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抢抓历史性机遇,立足本市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 当好“超级联系人” 对接服务大湾区

南方日报 2019-08-06 06:40

湛江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由贸易区三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地带,是一个生态型海湾城市。彭镇强摄

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张锋锋摄

湛江铁路枢纽总布置示意图。

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正在加快建设。图为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

湛江港供图

湛江市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和深耕海洋牧场,渔业经济总产值、水产品总量等多项渔业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图为湛江“蓝色牧场”。覃莉萍摄

湛江市滨海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正在与大湾区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图为鼎龙湾德萨斯水世界。湛江市文广旅体局供图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广东省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抓手。湛江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由贸易区三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地带,被定位为国家"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港口城市,能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及优势互补。湛江亦可充分利用大湾区对广东沿海经济带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成为大湾区的拓展区,加快振兴发展。”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杜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当前,湛江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抢抓历史性机遇,立足湛江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坚持以“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为总目标总任务,以统筹推进“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参与共建西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谋划建设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具体路径,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在交通、产业、市场、创新、生态等领域深度对接,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湛江加快振兴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湛江力量。

打造快速立体交通推动粤港澳各方优势互补

湛江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在国家战略中,必将推动粤港澳各方在更广阔的区域中配置资源、优势互补。

近日,中铁集团和省政府批复了《湛江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未来将有包括深湛、广湛、湛海、合湛和张海5条高铁汇聚湛江、进入城区,把湛江与国家高铁网络连接在一起,使湛江在国家几大战略交汇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湛江快速立体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未来3—5年湛江市计划投资1000亿元左右,陆续建成湛江国际机场,与上述5条高铁、玉湛等6条高速公路以及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无缝对接,届时湛江将成为快速通达粤港澳大湾区、便捷对接海南、联通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特别是,湛江作为国家重要港口城市,拥有天然深水良港,在降成本等方面占据明显优势。比如,巴西到中国的矿船,17万吨船的运费是13—14美元/吨,40万吨船的运费是8—9美元/吨,便宜了近40%。同时,我国广阔的大西南内陆地区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可以由湛江来提供支撑。

当前,湛江市加快现代化快速立体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打造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做强“海”的对接,加快推动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开工建设,发挥湛江港大宗散货运输成本优势和广州、深圳、香港港口集装箱运输网络优势,探索建立大宗散货经湛江港中转的港口运输合作机制,使湛江港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快“陆”的对接,开工建设时速350公里的广湛高铁,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交通圈;争取开通经广州、深圳至香港的高铁班列;争取广东西部沿海高速西延对接汕湛高速吴川支线,经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形成直通深圳、香港、澳门的高速公路新通道。做好“空”的对接,确保年内全面开工建设湛江国际机场,积极推动有序加密直飞或经大湾区中转的国际国内航线。

2018年,湛江市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7亿元,增长61%,年度投资及增速均创历史新高。今年1—5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9.76亿元。

构建高水平产业体系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湛江可以为大湾区提供更坚实的产业配套和规模支撑。湛江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初步形成了以钢铁、石化、造纸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大项目大园区,湛江完全可以吸引更多产业、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布局,打造高水平产业集群,与大湾区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供应链,更好为大湾区提供产业配套、规模支撑,与大湾区高端制造业相互带动、相得益彰。

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减、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大湾区大量企业要通过梯度转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湛江可以加快与大湾区产业对接,主动承接大湾区产业“外溢效应”,承接大湾区更多优势产业与优势项目转移,实现双赢发展。

湛江市正确定位,把握机遇,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虹吸效应”,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城市强芯提质、乡村振兴发展“四大抓手”,做好临港产业、滨海旅游、特色优势农业、军民融合发展“四篇文章”,加快实施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达产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提速、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蓝色海洋综合开发“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加快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大湾区提供产业配套、规模支撑。

2018年全市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568亿元,增长13%;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0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0亿元,完成投资额名列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第一。湛江将今年确定为“重点项目攻坚年”,上半年开工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26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7亿元。

目前,千万吨级产能的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已建成达产,2018年完成钢坯产量884.6万吨,3号高炉系统项目全面开工建设,4号、5号高炉建设按照2021年开工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的节点加快筹备工作。千万吨级炼油能力的中科炼化一体化一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1亿元,将于今年内建成投产,形成炼油能力1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80万吨/年。投资100亿美元的巴斯夫新型一体化石化基地落户湛江,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重化工行业外商独资企业“第一例”,首期项目将于年底动工建设,计划2021年建成投产。同时,湛江市积极围绕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成功引进中船重工、中建钢构、三一重工等大型企业。湛江已成为广东省经济新增长极和临港大工业发展主战场。

