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机器人锦标赛肇庆落幕,湛江学子创新创业团队勇夺金奖, 并登上央视新闻 “仿生海龟”有点酷

湛江晚报 2019-09-07 09:20

“物联网水下机器人——仿生海龟”在比赛现场。文/记者卓朝兴通讯员胡敏慧

图/受访者提供

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第21届全国机器人暨第十届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不久前在肇庆落幕,驻湛高校团队斩获三金一银二铜,充分展现出湛江学子出色的创新创意和动手实践能力。

其中,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作品“物联网水下机器人——仿生海龟”获得了水下机器人组创意赛金牌。该作品还受到央视、广东卫视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仿生海龟”的镜头在央视播出。5日,记者对这支团队进行了专访。

1湛江学子勇夺金奖

据悉,全国机器人暨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水平最高的机器人赛事之一。本次大赛吸引了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等近百所知名高校的400多名选手参加。本届比赛设轮式移动机器人、仿人机器人、空中飞行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Aelos型机器人等六类比赛项目。

其中,广东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4支队伍,在该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王慧副教授的带领与指导下,经过奋力拼搏、沉着应战,最终在水下机器人项目4个单项决赛中勇夺三金一银二铜。

“我们的水下机器人作品——"仿生海龟"从2017年立项开始,不断地创新、调试、路演、参赛、完善,历时近三年。这次,终于捧得国家级大奖。”据介绍,参加这次肇庆比赛的“物联网水下机器人——仿生海龟”已是最新的第五代成品。目前,该“仿生海龟”已获得了国家的实用新型专利1项和软件著作权1项,还有两项专利正在受理。

2发明灵感源于湛江

水下机器人“仿生海龟”的发明灵感,源于养殖业发达的湛江。团队在老师指导下,结合湛江养殖产业的需求,设计出了一款经济实用、可嵌套水质传感器的水下机器人。它有四个特点:它取代了人工作业,可通过摄像头实时观察水下环境,并可根据需求嵌套水质传感器,实时反馈水质数据,如PH值、溶氧量等;外观采用仿生设计,让机器人更容易近距离观察水下生物;采用了海龟流线型外壳并结合柔性水翼的仿生设计,使得机器人能够在水下灵活地运动;开发成本低,售价经济实惠,符合广大养殖户的购买力。

“我们的团队全称,是广东海洋大学Be-one创新创业团队。我们共有十名队员组成,一起将仿生海龟机器人研发改进到了第三代。后来,又有师弟、师妹接力进行。”李业兴是Be-one创新创业团队的前任队长,于2019年6月从海大毕业。他告诉记者,自己从2017年开始和林富华、吴爱娜、林国伟、牟灵芝、冯镓键、洪展文、王伟宏、苏文青、黄浩恩等小伙伴一起负责“仿生海龟”的研发。

“"仿生海龟"的发明,还和在湛江举办的中国海博会有关。”2016年底,李业兴跟着王慧副教授参加中国海博会。他们在跟渔民的交谈中了解到——湛江养殖业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人工养殖阶段,很不方便,加之王慧副教授刚好说起有个水下机器人的比赛,“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就想着能不能做一款专门应用于水产养殖的水下机器人,既能减轻人工的工作量,也能满足普通养殖户的需求与购买力。于是,我开始去了解更多的情况,组建团队开始着手研发产品。”

3组员接力代代优化

从2017年开始到2018年,李业兴带领团队将“仿生海龟”研发改进到了第三代。由于大四开始忙于实习找工作,于是研发的重任交接给了当时读大三年级的师弟陈佳平。

当时“仿生海龟”已经在省级比赛中勇创佳绩,并全力以赴地备战国赛。陈佳平不负众望,继续带领着新成员韩嘉俊、严允明、叶炽鹏、刘威凌、张思静、冯梓晋、郑泽声专心研发。陈佳平表示,“仿生海龟”当时在水质检测等方面算是基本完善了,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改进仿生海龟的运动方式,并加入了物联网的远程控制装备。“作品的制作过程中确实遇到挺多问题,其中最头疼的是网络传输不稳定。因为想保证超清无延时的远程视频传输,不仅需要一个处理速度比较快的核心处理器,而且还要保证具备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后面经过了很多次的系统测试排查和方案整改,最终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状态。”

经过一届届学生接力以及指导老师的辛苦付出,这次“物联网水下机器人——仿生海龟”在肇庆斩获了大赛金牌,并被央视等采访和报道。“我们感到非常激动和自豪,不仅是因为大家日日夜夜的付出得到了肯定,更让我们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重任。”团队成员刘威凌说道。

4争取投入实际应用

谈及“仿生海龟”的研发过程,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其中有很多令人难忘的故事和经历。

比如,李业兴说,团队在研发第一代机器人时,由于要赶着参赛,那时又没有经验,于是在比赛的前一个星期里,团队几乎一天24小时都在实验室“加班”,困了直接在实验室地上铺层泡沫板就睡了,平均一天睡不到4个小时。

在今年夏天举行的第21届全国机器人暨第十届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前,团队又遇到了问题。“我们队伍出发参赛前一天晚上,都没有休息。”刘威凌介绍,比赛前一个星期下水调试时“仿生海龟”还是正常运行的,但在出发前两天再做装箱前的最后一次调试时,就出状况了——APP出现了一些bug,然后找原因、修复bug、重新修改代码、重新烧录。最后在出发前一天晚上修复完成,次日凌晨坐火车出发去肇庆参加比赛。

问到是否辛苦,队员们笑着说:“不累,年轻就要拼,一次次激动人心的时刻成为难忘的青春奋斗记忆。”

目前,“物联网水下机器人——仿生海龟”项目已经入选了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重点项目库,并已有企业有意向与团队谈合作。但考虑到“仿生海龟”还在不断地改进与优化中,所以暂时没有应允。陈佳平告诉记者,团队的终极目标是根据实际的养殖生产和用户需求,再对仿生海龟做更进一步的优化,希望完善后的作品可以真正投入大规模的生产性实际应用,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新闻推荐

郑人豪姜建军与湛江海关关长、党组书记郭辉一行会谈 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推动湛江开放型经济发展

本报讯(记者林宇云)9月6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人豪,市委副书记、市长姜建军与湛江海关关长、党组书记郭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