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催桃李 教泽师恩润万家 缅怀湛江一中原校长许克
一
许校长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长辈们的教育和影响,接触卢梭的《爱弥儿》后,激发了他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的热情。
1942年,许克校长考上了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系。1944年,他和同学参加了粤北南雄抗日游击队,投身革命。抗战胜利后返回中山大学复学至毕业。
来到湛江一中后,许校长团结广大教职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全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创办附属工厂,创办学校农场,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新人;实施“四年一贯制”和“五年一贯制”的学制改革试验,在高中试行文理分科,大力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在学生中开展“创三好”和评选“学习标兵”活动,鼓励学生走又红又专的道路。为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管理中他既重视德育,又重视智育,还重视体育、艺术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湛江一中因此被定为广东省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国家输送了不少田径、射击、游泳、跳水等方面的人才。
1960年10月,湛江第一中学被评为“全国先进文教单位”,许克校长代表学校到北京出席全国文教系统先代会。
改革开放初期,许校长放手大干。他最先在湛江一中恢复和健全了优秀学生的奖励制度,对冒尖的学生给予奖励。许校长灵活运用成功的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生工作中来,形成一个庞大的教育工作网络系统,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干部带头,先进带后进的帮扶机制,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这些举措,体现了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在湛江地区起到了积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湛江一中在全地区首创了“全英语化”教学和“双语教学”的模式,一些骨干教师担当起试验的角色,其中江美兰老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受到普遍欢迎,前来参观学习的学校络绎不绝。同时,学校在课程设计方面,开设了英语、语文科目的朗读课和阅读课,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训练。
二
几十年的教育生涯,许克校长对学生充满深深的爱。一天,他在住家的阳台上,看到了树下的一对母子,母亲给在地区班学习的儿子送来了亲手熬的热汤,她一边不停地用扇子为儿子扇风,一边反复叮咛;儿子则一边喝汤一边深情地望着母亲。许克校长内心震撼了,如果不把这些学生培养好,怎么对得起他们的家长,对得起国家和人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种使命感责任感鞭策着他。
1978年,即在恢复招收地区生制度后,许校长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在探讨更加有效的班级教学运作模式上,作出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把所有地区生集中编班,取名为“地区班”,从而打破了过去地区生和市区生混合编班的传统做法。
许校长分析道:“地区生是从各县市招来的尖子生,他们素质好,学习能力强,家庭环境普遍较差,如集中编班,有利于集中管理,有利于扶贫解困,有利于互相激励,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通过地区班学生来带动全校同学,从而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大面积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
与此同时,许校长积极向教育局争取了助学金,对生活条件较差的地区生实施经济补助,解除地区生生活之忧,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刻苦学习的积极性。
事实证明,基于对学生的爱,这些举措获得了成功。
湛江一中1980届至1986届的地区班,就连续创造了粤西地区高考的辉煌成绩。1985年,湛江一中一举夺得了广东省高考文理科总分双状元,获得了语文、外语、化学单科五项全省第一以及全国高考作文一等奖,为湛江地区基础教育争得了荣誉。
学生成才则是许校长最大的欢乐。已是美国某大学教授的辛小江,多次从美国回湛江探亲都拜访许校长。1997年10月,担任了农业部副部长的白志健,得知许校长来到了北京,连夜到住地去探望他。
学生们对他的敬重,让许校长更深刻体会到育人工作的意义和教育工作者的幸福。
三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学校领导在生活上要爱护关心每一位教职工,尽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要给教师创造进修提高的机会,要让教师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同时要严格要求教职工,育人先正己,端正品行,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之间要有同事间的友爱,要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彼此协调、相互宽容共同提高。要让爱充满校园。
许校长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尽力办好集体福利事业。切切实实地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如教师住宿、子女就业、爱人两地分居等问题。
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还要给教师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许校长采取了有效措施,充分利用进修班、函授班、老带新、一帮一、编印教学参考资料等渠道,大力提高师资水平。他鼓励广大教师努力在政治上、业务上不断提高,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前进。在青年教师的成长培养上,许校长要求全校各部门都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开绿灯,搭好平台,做好服务。同时也要求青年教师刻苦钻研,勤学多问,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科研能力。他深情地鼓励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茁壮成长,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成为领军人物。
许克校长认真抓好校风建设,形成了了“志、勤、实、爱、严、活”的良好校风;他组织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坚持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究;他自己上课,还常深入课堂听课,听课后与任课教师详细交换教学意见;他定期召开学生科代表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每次考试,他都组织教师进行试卷分析,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提出改进办法。
同时,学校大力引进人才,促使整个教师队伍呈现出朝气蓬勃的面貌。
经过不懈的努力,湛江一中逐步建立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他们成为了学校发展的生力军。
四
作为一校之长,优秀的思想品行是人格力量的体现。在许克校长的带领下,湛江一中始终勇立时代潮头,乘风破浪,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学校不断书写着发展的新篇章。
他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平时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报人以微笑;时刻反省自我,提醒自我,尊重别人。无论在教学、教育方面都做师生的表率,在言论、行为、生活作风.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他都给师生积极向上的影响,做师生们的楷模。长期以来,他坚持与学生做“三操”(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既锻炼了身体又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他生活朴素,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衣着极为简单,几十年来几乎都是中山装;长期以来,两个馒头便是他的早餐;他不谋私利,不求个人方便,出差或到外地开会都是办事完了就马上赶回学校,绝不利用机会去附近的风景名胜区游览。
他坚持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晚年每天都坚持看书看报。他常常告诫子女:读书才能兴国,读书才能成才。
他是好校长,也是好父亲、好丈夫。他的儿女在他的教育下,都成为了社会和国家的人才:大儿子许湛华担任湛江交通局领导职务;二儿子许江华原是广东水球队队员,后考上大学,现在北京的中国凯利集团担任领导;小儿子许小华则在加拿大从事高科技工作;女儿许敏华是暨南大学附属医院优秀的主任医师。他的妻子郑慕贤老师也是一名优秀教师,他们夫妻俩相亲相爱,相濡以沫。郑老师不幸中风后行走不便,许校长天天搀扶着她练走路,使她逐步能拄着拐杖行走,此后许校长还是形影不离地陪伴她。许校长与郑老师堪称恩爱夫妻的典范。
有一年许校长生日,校友们敬赠一块字匾:“春蚕到老丝未尽,蜡炬长明照千秋”。充满着对老校长的敬重与爱戴。
许克校长去世后,他的学生杨燊校长撰写了一副挽联:“春风化雨催桃李,教泽师恩润万家”,这便是对许校长一生的最恰当的写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有凤通讯员邓佳楠杨珂)9月9日,记者从广东玉湛高速一工区获悉,广东玉湛高速东海岛特大桥桩基全部浇注完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