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初心传承红土地上的奋斗使命
本报记者潘洁婷通讯员孙远辉刘惠冬
在湛江农垦金星农场,一代代农垦人在这里艰苦创业。历经六十多载风雨征程,曾经荒无人烟的瘴疠丛林,已成为了产业化迅猛发展的希望田野。这其中,就有老党员谢连城、谢云桥、谢标一家三代人的功劳,艰苦奋斗的初心传承在一代代农垦人的心田。
坚守初心甘于奉献的拓荒者
50多年前,祖国的一声召唤,800多名转业军人来到祖国南疆这片荒山滩涂,成为了第一代农垦人,而如今已经80高龄的谢连城就是其中一人。当年,谢连城带着妻子扎根农场,面对开荒时的垦区,他却说:“我十分愿意到农场锻炼自己。”他以开发红土地为自豪,以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为荣。
他被分配到11队成为一名割麻工人,从此麻田成为了他奋斗的天地。完全没有割麻经验的谢连城从零学起,冒严寒,战酷暑,迎来朝阳,送走落日,挥汗洒血,任劳任怨。割麻、种麻、麻田管理,他从一个“愣头青”成为了剑麻生产的行家里手,在农场从兵团制改为国营农场之后,他承包的70多亩剑麻,年年超产超额,在“四化”建设中荣获二等功。他常说:“农业生产就是要扎扎实实从管理中要效益。”
1981年,谢连城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如今80多岁高龄的他,依然记得自己在党旗下的铮铮誓言,他回忆说:“那个年代,生产生活虽然很艰难、很枯燥,但是总想到自己是祖国培养的一名军人、一名共产主义者,从事的农垦事业是最光荣的事。”现在的他依然坚持亲自将党费交到支部书记手中,从未间断。
坚守初心,甘于奉献。他和无数普普通通的“垦一代”一样,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这片红土地,耕耘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他们的人生,铭刻着属于那个年代的艰辛,铭记着那段艰苦岁月里的美好时光。
传承初心艰苦奋斗的建设者
1989年,谢连城的儿子谢云桥高中毕业。当年金星农场连续遭受大台风袭击,经济受到重创,谢云桥觉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太艰辛,决定外出学习大货车驾驶,希望成为货车驾驶员。
谢连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次深夜,谢连城找到外出学车的谢云桥,语重心长地说:“儿啊,你是我唯一的儿子,我们的根在农场,你在外面跑运输风里来雨里去也许能赚几个钱,但是在农场只要好好干,不会比在外面差。”
在父亲的劝说下,谢云桥回到这片红土地,成为了农场车队的一名司机,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一干就是15年。2008年,又一次在父亲谢连城的鼓励下,谢云桥决定传承父辈耕耘红土地的初心,放弃相对稳定的司机岗位,回到11队接过父亲的剑麻地,当起了产业工人。
由于踏实肯干,不计得失,在职工中逐渐积累起威信,也得到了当时11队队干部的肯定,2009年,谢云桥光荣入党,成为共产党员。2010年时,升任为11队的副队长,2017年更是被委任15队的队长。
传承初心,艰苦奋斗。从一名普通的产业工人成长为一名懂经营、善管理的生产队干部,谢云桥始终传承父辈的奋斗使命,默默耕耘在红土地上。
不忘初心勇于开拓的创业者
在父辈为垦区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耳濡目染下,“90后”的“垦三代”谢标,一出校园即返田园。怀揣着振兴乡村的梦想,谢标回到养育他多年的金星农场,从此扎根基层,风雨无阻,艰苦创业,成为致富“领头羊”。
有言道:万事开头难。创业之路远远比谢标想象中要艰辛得多。回到农场之初,谢标在金星农场5队承包了70亩的土地种植甘蔗,每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这对于一个过惯校园生活的年轻人来说,从事农业不管是在体力还是在精力方面,都难以适应。由于种植经验不足,管理不当,他第一年种植的甘蔗产量低下,加之又遭遇市场价格低迷,更是雪上加霜。
原本期盼第二年能够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可是不幸的是遇上了超强台风“威马逊”,他种植的甘蔗被台风夷为平地,损失惨重。初始创业,却连受挫折,几乎血本无归。面对已在大城市创出一番新天地的同学,谢标感到迷茫,心里开始挣扎。是爷爷谢连城的谆谆教诲给了他最大的动力:“是农场养育了我们,我们要建设好农场,只要扎扎实实管好这片土地,农场就是我们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在父母和爷爷的鼓励与支持下,谢标不仅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地通过多种办法,积累创业的成本,继续其创业致富、振兴家乡的梦想。2016年,在父母以及朋友的支持下,他再次开启了创业之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创业的过程中,他意识到在学校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创业中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实践才能得到真知。为了学习更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谢标充分利用闲时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和农垦局举办的各种培训活动等,通过自学以及集中学习,不断积累自己作物种植和管理经营方面的经验,为自己创业之路打下了基础。
工作上,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每天都起早贪黑跟着生产队老干部职工下地干活,身上整天脏兮兮,俊俏的脸也变得又黑又粗。每逢甘蔗收获季节,谢标经常通宵值班。但他毫无怨言,相反早已沉迷于这份事业,乐此不疲。
通过几年的学习与探索,他不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种植与管理经验。2017、2018年,他种植的甘蔗等作物收益较好,每年纯收入数十万元,也挣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在创业小有成就后,他富而思源,积极带动身边的人共同致富。
他认为应加大机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减少生产成本,达到增效提益的目的,于是积极发动了身边的年轻人,准备集资购买装蔗机。但装蔗机对于刚创业的年轻人来说价格太昂贵。经多方努力,最终他成功发动身边的三名年轻人采取股份制的形式,集资以及通过贷款购买了三台装蔗机。
甘蔗收获季节,这三台装蔗机便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不仅有效解决了装蔗难问题,还有效提高了甘蔗的进厂速度,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增加了收益。仅一个榨季时间,装蔗机创收60余万元。同时,提供了5个就业岗位,一个甘蔗收获季就能为农民增收25万元。提及此事,与谢标一起合资购买装蔗机的三位年轻人笑逐颜开,称“这就是先富带动后富的典型故事”。
通过谢标的带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农业事业中。去年,由他牵头的农场青年创业团队,在农场承包了一百多亩土地种植甘蔗种苗,今年预计可创收20多万元。
因为创业创新成效显著,2018年,谢标成功当选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不忘初心、勇于开拓。谢标深知今天取得的一点小成绩只是明天事业的一个基点、人生的一小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表示,将继续以“振兴乡村”为己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身农业事业中,同时动员广大青年踊跃投身农村振兴战略,组织青年创新创业创优,用奋斗的青春在红土地上谱写人生绚丽的篇章。
一粒种子撒入红土,而今四季充满希望;一种精神沁入心田,而今生命灿烂奔放。一甲子光影如梭,正是一代代农垦人秉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初心,正是这份不变的初心点亮一代代农垦人继续前进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曹龙彬通讯员李家山)6月27日,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举行庆祝建党98周年暨扶贫济困捐款活动,党员干部还到运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