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追秦简 墨濡汉牍 林望书法浑厚朴茂之境
《魏武帝短歌行》书法林望《孙过庭书谱句》书法林望《金农诗》书法林望林望出生于广东湛江书香世家,自幼喜书法,临池不辍。特别是受业于暨南大学曹宝麟、陈初生等名师的求学经历,奠定了其书作笔追秦汉之高古格调。对于书法现象和问题的探讨,更让我们清晰地认知他那沉雄高古、浑厚朴茂的书法世界。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运成
广州日报:你很早就开始精研秦汉书法,在进行简牍书法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悟?
林望:我学书之初,便得当代隶书泰斗沈定庵先生的教导。在遍临汉碑之后,又转益多师,向清人隶书名家金农、伊秉绶学习取法,得其朴拙而又不拘泥板滞,在方折圆转的笔法中暗含帖学的意韵。从上世纪80年代起,转而上溯秦简汉牍,汲取古隶笔法,追求隶书与篆书融合。我在书学的过程中注重把握书体的审美旨趣和格调,秦简汉牍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是变化无穷的,无论行间布白,还是字体结构疏密,我在创作时都会从视觉平衡的角度对整幅作品进行妥善安排。在用笔方面,力求简牍书写时起笔与收笔的方硬特点。
广州日报:从书法的实践角度,你怎么看待书法技巧上的“生”与“熟”?
林望:明代汤临初在《书指》中所言:“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始之生者,学力未到,心手相违也,熟而生者,不落蹊径,不随世俗,新意时出,笔底具化二也。”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书法艺术的“生熟”问题。书法作品风格上的“生拙”,其实是艺术达到炉火纯青后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人生历练之后复归平和一样的“初萌”状态。这种状态不是故作姿态的躁气与莽昧,而是深知文人书画中所需求的“大雅”。最重要的是指在已掌握成熟的笔墨技巧,要以学养来滋润艺术创作敢于释放自己的能力,打破一些樊笼的禁锢,向陌生的、学书道路上前进。
广州日报:如何在书法中传达胸中学养?
林望:我经常反思在创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尝试探索前人尚未触碰的领域。我到暨南大学求学,有机会跟随曹宝麟、陈初生等名师学习,进而涉足解古文字书法,从新出土的秦汉简牍中汲取新的用笔技巧。我先后研读了王晖等人合著的《秦文字通论》和杨宗兵的《秦文字编》等秦简研究的专著,深入了解战国至秦汉时期字体演变的特点,并从出土的毛笔与简牍的文物中,发现当时的书法与制笔的技术有紧密联系。
广州日报:你如何看待当今书画界所谓的“展览体”?
林望:展览体就是为了迎合评委和展览效果的一种创作形式。这种形式导致书画家“结壳自闭”,跟古代书论中提出的“书者,散也”创作状态相悖的。更多的书家对书法展“形式至上”,“流行书风”片面追求达到了泛滥的程度,把书法创作变成了“书法制作”。
林望,1962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湛江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书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2000年就读于暨南大学中国文化艺术中心书法专业研究生班,师从陈初生、曹宝麟、谢光辉等教授。书法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曾获广东省青年书法篆刻展二等奖,两次入选广东书法“南雅奖”。2014年在湛江45号美术馆举办寻真——周湧、林望绘画书法展,2016年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举办书契妙合——林望、吴晓懿书画竹刻作品展览。
名家点评
林望的作品沉雄高古、浑厚朴茂,不流行“甜熟”。作品《魏武帝短歌行》点画布局是整篇书法中最容易散乱之处,但是他都能做到“乱石铺街”,在不经意之中掌握字与字之间、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参差错落的空间美感。如“对”“当”“酒”“心”“之”等字的点画,虽然同是一个笔画,形态各异、揖让顾盼、疏密浓淡等都能在其笔端表现出来。在用笔上,他强调用线条切割画面,讲求墨色的干湿浓枯变化,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人们的想象力。点画之间如湍流击石,铿锵有力,不失高山坠石之势。(吴晓懿)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马灿报道:26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铁路将进一步扩大铁路电子客票应用试点范围,在海南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