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所在 《雷震六合》自序

湛江日报 2019-07-26 08:33

经半年笔耕,《雷震六合》(包括《火烧赤壁》《智取威虎山》《凤仪亭》《沙家浜》《卧薪尝胆》和《王佐断臂》)终于杀青。一口气写下六本雷州歌本,约有1000首雷歌。虽属粗制滥造,但用心良苦。

我生长在雷州的一个贫穷农村。小时候,农村的文化生活极其贫乏。唯一的精神文化娱乐就是每年春节后的几夜神诞戏和流传村里的几本汗渍斑驳的雷州歌本。这些歌本对小孩子是稀缺资源,不是随便能拿得到。小孩子要唱歌必须从大人长辈那里借来传抄。我读小学的时候,曾在月光下、油灯旁抄过不少歌本,在抄写中背熟很多雷歌,再加上流行传唱的雷州歌谣,使我满肚子都是雷歌。许多历史掌故、人物逸事都从雷歌里得来。雷歌是我的启蒙老师。小时候与雷歌为伴,一往情深。奇怪的是,长大了特别是大学毕业后,反而不想唱雷歌了,现在除了哼哼几首俏皮的歌谣外,对歌本已兴味索然。

2017年,我卸任政协主席后,有时间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雷州文化,特别是雷歌雷剧。雷州文化是广东四大文化之一,是2010年经省委省政府“验明正身”,登堂入室。从1982年至1994年,全国共评定99个历史文化名城,广东有6个,分别代表四大文化——广州、佛山、肇庆代表广府文化,潮州代表潮汕文化,梅州代表客家文化,雷州即代表雷州文化。可见雷州文化的定位是有历史根据的。但为什么雷州文化这么迟才定名,而且时至今日,省有关部门的文件里、报告中对雷州文化时隐时现,不和其他三大文化同起同坐,仍然处于尴尬的地位呢?我认为这主要是雷州人(雷州半岛人)对雷州文化缺少自信和创新,使其犹抱琵琶,遮遮掩掩。

雷歌是雷州文化的奇葩和瑰宝。雷歌分为歌谣和歌本两个部分。雷州歌谣“自宋至今九百年号”,雷州歌本也有三、四百年的历史。雷州是雷歌的海洋,一本《雷歌大全》就收集古今流传的雷歌达两万多首。我主政湛江政协期间,出版《雷歌古唱本汇编》已收集五十多本。但广东之外,甚至是湛江之外,有多少人知道有雷歌呢?为什么陕北民歌、广西民歌风靡全国全世界,就是我们毗邻的海南黎、潮州民歌、客家山歌也很走俏,而雷歌只能涌动在南渡河沿岸呢?许多人认为雷歌受语言的障碍,必然跨不出方言区。受这种观念支配的雷歌文人孤芳自赏,自我安慰,作茧自缚,严重影响了雷歌的发展和创新。

所有民歌和地方歌本都带有方言成分,没有一种是标准的普通话。如海南黎、潮汕民歌、台湾歌曲和雷歌一样是闽南方言;粤剧唱的是白话,港台歌曲在全国、全世界传唱。然而,我们的雷歌本,方言化泛作粗俗,俚、寮语言充斥,语句韵尾重重复复,有的重复多次甚至十多次。而且,很多雷歌文字不能用传统汉字来表达,要借其他字来代替,在外地人看来就是一部“天书”,即使是雷州人看也像是流行在湖南江永一带的“女书”。这种歌本于民国初期,在雷城有专门的印刷厂,如道南印书局、雷阳印书局。它们要造字、借字代替来印刷,印出来的本子叫“印仔本”。这种“印仔本”是雷州的老歌迷才能诵唱,现在哪怕是刚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雷州人都很难全懂。演出这种歌本的戏,人们称为“包肚戏”。演员不需要背歌词,全靠“读”歌,即有一人在幕后拿着歌本一句一句地读给演员唱。演员不懂歌词的意思,表情何来?如何通过肢体、形体来表意呢,还有什么音色韵味可言吗?所以,这种歌本和演出,首先失去的是有文化的雷州观众。

