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书记”带领乡亲过红火生活
烈日当头,火红的火龙果果实挂满枝头,一位戴着务农袖笼、身材魁梧的汉子站在齐肩高的火龙果林地里,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他就是湛江市遂溪县洋青镇火龙果种植带头人、洋青村党支部书记宋宁,人称“火龙果村书记”。
眼下这片位于南边洋水库旁一望无际的火龙果基地,曾是一片甘蔗林,旁边是未被开荒的“处女地”,如今,已发展成为遂溪洋青火龙果生产示范基地,也是广东省最大的火龙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基本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火龙果生产,有效带动当地劳动力就近就业,实现增产增收。
成立合作社广泛带动种植
“我们这里原来的主要经济作物是甘蔗,但是甘蔗一年只收一茬,而且连作难以高产,产值较低。”宋宁介绍,为了寻求经济效益好的特色种植项目,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他开始尝试改种火龙果,没想到几年便如星火燎原一样快速发展起来。
作为火龙果特色种植项目带头人,2012年宋宁秉着先行先试理念,率先带头种植起180亩火龙果。次年,为了全面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贯彻省委组织部“书记项目”精神,他成立了遂溪洋青火龙果专业合作社,动员村民把耕地进行土地流转,以土地入股、合同责任制实行分户种植火龙果。
遂溪洋青火龙果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党员干部带头加入,辐射带动作用明显,规模在短短几年时间迅速发展壮大。仅2016年,合作社成员人数就从最初的40多人发展到150多人,火龙果种植面积从最初的3000多亩发展到6000多亩。预计到2019年火龙果生产示范基地的种植面积将达到1万亩,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超2万亩。
统计显示,2018年,该基地火龙果种植面积7000多亩,总产量4千多万斤,年利润达1.2亿元,效益相当可观。
内外兼修擦亮品牌
成体系的火龙果专业生产和统一的标准化绿色种植,让遂溪洋青火龙果兼具“颜值和内涵”。洋青在火龙果品牌化建设方面也走在前列,万亩火龙果直接打上“洋青”品牌包装出售。
“收果期我们合作社的火龙果分拣点,果量常达万斤以上,村民们分工合作,争分夺秒地对火龙果进行分拣、打包、装箱等,我和他们一起几乎每次都忙到凌晨。”宋宁说,合作社的火龙果打上洋青标志,装车后马上发货,销往北京、上海、郑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虽市场价比别人略高,但产品依然供不应求。
好的产品还是要内外兼修。宋宁介绍道,千家万户种植火龙果,最难推行的是标准化,而打品牌闯市场靠的就是标准。洋青自2016年成功注册“洋青火龙果”就开启了火龙果标准化生产之路。在种植方面,合作社统一进行标准绿色种植,全部按高标准规范化火龙果的品种选育、种植管护、技术指导等,生产绿色高品质火龙果。在产出方面,合作社统一选果、包装、商标、价格等,实现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保障消费者权益。
如今,洋青火龙果在品牌与品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下,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鲜果的销售有了保障,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更高。
家门口上班收入大幅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能否致富是产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宋宁表示,发展火龙果特色种植项目,最终就是要让农民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如今,我们合作社吸纳的10几户贫困户均已脱贫,收果农忙时我们一起干活劳动,他们每月大概有3000元左右的保底收入,熟练工加班的话收入基本可达到5000元以上。合作社同时还免费提供午餐、晚餐,在伙食质量方面也是有保障的。”宋宁介绍,村民们在家门口有了上班的机会,得到了固定收入,能够安心投入生产,生活也有了保障,日子越过越好。
据了解,2013年前当地农民种植传统作物人均收入仅4000元左右。通过调整作物结构,发展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后,农民人均年收入已逾2万元,有的年收入可达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新闻推荐
文/图本报记者邓耀瑞实习生郭可人通讯员戴李春吴智雅这个暑假,对雷州市北和镇150多名农村娃而言,是一个爱意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