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山区南山村 发挥城郊优势 推动乡村振兴
南山村位于霞山区西部城郊,毗邻黎湛铁路,属东新街道辖下的行政村,下辖南山村、霞田仔村两条自然村。全村总面积约6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00多亩。2018年,南山村户籍总人口2290人,村落呈块状分布。村附近有三岭山,南柳河自北向南从村边流过。距湛江火车南站仅几百米,地理位置较为优越。近年来,南山村充分利用城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发展商贸服务业,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前来就业创业,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推动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
得益于接近城区的地理优势,南山村中供城市的蔬菜种植业长盛不衰,南菜北运购销两旺。村集体建有一农贸市场,辐射方圆几十公里,甚至有不少城区居民前往采购。村中建有南山小学,教学教育处于城郊学校领先地位。南山村在霞山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南山村治安稳定,经济和文化活跃,村民安居乐业。
新中国成立以前,当地农户种植品种比较单一,生产力低下,仅仅能保障自家的基本生活。有些农户也会制造少量竹器、藤器拿去市集交易,以换来油、布等生活用品。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各项支农政策推动下,开始发展城郊经济,主要是供应城区的蔬菜种植和销售。改革开放后,开拓了蔬菜南菜北运的渠道,推动了本地蔬菜种植业的发展,蔬菜种植逐步成为主流,以种植豆角、南瓜、青瓜、冬瓜、椰子菜等蔬菜为主,1970年被湛江市财办定为“市民菜篮子工程基地”和“湛江市蔬菜种植示范点”。由于南山村因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农户勤劳,所出品的蔬菜质量好、产量高,特别是冬瓜、南瓜、豆角、芋头、旱地莲藕等品种在市场上赢得了很好的声誉,购销两旺,长盛不衰,村民以蔬菜换粮,生活日益好转。
1965年,敢为人先的南山村人集体创办了“农机木材加工厂”,主要是打造牛车、家具等,生产经营的牛车、家具主要供应农村、农户需要。加工厂经营最高峰时,年产值达20多万元。当时厂内设置了一台米机,为村民加工稻谷碾米等,米机辐射到周边近十个村庄,年加工稻谷近2千吨。1979年,因周边各村先后办起了米机等加工企业,竞争对手日渐增多,市场经营竞争日益激烈、复杂化,村里工厂日渐式微。
1999年,乘改革开放东风,南山村集体投入约50万元创建了“南山农贸市场”,市场以经营农户自种的原生态蔬菜为主,吸引了菜农进场经营,市民前来采购,既解决本村菜农的销售困难,又为村民解决了劳动力就业,还为市民购买原生态蔬菜、吃到放心菜,提供了市场服务。2014年,村集体投入资金近百万元,对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扩大市场面积及配套了必须的停车场,增加了水果档位等,市场经营环境更加整洁文明,从而进一步促进市场经营发展。现市场总面积2600多平方米,设立经营摊档126个,2018年市场经营总额200多万元。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南山村靠近湛江火车南站,交通方便,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较早。1968年全村通电,1984年全村通自来水,1989年全村通电话,2002年通网络。2010年全村村道全部建成水泥路,并同时建有地下排污渠。
2013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态文明建设,升级改造俩座公厕,建设两个较大型的垃圾收集处理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彻底整治、清理历史以来的脏乱差污点;在政府帮助下,所有村道建立了9-12米高的路灯近400盏。村集体创建了两个户外健身场地,共2600平方米,供村民作锻炼身体、跳广场舞等休闲活动场所。如今的南山村,卫生、整洁、文明,2014年,获得了“湛江市生态文明村”的光荣称号。
2018年,南山村以振兴乡村经济战略为目标,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南山村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发展。
与此同时,该村加大对村内外各巷道进行拆除清理,以美化、绿化、亮化为出发点与着落点,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为村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传承老区革命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据介绍,1946年,南山村在中国共产党党员黎黄养的带领下开展革命活动。1947年南山村村民建立革命团体——农会、妇女会。1949年,在解放湛江的斗争中,南山村党支部通过农会、妇女会等组织,发动村民人人参与,为参战部队煮饭送水、当向导,为解放湛江做出了一定贡献。1992年,南山村被湛江市评为“解放战争革命老区村庄”。
近年来,南山村民不忘革命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取得很大成绩。南山村的八房祠曾是中共遂溪县东南区委的一个重要活动据点。改革开放后,村里不断完善环村道路建设,对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提升。
新闻推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左侧是渔港公园,右侧是海滨公园,霞山观海长廊就像一条锦绣如画的扁担,挑着两个盛满鲜花和美景的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