当前,湛江市还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湛江合作共建深圳南山(湛江)高新产业园,加大面向大湾区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重大产业项目。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对接优质创新资源

湛江可以更好对接利用优质创新资源。作为科教大市和产业大市,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建设,湛江既有科教之长,又有成果转化和产业承载之优。

目前,湛江拥有7所高校,66所中职(技工)学校,6家国家级及133家省级科研机构;同时拥有国家级高新区和宝钢、中科炼化、巴斯夫等大型重化产业以及一批以小家电、农海产品加工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尤其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广东省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合作,支持港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湛江对接大湾区,推进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为充分利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溢出和辐射效应,湛江市以加快建设湛江湾实验室为契机,加强与广州、珠海在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工程和海洋经济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建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联合打造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同时,加快湛江国家高新区建设,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经过努力,湛江高新区获批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湛江湾实验室今年3月挂牌成立,湛江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启动运营,去年以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4家。

发挥农海大市优势挖掘大湾区消费潜力

湛江可以深度挖掘大湾区世界级消费潜力。湛江作为农业大市、海洋大市,农副产品无论在产量、数量、品种还是质量上,都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如廉江红橙、雷州芒果、徐闻菠萝等都在全国全省打响了品牌;又如湛江海产品总产量、总产值和加工出口创汇居广东之首,更是全国重要的对虾养殖和种苗生产基地,对虾养殖面积、种苗、产量、饲料、加工、出口和流通等居全国第一。对接大湾区城市品质生活新需求、实现湛江农业现代化,以高品质、多样化路径打开大湾区市场,将成为湛江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条新渠道。同时,湛江是个生态型海湾城市,拥有一批高质量的滨海旅游资源,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打造成为大湾区农海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休闲热门目的地。

为此,湛江市发展特色优势农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特色果蔬产值占种植业产值60.3%;廉江、徐闻成为全省岭南特色水果双创县。全市共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创建规模数量跃居全省第一。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和海洋牧场,该市在国外生产的远洋渔船居全省第二;海洋牧场建设正式纳入国家计划。

同时,精心做好滨海旅游业文章,推进雷州半岛全域旅游开发,加快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018年旅游招商项目投资总额达926亿元,其中,与华侨城集团签订投资超过500亿元的全域旅游开发合作协议;加强与海南对接合作、相向而行,与海南携手拓展大湾区旅游消费市场和北方冬休市场。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2621.3万人次,增长13.6%;旅游收入246.2亿元,增长16.3%。

特别是,湛江市大力争取年内设立湛江综合保税区,积极推动湛江港和东海岛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扩区的片区,探索湛江深水港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合作;加密湛江港至粤港澳大湾区、至海南的集装箱内贸航线和内外贸同船航线,共同拓展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打造“买全球、卖全球”湛江国际大港新格局。目前,湛江市与全球77%共17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稳定贸易合作关系。今年1—6月,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151.5亿元,增长17.4%。

对标对表先进共建优质生活圈

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天蓝地绿水清、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大湾区三地居民的共同关切,也是湛江人民的共同期盼。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湛江市认真学习借鉴大湾区在营商环境、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好做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城市环境和生活条件。

湛江市重点学习借鉴优化营商环境先进经验,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打造阳光法治服务政府,目前100%商事登记事项可网上办理。全面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

湛江市学习借鉴大湾区城市建设管理先进经验,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该市致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型海湾城市,海东新区累计完成开发投资242亿元,建成项目71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扎实推进;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智能管理。

湛江市还认真学习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治理先进经验,积极拓展与大湾区在教育、医疗、文化、就业、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携手佛山市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共有贫困人口241038人,占全省的1/7,2018年全市54955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累计20.6万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占总贫困人数84.88%,在2018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省级考核中,湛江被评为“较好”档次,打了翻身仗,扭转了被动局面。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平安创建”知晓率、政法工作满意度、群众安全感三项测评在全省的排名由2017年的均为末位分别提升到全省第1、第9、第15位,2018年湛江市在省信访工作年度考核中排名全省第4;今年上半年,全市“两抢一盗”警情同比下降35.8%,发生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1.58%、23.53%、8.5%。

此外,湛江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大湾区共建良好的生态环境。该市积极打好碧水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净土防御战,空气质量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前列,2018年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是全省4个环境保护责任考核优秀城市之一。

撰文:顾大炜刘稳黄少娥编辑统筹:甘韵矶

新闻推荐

寓乐于书法

湛江市第十一小学四(3)班郑舒华6月19日下午,湛江日报社小记者团第十一小学记者站邀请书法家何仁进校园开展“书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