现在,雷州农村有几百家“包肚”剧团,演出的绝大多数是神诞戏,看戏的是农村老人、妇女、小孩子凑热闹。当然,雷州的古唱本,是雷州半岛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功不可没。现在这些古唱本还有着珍贵的保护和研究价值。然而,现代人没能在这个基础上创新和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推广,别说是唱雷歌的人,就是讲雷话的人如今都日益减少。例如,现在雷州的农村小学生会讲雷话,却已经不会用雷话朗诵课文了。再者,随着科技发展,各种新兴媒体的冲击,雷歌如果不来一次革命和创新,则将很快走向衰亡。

今年,我对雷州歌本做一次大胆的探索和尝试,连续编著六本歌本,命名为“雷震六合”。这六本歌本有如下遵循:

一是语言文字规范化。一切文学首先是语言学。语言文字不规范,读者看不懂,嚼而无味,不论内容如何好,都留不下来,传不出去。力求语言规范,语句甜美,使讲普通话的、白话的以及其他语言的,只要读懂文字的都可读可唱可诵。

二是歌条形式要工整、韵律要合规,严格遵守一歌四句,每句七字,平仄严谨,一本一韵,并力求雷话有韵,普通话有韵,白话也有韵,让读者琅琅上口,易唱易记,入心入脑。

三是歌词努力向七绝诗靠拢。雷歌从哪来?所有诗辞歌赋都是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中来,雷歌也不例外。在雷州大地上留得下的雷歌精品,都可在《唐诗》《宋词》《元曲》中找到蛛丝马迹,或意境、或语态、或手法、或造句谴词。作者把其精华巧妙地融汇后,变成精品留传下来。《雷震六合》在《湛江日报》刊登后,许多朋友给我发微信说,他们很喜欢读这种歌词。特别是讲普通话和讲白话的朋友,他们把歌词当成唐七绝诗来读,觉得有味;还建议我把雷歌改名为“雷七绝”。诗化雷歌,才能使雷歌融入中华文化的大文化之中去,解脱雷歌在文坛中的孤独和苦闷。

四是雅俗共赏。许多人对雅俗共赏的理解有偏颇,总认为雅俗共赏是照顾落后,迁就愚昧,搞得俗里俗气,不堪入目。雷歌毕竟是文艺作品,不是识字课本。文艺作品的写作手法离不开赋、比、兴,构思离不开物象的撷取和意境的深化,语言离不开典故的引用和成语的运用。雅俗共赏关键是作品是否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即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是不是歌颂真、善、美。任何传世之作,都是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口口相传出来,经文人的概括综合、加工提炼,变雅了才能留下来,传出去。没有文人,就没有文学作品。《诗经》是雅俗共赏的典范。《诗经》里的字很深,意境更深,有的词也很生僻,但文人和一般老百姓都喜欢读她,背她。况且已实行多年的“普九”教育,农村农民的文化水平已普遍提高。所以,文艺作品不能写得太粗俗,粗俗了反而被读者所厌恶。

五是遵循“非奇不传,非烈不撼,非和不美”的原则要求选择剧目,安排场次和构思情节。《雷震六合》的六个剧目都是观众所熟悉的历史题材。《火烧赤壁》《凤仪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章回,《卧薪尝胆》是妇孺皆识的典故,《王佐断臂》也是流传广泛的故事。《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现代革命样榜戏。我的想法是通过人们熟知的故事题材和信仰体系,用雷歌来表现,即是旧瓶装新酒,让人们接受雷歌。四本古题材的场次和情节乃第一次设计。两本现代戏的人物、情节不变、场次做了大调整,歌词全新,使其符合七绝诗和雷歌的语境。旧瓶易接受,喝下去的是新酒,事半功倍。

总之,文化必须发展创新才有生命力。雷州歌本要创新,歌谣的语言也要与时俱进。幸运的是,雷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创办擎雷书院,并聘我为书院的总策划和主讲。这就为有识之士挖掘、研究、弘扬雷州文化提供了硬件平台。未来的擎雷书院将是文人荟萃,进行的是雷州文献整理、史料辨析、田野调查、民俗考察、方言研究。兴绝继微,正本清源,全面发展雷州文化,让其昂首阔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这就是我的希望所在!

新闻推荐

雷州西湖(组诗)

十贤祠站在十贤祠前仰望历史的天空顷刻回到久远的宋朝那些似曾相识的脸孔又复活在眼前寇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