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生命致敬 为医者喝彩

湛江日报 2019-08-19 08:33

郝新光教授发言。马玉桂医生发言。林厚余医生发言。马燕妮医生发言。张智医生发言。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门,这是医师的终身使命。“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是医师的崇高精神。在第二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湛江市医师协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湛江好医生”评选活动,李志新等100名医师荣获“湛江好医生”称号。

他们不仅有高超的医术,更有高尚的医德;不仅有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更有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他们中有老当益壮、年过九旬仍坚持奋战在临床一线的老专家,有承前启后、年富力强、勇挑重担的中流砥柱,也有雏鹰展翅、跃跃欲试、斩露头角的年轻医师。他们不忘初心,始终坚守当初那份最美的医者誓言!让我们一起走进医者的世界,聆听医者的心声。

●传承白求恩精神

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健康卫士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郝新光

我今年92岁,1965年被卫生部从北京整形外科医院选派到了当时医疗环境贫瘠的湛江。我在整形外科领域耕耘了五十余年,帮助数万名病人恢复正常容貌。

我完成了世界首例高压电击穿胸壁合并心包、肺严重烧伤手术。1996年大台风中,一名电工不慎被闪电击中,闪电从他的耳后直穿心脏而出,造成胸腹部皮肤大面积坏死,甚至可以直接看到心脏在胸腔内跳动,生命垂危。我采用痂皮的蚕蚀法,培养优质的肉芽组织创面,把病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我的学生常常说我是铁人,其实只是自己的责任心所在。以前,我是常年不轮休的,在节假日都让别人休假,自己值班。有段时间因为连续两个月抢救急性烧伤患者,全院都在流传“郝新光两个月不睡觉”,实际是每天只睡两个小时,没有外界说得那么夸张。我从1985年开始就不拿科室的绩效奖金,为科室年轻医生树立像白求恩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榜样。

我作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学术带头人期间(1980-1996),科室连续15年获得“先进科室”称号,先后获得省、市“文明单位”、省卫生厅“先进集体”、省高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取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8项。我个人获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广东省和湛江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被医学界誉为中国整形外科界“南天一柱”。成果与荣誉归功于党的领导,归功于湛江这片红土地、我的第二故乡养育之恩。

●以医者大爱坚守精卫之路

湛江市第三人民医院马玉桂

18年前,当我走上工作岗位那一刻,现实打破了理想与憧憬。面对着铁门钢窗和那些无法正常沟通的患者,我手足无措。旁人对精神科医生的不解和热嘲冷讽,让一颗年轻火热的心坠入谷底。

那一年,我参加了阳光解锁行动,和几名同事来到徐闻一个小村子,见到了22岁的患者小杨。因为中考失利,小杨出现了精神异常,怀疑周围的人都针对他,自言自语,乱跑乱窜,见人就打。万般无奈之下,他的父母不得不将他锁进了铁笼里,一锁就是4年。

为了救治小杨,我们顾不得脏臭,为他理发、剪指甲、洗澡、更衣,给予他做人的尊严,还他一份亲人般的温情。我们还时常陪他写字画画、打球游戏、给他过节。小杨的身体逐渐恢复,精神也日渐好转。有一天,我伏案加班时,小杨在我窗边小声说道:“马医生,吃饭了吗,要注意身体啊。”一瞬间,一股暖流在我心底涌起。他们一家三口相聚时相拥而泣的那一刻,我懂了何谓“康复一个患者、幸福一个家庭、平安一个社区”。那一幕,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十几年来,它给了我莫大的勇气,鼓励我在精神科道路上继续前行,初心不改。

●不为良医宁不为医

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林厚余

我的爷爷是一名农村赤脚医生,从小我便耳濡目染。爷爷乐于奉献、兢兢业业,却不幸被确诊为晚期肺癌并多发转移。可是为了守护乡亲们的健康,他一直坚持出诊。有时,他忍着剧烈的癌症疼痛,宁可把自己的嘴唇咬破,也要坚持把病人看完。他说:“我的时间不多了,多看一个病人,我心里就多一份安乐啊。”从此,这种“拼却岁月一万点,换将健康百千重”的种子,便在我的内心深深扎下了根。高考那年,我毅然填报了医学院校,毕业那天披上了洁白的白大褂。

