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革命老区冯村嬗变见闻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耕耘不辍、砥砺前行的70年中,几代冯村人经过不懈努力,乡村面貌和村民生活发生了嬗变。
今天,我们将其过去那些零散的奋进镜头连串起来,让人们用心感受一路走来的“冯村故事”。
奋进的冯村人
冯村,位于徐闻县东部沿海前山镇,这是一条抗日老区村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村上的地下党小组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着冯村群众与日伪军进行英勇的斗争,造就了冯村人的顽强奋斗精神。
水稻、番薯是冯村的农业主导产业,更是当地农户的“钱袋子”。解放初时,水稻平均亩产不够200斤,村民生活贫困。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投入,大大发挥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村民开始大搞开荒种植,平整凸凹低洼地块,统一规划,建成方格化田园,既方便耕种又利于管理,同时调整作物结构,引进良种良法,水稻种植亩产量从近900斤提高到1500斤左右。1999年,此后的亩产量连年增加。2004年起平均达到亩产1000斤,经济作物也随之增大收入,村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采访时,村民们娓娓道来。
近年来,村民们弘扬老区革命斗争精神,全力开展着一场“拔穷根、摘穷帽”的新时期的脱贫攻坚战。
在徐闻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前山镇党委镇政府与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支持和带领下,冯村集中规划村里土地,建立发展村经济合作社,积极利用县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大平台,鼓励村民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之后“走出去”。同时,一举打破一年两造水稻的生产发展模式,在晚造水稻期间,添加了一造经济作物北调青椒、菠萝、香蕉,大大提高了村民经济收入,2018年全村人均经济收入从原来不足1000元飞速上升到8000多元。
釆访中,退休老教师陈国桑一时歌兴,当即放喉唱了几首雷歌:国家政策大开放,农产收入翻几番,水稻亩产三二百,亩产年年是千零;经济收入也可观,辣椒菠萝蕉也香,人均收入八千几,村民个个笑开颜。
老区换新颜
釆访中,听陈文魁老人说,富裕起来的冯村人,按照“美丽乡村”要求,升级改造村的基础设施,全村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路、通网洛的同时,还全面进行了房屋大改造,大多数村民住上了二层以上的新楼房,使农村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改造。
冯村村前原有一个200多年历史的小水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全村村民行动起来,经过数月的努力,水塘扩大面积达到150多亩,形成了当地乡村的一个“小1型”水库,除了灌溉农田保收成外,还变成了一处优美的风景线,其水面碧绿清澈,倒映的树影配衬别致,风光旖旎。
2017年初,冯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除了村民积极投工投劳外,总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长580米,宽约8米,呈狭长状的文化广场;文化广场内建有凉亭3座、屏风1座等景观。文化广场东侧还放置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每天早上或旁晚时分,村中男女老少常到这里健身娱乐。村民陈成照自豪地说,自去年文化广场建好后,邻近村庄的群众慕名而来,一睹为快。
70年一晃而过,顶着革命老区村光环的冯村在不断变化,“老区革命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而其不变的唯有“光荣传统”四字,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这70年,冯村在不断改革中走向振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黎阳明通讯员林浩伟报道:14日,徐闻徐城派出所仅用3个小时就破获辖区一宗重大盗窃案,抓获盗窃及窝赃犯罪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