换鼓,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三卷之“乐小舍拚生觅偶”篇有载:“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却是: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这三绝,一年止则一遍。惟有钱塘江潮,一日两番”。但由于文献、考古材料之欠缺,目前学术界对于其内容表述并不很清晰,但由于钱塘江潮等的存在,人们都相信雷州换鼓是存在的,只是到底是自然现象还是人文现象,目前仍需要探讨。该剧本采用多方收集到的有关雷州鼓文化内容,汇聚而成自己心目中“雷州换鼓”的内容,将把雷州粗旷的文化呈现出来,为剧本的主题服务。相信若处理得好,舞台效果势必会给观众带来一场艺术的享受。
除了“雷州换鼓”外,婚俗习俗也会给此部历史剧带来强烈的舞台效果。如第53页的“打扇头”、第186页的“哭嫁歌”、第203页的“打外茶歌”等等都是比较“接地气”的民俗文化,是普通老百姓日常耳闻目睹的文化。“打扇头”是雷州半岛婚俗文化的一种,起源何时?流行于何时?仍需挖掘。具体的内容是,当新娘的花轿到达新郎屋门时,新郎即向轿门行一个礼,然后亲手揭开轿门封条。此时,新娘在婶嫂的搀扶下姗姗下了轿,款款步行到门前。这时,新郎正站在大门一侧的高凳上,用摺好的纸扇敲打新娘的头顶三次,俗称“打扇头”。“打扇头”这一习俗含意是什么?众人说法不一,有的说图吉利,“一打多儿孙,二打孝高堂,三打兴六畜”;有的说,女人要讲三从四德,新娘入门,先要给她一个“出嫁从夫”的下马虎威,免得以后回过头来欺负丈夫。雷州有些地方还以为扇头打得越响,新娘日后会更听话。“打外茶歌”其实是雷州半岛人们称呼婚礼中闹洞房的称谓。传统婚礼中男女青年拥到新房,喝糖茶、吃花生糖果、嬉戏玩闹,出些难题让新婚夫妇演绎,甚至恶作剧,逗得新郎面红耳赤,新娘羞答答,借以取乐。这些传统民俗文化普遍存在社会,带有一定娱乐内容,亦是普通老百姓熟悉的内容。作者把这些细节嵌进剧本中,为主人翁注血添肉,对剧情的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俗文化在剧中表现,说明剧中人物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也是具有人间社会柔情一面的“真实人”,加入这些感情戏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要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和需求。如果仅以历史说事,没有观众欣赏,那即使再好的剧也起不到想要表达和宣传的效果。另外,陈瑸在剧中这些戏分的表现还可以与他对待家乡海堤的问题的对比,强化他“清正廉明,勤躬政事,慈惠利民,解纾民困”的人物性格,不愧“清端”之谥号!
一切文学艺术创作,对主人公的塑造,总是离不开对他身世的介绍,比如本剧中的陈瑸,剧本第一集第3页:“一方栅门、一堵矮墙围着一个小院、三间小房。”其后剧本中仍然不断地强化这种家庭出身:“我家虽有五亩之田,可是濒临南海,那里堤围失修,每年海潮作患,基本上种不了庄稼。”(第50页)剧情表明其家庭以农为生,同时依靠母亲到海滩边挖蚶蛘来维系。
穷则思变是人类谋生处世的本能。但是,贫穷能成为贪腐的借口吗?前段时间火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开始,主角赵德汉是这样说的:“几辈子的农民啊,穷怕了!看钞票,就像看小麦一样,看着心里踏实,看着精神满足。看久了,钞票上会泛起一片金光灿烂的麦浪呢。”在赵德汉看来,贫穷成了贪腐的必然。
但是,陈瑸说不!从贫穷出发,到他做了官的时候,面对钱财,他说,“官吏妄取一钱,即与百千万金无异”。许慎的《说文解字》曰:“吏,治人者也。”故在传统社会中,往往是强调通过官吏的清廉来管理社会,“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明主治吏不治民。”而本剧不断强化陈瑸为官的清廉史观,与许慎所说不谋而合:“对老百姓的财物,取之一厘,与贪千百万无异,都是对老百姓的犯罪。”(第七集第111页)“我为官以取民之一厘,与贪千百万无异为座右铭自勉,且以此来约束我身边的人,出门当官十多年来一直如此。”(第二十八集第471页)。这样的剧情,无疑可以告诉人们,腐败与否、贪污与否并非与个人出身存在着必然的关系,关键还是是否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是否以人民利益为核心?是否从人民角度出发?有权威观点认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宣传作品要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日常宣传中要贯彻落细、落小、落实的要求,注重接地气、贴民心,找准与时代的对接点、与百姓的共鸣点,把核心价值观宣传渗透和体现到各领域宣传报道之中,努力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剧本《大吏陈瑸》正是具有如此之特点。这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剧本,除了用传统的叙事手法,还加入了许多雷州半岛本土文化的游艺、戏剧、歌谣、民俗等成分的的内容,在挖掘历史性和人性的同时,增加了许多娱乐性和趣味性,通过最短的时间使人物给观众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强化了剧作者史剧观的核心内容。
在肯定剧本《大吏陈瑸》的同时,我们也有必要指出,剧本个别地方也一些地方是值得商榷的。如官庄问题是否可以考虑采用旁白方式说明一下?一方面李光地说:“台湾的官庄是复杂的,施氏、郑氏、陈氏、李氏、周氏……形形色色,统共87门”,(第460页)另一方面陈瑸对于自己在台厦道的职位上应该拥有的三处官庄是这样说的,“对于那三处官庄的收入,我从心里认为,那不应当是我的囊中之物,它产于台湾,理应用之于台湾,我将其全部捐出,作为修建启圣祠、明伦堂、文昌阁的经费”。(第452页)在这里,观众也许不清楚官庄到底怎么回事?是合法还是非法的?也许采用旁白方式对官庄说明一下,更能显现出陈瑸那份清廉风格。(康熙统一台湾之后,为解决驻台文武官员养廉给用问题,曾允许各员出资召佃开垦田园,由官收取租息自用,编甲管理,名曰“官庄”。编者注)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极其深厚的国家,史籍题材十分丰富,自然造成历史题材的创作一直是媒介传播至为重要的部分。宏观考察《大吏陈瑸》这部历史剧总体创作情况,可以发现其中强烈的现代意识、浓厚而鲜明的时代感弥漫于整部剧本中。剧作者正是通过史剧形式来反思历史,借之架设连接古今社会的桥梁,创造“沟通历史与现实的审美场”,折射出独特、多元的戏剧特效追求。剧本通过讲述陈瑸一生的经历,以其个人之经历,弘扬清廉之风气,告诫人们要“在官惟明,立身惟清”,对廉洁奉公之士给予肯定,歌颂清官文化,反映社会对清廉风气的向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黎阳明通讯员戴李春吴智雅报道:9月7日,雷州市民间爱心人士深入该市乡镇村庄,慰问了100名五保老人,还帮助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