一针、二灸、三推拿、四用药,这是我们骨伤三科独特的治病理念。我们努力创新中医技法,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争取运用“银针巧手”治好病。有位颈椎病患者来求医,我先运用中医的经络理论,针灸特定的穴位,一边行针一边嘱患者活动颈部,很快颈部痉挛的肌肉就会松解,再利用中医的正骨推拿复位手法,一次即痊愈。“数寸银针精益求精治百病,一双妙手重推轻揉解千愁”这是患者对我最好的鼓励。

奋战在临床一线,我十年如一日,将自己全部的青春热血奉献给我热爱的医学事业。科室就是家,病人就是我的家人。有一个夜晚,一位老年患者突发心脏呼吸骤停,嘴里还流着呕吐物,而刚好简易呼吸器不在旁边,情况危急,我马上投入了抢救,经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最后成功抢救了这名患者。

不为良医,宁不为医,你既以性命相托,我必定全力以赴。作为一名医者,更是一名党员,我们一定要继续弘扬我们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到临床一线,竭力为群众健康作更大的贡献。

●这里危险,让我来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马燕妮

十五年的从医生涯,我面对的是非典、肺结核、艾滋病等让人闻之恐惧的病例。我也曾经害怕、恐惧、迷茫。但是,当我穿上神圣的白大褂,作为一名医生,我忘记了害怕、忘记了恐惧!

2018年11月,我主动报名,奔赴新疆喀什,开启了医疗援疆之路。一天,喀医感染内科接诊了一名从莎车县送来的艾滋病伴昏迷的病人,病人生命垂危。接诊的当地医生束手无策,马上向我报告,我认真询问了病史,详细做了体格检查后,迅速告诉了接诊医生:“这是个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人,赶快脱水、抗结核、抗感染,加强支持治疗,做腰穿检查了解脑脊液情况。”“做腰穿?我们从来没有给这种病人做腰穿的!太危险啦!”她目瞪口呆地看着我。“危险?好吧,让我来做腰穿,你做助手!”我及时给病人做了腰穿,明确了病因和诊断,亲自制定治疗方案,我们从“死神”手里把他拉了回来。患者家属拉着我的手说了很多很多,虽然我听不懂他们的民族语言,但我已感受到了他们的感激之情,我的内心无比欣慰。援疆,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医者之大爱,不分地域与民族!

●懂得怕学会爱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智

医生进步的动力是什么?对于我,是三个字:懂得怕!当接诊到无法诊断清楚的患者,我怕所开具的检查以及给予的治疗不完善,所以我每次都会查文献、看资料、请教老师!我怕我的专业水平不足,先后三次到国内知名医疗中心进修学习,接近四十岁时攻读了全日制的外科学博士。怕,在患者健康和生命面前,是医生的本能,因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是如此之重。真正懂得怕,会让医者不断历练,不断完善自我,去努力承托起这一份重任!

贯穿我职业生涯的另外三个字是“学会爱”。曾经,一名主动脉骑跨栓患者术后没有成功抢救回来,他的儿子对我说:“医生,非常感谢你,在老人最后的日子里,你尽力为他做了手术,每天跑上来ICU看他好几回,用家人朋友的角度去为我们分析考虑问题,谢谢你,我想以后每年去拜祭我父亲时,我不会因为我未曾全力救治我父亲而愧疚得抬不起头!”是他,让我学会,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爱我的病人,就是把他们当作我的家人和朋友!是他,让我学会,在危重困难的病例面前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风险从自己手中转移出去!因为爱,让我在以后的日子勇于担当,不断前行,为肾衰尿毒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开展第一例甲状旁腺全切除加自体移植术,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完成了200余例手术,让粤西的肾友在家门口即可完成这项手术。

新闻推荐

郑人豪率队到雷州、徐闻调研农村垃圾处理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 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本报讯(记者林宇云)8月14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人豪率队深入雷州、徐闻调研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强调要坚持以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