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薯南种”带来“稻-稻-薯”新模式 有效实现农田增收 黑土地薯农向红土地大抛“绣球”
本报讯(记者林小军吴建韬)“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黑龙江省的马铃薯移种湛江是成功的,实现了规模化的稳定增收!”8月21日中午,黑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顾毅一行,走在遂溪县草潭镇钗仔村的大片马铃薯田上,实地考察“北薯南种”时,兴奋地透露,以现代化种植技术闻名全国的东北农民,正谋求多种合作方式,携大型机械及先进技术,南下湛江,大幅度拓展“北薯南种”。
东北冬季苦寒,无法种植。2014年,为解决冬季种植难题,时任黑龙江省望奎县东郊镇党委书记的李亚文,带着家乡的几个种植户,来到遂溪钗仔村租下500亩红砂土地,试种马铃薯。第一年,因为对南北种植技术的差异没完全适应,没挣到钱,但证实了“北薯南种”完全可行。次年秋季,望奎县50多名农民南下遂溪,租下4830亩土地,大规模的“北薯南种”正式启动。2016年春收获马铃薯时,亩均净赚2000余元,薯农户均净赚10来万元。春季收薯后,东北农民旋即回乡春耕,到南方秋收后的冬闲期,再转至南方种薯。初战告捷后,望奎农民在遂溪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迅速扩展到1.3万亩,并带动当地农户加入到冬种马铃薯行列中,至今,整个雷州半岛,常年冬种马铃薯面积已达3万亩。
“北薯南种”意义非凡。不但为东北农民破解了“冬天种什么”的增收难题,还给湛江农业带来了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和“稻-稻-薯”新模式。在钗仔村马铃薯田长达数百米的轨道自动喷灌塔架机械旁,黑龙江省的农科人员表示,可菜粮两用的马铃薯,这些年来,价格波动幅度远远低于其他农产品,且马铃薯自身具有生物合成肥料的特性,利用稻田晚造后之次年早造前这段农闲期种马铃薯,不但能充分提高农田使用率,实现增收,还能提高农田土壤有机物含量,属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湛江大部分稻田,非常适合“稻-稻-薯”新模式。按目前的情况看,尽管5000斤的亩产量略低于东北,但其反季节的价格优势凸显,总收入反而优于东北。
据调查,雷州半岛冬季有多达70-80万亩适种马铃薯的冬闲田,“北薯南种”前景可观。目前,越来越多的东北农民,正谋求多种合作方式,加入到雷州半岛的冬种马铃薯行业中。
据悉,湛江多家农业龙头企业,也加入到“北薯南种”产业中。如广东省重点龙头企业“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牵头,由“黑龙江绥化市望奎县龙薯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联社”和“遂溪县一亩田万禾农业科技公司”参与,成立“北薯南种粤黑合作联合体”,计划在未来3年内,把遂溪的“北薯南种”总面积,扩展到5万亩以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曹龙彬通讯员徐海银)8月1日晚7时51分,遂溪消防中队接到119指挥中心调度警情称:遂溪县黄略镇后田村一儿童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