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店前村3处遗迹晋升省文物保护单位 被列为国家“海上丝路”申遗点

湛江晚报 2019-07-22 08:57

图为位于杨家镇店前村郊南渡河中游西厅渡口的青石板埠头,西厅渡为古代雷州窑陶瓷出海汇集的重要埠头之一。文/图记者卓朝兴通讯员周靖典吴智雅

7月17日,雷州杨家镇店前村彩旗飘飘、锣鼓喧天,人们欢聚一堂、醒狮起舞,热烈举行该村灵岗圣庙碑刻、渡口白马庙碑刻、西厅渡三处遗迹晋升为第九批广东省文保单位暨揭牌仪式,同时庆贺其同被列为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雷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雷州市博物馆、杨家镇镇政府等相关负责人等参加活动。专家们希望该村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切实做好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

宝藏

店前村3处遗迹

被列为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

据了解,灵岗圣庙始建于明代正德十五年(1520年),历经重修和重建,内存清代碑刻4通及明代石屋一件。4通灵岗圣庙碑刻上,一碑记载乾隆年间西厅六村民众乐捐经费重修灵岗圣庙,并共同奉祀、庙产管理等情况;一碑记载灯会习俗;另外两碑则记载了庙田产及西厅渡管理等历史文献。灵岗圣庙碑刻对研究西厅渡管理、海上丝绸之路、南粤古驿道、灵岗圣庙的修缮、田产及灯会民俗活动,有着重大意义。近年来,在灵岗圣庙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广大群众集资、捐资共170多万元,对文物进行了维修、维护、重建。

西厅渡位于店前村东北边,南渡河中游。其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欧阳保纂修《雷州府志》记载:“西厅渡,西二十里,官岁造舟一,编夫二名”。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等历代重修。现东、西两岸保留着1.6米宽的燕尾槽结构青石道200多米,结构稳固、工艺精巧、保存完整。宋元时期西厅渡为雷州窑陶瓷出海汇集的重要埠头之一。民国以前西厅渡是乌石、北和等地区进雷州城必经之路。革命战争时期,此渡口曾为雷州革命事业筹资捐款,对雷州半岛革命斗争的胜利做出重大的贡献。西厅渡对研究古渡口建筑、海上丝绸之路及南粤古驿道,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渡口白马庙碑刻位于西厅渡东岸白马庙内。白马庙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二进硬山顶砖木结构。白马庙内现存清代至民国碑刻共5通。其中,4通碑刻记载着西厅渡建造、修缮和交通历史等历史情况;1通则记载着白马庙始建年代、奉祀习俗等情况。渡口白马庙碑刻对研究西厅渡建造历史、海上丝绸之路和南粤古驿道有着重要的意义。

灵岗圣庙碑刻、西厅渡、渡口白马庙碑刻属文物古建筑类,3处文物同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也均被列为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

建议

让申遗更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

打造“海上丝路”文化旅游品牌

广东省博物馆邓炳权研究员、中山大学郑君雷教授等省专家建议,除了进一步开展实地调查与文物、文献研究工作,开展申遗点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加大对申遗点文物本体及环境风貌的保护力度等之外,还应建立有效的宣传、教育和社会沟通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使申遗工作更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共识。

为与时俱进,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开发利用与文化建设、产业发展更好融合,湛江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开展“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文化建设,把握湛江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的重要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合作,积极开展“海上丝路”文化旅游推广活动,加大对“海上丝路”文物单位的保护力度,大力挖掘“海上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资源融合发展,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建设“海上丝路”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海上丝路”文化旅游品牌。

新闻推荐

“名家写湛江”走进雷州

本报讯记者黎阳明通讯员吴智雅戴李春报道:7月15日至16日,20多名来自各省市的全国知名作家走进雷州,开展“我和我的祖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