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接力修路彰显奉献精神
两年前,年过六旬的麦坎勇选择告别繁华大都市,接过父亲麦家福“衣钵”,从广州回到雷州偏僻农村,带领父亲组建起来的上千人爱心队伍在义务修路筑桥、为民服务的道路上继续前进,身体力行传承父亲的“好人精神”。(7月15日《湛江日报》)
人的一生充满选择。当考验来临,取舍之中是智慧,更是价值追求:
1988年,麦家福看着家乡泥泞的道路,萌发了修路的念头,牵头组建了一支纯公益的民间爱心修路队。从最初只有七八个人,到如今近千人队伍,大爱故事在湛江大地广为传颂。大家记住了这支爱心修路队,也记住了麦家福这个“中国好人”;
2017年初,年近九旬的麦家福身体日渐虚弱。其子麦坎勇与妻儿商量后,毅然辞去从事多年的医疗工作,从广州回到雷州乌石,接过老父手中的铁铲,带领这支爱心修路队完成了身份的正规化转变,成立乌石镇爱心协会,并成了这支合法修路队新的“领军人”。
两代人接力修路所展现出的奉献精神,令人敬佩。其实,这支爱心修路队里,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共同为修路作奉献不在少数。一个又一个甘于淡泊的“平民英雄”、“修路先锋”,做着最平凡的善举,可这份平凡里,却又让人无比震撼。
奉献是实打实的付出,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我们从麦家福、麦坎勇这两父子身上,看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界,看到了“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格局,更看到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胸怀。
一代接着一代修路,一条接着一条攻坚,大家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始终保持定力、坚守初心,不求“出名”,只为修路,这支爱心修路队的奉献精神、淡泊境界,同样值得我们敬佩、学习。
学奉献,要学“真奉献”。奉献之“真”,在于“无私”;奉献之“难”,也在于“无私”。笔者敬佩麦家福老人和这支修路队,最佩服的正是他们的“无私”。坚持无私奉献近三十年,从来没有因为自己为群众做了一点好事就“敲锣打鼓”,要不是湛江日报记者在2014年发现了这支爱心修路队的采访线索,恐怕至今这支修路队依然在默默作奉献。
对于目前奋力推动振兴发展、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湛江而言,尤其需要弘扬这份无私奉献精神。人人都出一分热、发一分光,无私奉献有所作为,我们就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新闻推荐
六旬麦坎勇接过老父的“衣钵” 带领乌石修路队继续义务修路 两代接力修路 传承“好人精神”
麦坎勇与队友为新修建的道路清理杂草。本报记者刘冀城摄本报记者邓耀瑞郭春皇通讯员符小盈两年前,年过六旬的麦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