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军人本色 扑下身子拔穷根 记遂溪县界炮镇坦塘村“第一书记”陈会扬
陈会扬与驻村工作队员商讨坦塘村道硬底化建设。组讯供图本报记者潘洁婷
军人出身的陈会扬,是遂溪县界炮镇坦塘村的“第一书记”。就任“第一书记”以来,他以军人作风引领农村工作,给村两委定制度,提升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用心用情,引入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变输血为造血;坚持民生优先,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为村里引来了优质的文化、医疗资源,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
强基固本,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1987年,在徐闻出生的陈会扬带着梦想走进部队,曾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28年的军旅生涯锤炼了他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军人作风。2016年5月,从部队转业不久的陈会扬被选派到遂溪县界炮镇坦塘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2016年,坦塘村党支部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来到坦塘村担任“第一书记”,对于缺少农村工作经验的陈会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陈会扬不怕难。他坚持以建制度、强班子、带队伍为抓手,结合村“两委”换届,着力配强村级班子,全面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扎实推进村级民主管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基层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转化晋级。
“脱贫攻坚,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了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规范议事、决策程序,陈会扬制定了多项党务、村务管理制度,完善村公共服务平台,满足村级办公、党员议事、群众办事和驻村工作队日常工作生活需要。
通过整顿班子,狠抓管理,坦塘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得到强化。群众高兴地说,村里有了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民生优先,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通过实地调研,陈会扬发现村中存在着用水难、看病难等现实问题。民生需求就是“第一书记”攻坚的立脚点。三年来,陈会扬整合资源、统筹资金,优先做好水、路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项目,让群众普遍受益,坦塘村的村容村貌得到巨大改变。
如今,连接7个自然村,总长4.7公里的环村硬底化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高30米容量100立方米的水塔和饮水井已通水到户,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新建坦塘卫生站和坦塘公共服务站落成并投入使用;坦塘小学校园基础设施改造和农村信息化基地建设顺利完成;环村公路193盏路灯已投入使用;坦塘小学留守儿童“快乐家园”已投入使用;邀请规划设计部门完成所有自然村的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在田间新打7眼深水抗旱井,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关心群众疾苦,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使陈会扬这个外来的“第一书记”真正走进了村民心中。村民们都说,“第一书记”干起事来勤恳、踏实,没有一点傲气和娇气,像个军人的样子,纷纷为他竖大拇指。
用心用情,变输血为造血
村民的生活困难一一得到解决,但是这离陈会扬的目标还很远,如何让百姓增收致富、改善生活才是他最大的目标。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尽快甩掉贫困村帽子,他可谓煞费苦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陈会扬想到了产业脱贫。为了帮助村民树立自力更生的观念,引导贫困群众破除“等靠要”思想,他引进“造血式”光伏发电项目,所得收益分红给贫困户。陈会扬积极推进产业扶贫“一村一品”行动,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果汁蔗种植项目建设。与广东云华农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广东瑞云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土地流转建基地的方式,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打造坦塘马铃薯种植基地。通过“产业+基地(公司)+农户”的形式,改变了贫困户“单兵作战”,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推动建立完善脱贫增收长效机制。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陈会扬的努力下,坦塘村33户、81人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如今的坦塘村思想观念明显改变,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发展步伐加快,群众幸福指数提高,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指日可待。
新闻推荐
文/记者林小军李亚强通讯员杨振兴38名被告人、案卷材料达150余卷,庭审期间到庭的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人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