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香醉人 遂溪姓马村走笔

湛江日报 2019-07-25 08:12

□阳磊(广州)

清晨,从湛江渔人码头驱车,直奔遂溪县草潭镇下六圩姓马村。

离乡背井整整三十年,期间极少回来,乡愁在心里时隐时现,时淡时浓。2016年末,无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以专题形式,介绍“下六番薯”,称为营养丰富、色味香俱全的特色食品。画面上,切开后“七彩斑斓”的番薯,经旁白甜美嗓音一解说,使人仿佛闻到番薯的香味,令我直咽口水,勾起心底里那遥远年代的记忆。我想,恐怕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感受吧,凡上年纪的雷州半岛人,谁能忘记这曾经赖以维持生命的主粮?昨晚回到湛江,与友说起下六番薯,友人马先生抚掌大笑,原来“下六番薯”早经原国家质检总局公布,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而其中品质最好的产品,就出自他的家乡姓马村。惊喜之下,即定此行。

在故乡生活期间,也曾去过下六圩,彼时道路坎坷,如今路阔景美,一马平川,一个半钟左右即到这个北部湾畔的小村庄。映入眼帘的,先是村边一个大平原式农田。马先生说即是“下六番薯”的主产基地大德围。果真是名不虚传,至少有几千亩吧,行行薯畦笔直而整齐,又因薯畦方向不同的薯地形成纵横交错的一块块方格,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泛翠映绿,好像一幅清秀淡雅的田园油画。而正在田间劳作的几个薯农,又给这静谧的画面上增添了不少动感,显得生机盈然,格外亲切。

同行的朋友小李忍不住放飞无人机,从空中拍下这美丽的景色。

前来陪同的村干部小马介绍,这里原是汪洋一片,海岸线就在村边,早期姓马村村民可以先在家中架煲煮水,再到海边捕捞鱼虾,回到家里水尚没烧开。随着岁月流逝,海岸线渐向后退。特别是民国时期,这带村民担土运泥,将海岸填高,形成围基,称旧庙海围。周边村民在围内种植水稻和番薯,但因土质较“咸”,农作物收成很低。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当地政府在此围内打了三口淡水井,灌溉作物,冲淡土壤中的盐分,水稻番薯产量才逐步提高。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遂溪县委更是请来一批潮汕老农和农科技术人员,驻村指导,从海里捕捞一种称为“海奶”的动物,渗入土地,土质逐渐肥沃,水稻亩产曾高达千斤,番薯亩产达到五六千斤。1976年至1978年期间,“围海造田”的大德围、南洋围誉满全国,广东、广西、海南、湖南与湖北等五省均组织农业观摩团前来参观学习。

正巧附近田间有姓马村老农在收获番薯,我上前观看和攀谈。他告诉我,这就是比较出名的大叶红。我说,块头看来不大,恐怕产量不高。老人家不无自豪地说:“姓马村番薯早已是讲质不讲量了。”

他说,早年种植的番薯多是“华北天鹅”、“大叶广”、“来路广”等品种,产量高,但不好吃。姓马村及周边村民在政府技术人员指导下,根据本地土质特点,引进优良薯种,又进行再改良,进行对比试验,历经屡次失败,不断总结摸索,终于培植出拥有几个优良品种、味道特好的”下六番薯”,深受各地群众喜爱,声誉日隆。目前全镇番薯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820多亩迅速发展到了现在的6500多亩。而大德围上,姓马村这块神奇的四百多亩田地,长出的番薯色味香独树一帜,为下六番薯产区中的佼佼者,被省内不少经销企业专门指定索要,供不应求。

看罢大德围,意犹未尽,又让小马带着跑到旧庙堤围上观景。现时的堤坝,经数十年加固改造,主体建筑已为水泥混凝土,显得相当牢固。站在堤坝上举目远眺,堤外海天一色,帆影点点,气势磅礴;堤内良田万亩,郁郁葱葱。不由得想起儿时曾读过《神仙传》中的沧海桑田故事,感慨不已。

饱览村外风光后,少不了入村参观。村子不算大,据说户籍人口只有九百多人,已有近三百人在外工作或打工。我在县城出生长大,对农村不甚了了,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几间清代风格的泥墙瓦屋遗址,破烂斑驳的残墙断壁,仿佛在诉说着姓马村人艰辛的过往,与新建的村民小楼房,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反差。那些新式小楼房虽不算豪宅大院,却也窗明几净,落落大方。正在一间新楼前品评时,一位年轻村姑骑着摩托车准备外出,我们上前搭讪,询问建楼资金来源,她调皮地笑着说:“都是地里长出来的。”,眉宇间透出迈向小康生活的喜悦。

走到村中间的小广场,看见一座庙堂,占地不大,也不高,门上题词曰法令宫。小马说法令宫是全村八姓村民的祖祠。今天正逢祈福日,村民在围观分发福肉呢。我对民间拜祭祈福活动心怀好奇,也涉猎过这方面的研究文章,知道这种民俗活动既融合着对先人的缅怀,也起到教育村民崇尚道德、自省自警的作用,客观上也是全体村民的联络纽带,增进彼此间的感情。从眼前的村民分“福肉”的欢乐场面来看,我认为确实显示了村民间的和谐安定。小马说:“民俗也在逐步演变中,老一辈人还是很讲究仪式感,随着时代变迁,青年人就多是把它看成全村聚会,联络感情的机会。我们村每年都有好多次祈福活动,最隆重的是农历二月初二,各姓氏村民共聚一场,燃放烟花爆竹,男女老少喜气洋洋,那才叫热闹呢!”

小广场上还有一棵老榕树,根深枝粗,叶冠如盖如伞。有几位长老正在树下乘凉,我们也凑上去聊天。原来这棵树是建村初期植下的,至今已三百多年。我们即从此切入,聊起村史。

姓马村始建于1816年,由南迁徙马姓人口聚居而成,在海边平整土地,种树、种稻、种植薯类及捕鱼为生,繁衍生息。但族谱于战乱中遗失,村里曾组织人员四处寻根问祖,均因种种原因而不能捋顺本支宗族脉络。马姓人建村之后,外姓人逐渐迁入,而马姓人从不以大姓欺负外姓人,而是以礼相待,和睦相处,逐渐形成马、王、戴、郑、林、庄、朱徐等八姓聚居的村庄。各姓氏村民友爱互助,同舟共济。这几年,荣获“湛江市文明村”和“湛江市生态文明村”称号。

大榕树侧面有一幅墙,墙上刻着几幅文字,我去看了,上面有成立本村教育互助基金会的倡议书、村民捐款表及受奖受助的村民子弟名单。

原来是2016年间,基金会由该村的几位村外出乡贤发起,倡议外出人员和村中青年捐款而成立,每年对高考成绩优秀及考上市县重点中学的村民子弟进行奖励,以及资助特困家庭子弟读书。迄今为止,共筹集资金50多万元,已奖励或支助20多人,极大地鼓励了村中年轻一代读书求学的热情。自2016年至2018年为止,共有22人考上大专以上院校和重点中学。而这种以自然村名义成立、由全体村民参与、有组织有领导、章程规范监督到位的教育互助基金会,在全镇乃至全县尚属典范。

也许是看到我有些诧异的神色,一位村中长老自豪地说:“我们村虽地处边远,村子不算大不算富,但向来尊重读书人,注重后代教育,自清朝起即办私塾,培育本村及周围村庄子弟。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村里还利用集体资金和其他资源,办起姓马村民校,组织村民扫盲识字。建国至今,已出了170多位大中专毕业生,其中也有名牌大学生,还有留学生……”

正说着,村民端来了一盆番薯。一看,就是在田间挖薯的那位老农,就是刚才挖出的大叶红。焗好的大叶红,薯皮微裂,露出粉嘟嘟的、奶黄色的薯肉,看着就令人垂涎欲滴,咬上一口,薯肉细腻,粉而不涩,清香引津,轻嚼即化,囗感十分舒服,真是比我在家乡生活时吃过的所有番薯品种都要好!

我静静地品尝着这色艳香郁粉嫩的美食,心里却不能平静。下六番薯堪值美味,姓马村人更值品味。

如果说姓马村村史,可以折射姓马村人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那么,尊古厚仪、崇尚文明、尊师重教、勤奋好学、追求卓越,是不是姓马村人深厚明智的文化底蕴?雷州半岛相当部分村庄,俱是由中原或福建南迁而来,都经历了艰苦奋斗和逐步发展。姓马村的过去和现在,是否可以说是湛江农村的时代缩影?

新闻推荐

“中国醒狮之乡”遂溪黄略镇龙湾村 赠狮头助力广东南狮援疆项目

本报讯记者卓朝兴通讯员李祖杰报道:7月11日,记者从“中国醒狮之乡”遂溪了解到:位于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