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深 打造产业扶贫明星项目光伏发电、海产养殖等特色产业,托起湛江贫困村乡村振兴梦想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佛山积极依托湛江当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市场条件和产业氛围,通过扶持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2016~2018年,佛山共引导63家企业到湛江163个相对贫困村投资,企业实际投资额达3974万元。扶持成立或强化巩固原有共164个专业合作社,累计投入资金4788万元。共实施帮扶产业项目292个,建立产业基地197个,直接带动6034户20089人发展生产。帮扶建立的产业共提供2896个就业岗位。
文/佛山日报记者王春艳
因地制宜
推动农业产业扶贫
在湛江市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南三镇五里村,2017年时任佛山派驻当地的扶贫干部何劲从风险性、产品销售、回报率、管理难度等多方面比较分析,将生蚝养殖基地定为产业帮扶的重点项目。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该村最终建成了生蚝养殖基地、网箱养殖基地、海钓基地、生态鸡养殖基地,真正实现“造血式”扶贫。何劲推动养殖的生蚝还被评为湛江市“十大扶贫明星产品”。
对口帮扶湛江,佛山精准对接特色,因地制宜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最终才能赢得市场竞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湛江丰富的水资源成为不少扶贫项目可利用的资源。发展特色养殖成为不少贫困村的共同选择。
农业产业扶贫离不开农业企业的参与。佛山还印发了三年攻坚实施方案、农业扶持资金竞争性评选项目申报指南等政策文件,鼓励佛山农业企业到对口帮扶地区投资合作或开展产销对接,并给予优先扶持。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扶贫落地生根,关键也是要抓住“精准”两个字。看准对口帮扶协作地区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用产业拉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是佛山开展对口帮扶的重要经验。
引入企业
打造特色优势产业
如今在遂溪县遂城镇仙凤村,芦竹连片种植已成为扶贫主导产业。该村芦竹种植基地总规划面积5000亩。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下,仙凤种养专业合作社和湛江芦海普惠农业有限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书,全数保价收购芦竹至2027年。曾参与该项目的佛山驻村工作队原队长叶颖安的愿望最终实现,通过特色种养项目,该村的贫困户可获得分红金、土地租金及薪金收入,成功脱贫。
2018年,在时任佛山派驻龙首村扶贫干部梁卫国的推动下,吴川市浅水镇龙首村1.25兆瓦光伏电站项目成功并网发电。纯净无污染的太阳能电力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并入电网,也代表着浅水镇龙首村、洪江村、新屋村贫困户的长期稳定收益项目正式落地。梁卫国介绍:“电站共租赁土地30亩。可连续25年为三个村218户有劳动力贫困户合计926人带来持续而稳定的收入。”
仙凤村扶贫模式、龙首村光伏发电站项目等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跨区域协调联动,以发展集中连片特色优势产业打开扶贫工作新局面。这也是佛山在湛江开展产业扶贫的重要特点。
随着特色连片产业不断发展,湛江的“自我造血”功能逐渐增强。自2016年以来,佛山坚持把产业项目作为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手段,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特色,因地制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入股”等多种模式强力推动,把龙头企业、大户、资金、项目与贫困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截至目前,除了遂溪县遂城镇仙凤村扶贫项目、吴川市浅水镇龙首村光伏项目以外,湛江还涌现出一大批优质扶贫项目,如吴川市樟铺镇下村村稻谷种植加工基地、湛江经济开发区东山街道调文村大棚蔬果种植销售基地、麻章区湖光镇新联村蚕桑养殖产业基地、雷州市杨家镇千亩番薯种植和销售项目、吴川市振文镇沙洲村商品兔养殖项目、吴川市覃巴镇羊羊羊养殖基地等。
盘活资源
走“旅游+产业”扶贫路
进入5月以来,廉江市塘蓬镇那榔村百万荷花种植基地,一朵朵绽放的荷花如少女般亭亭玉立,引来众多游人。2018年,在时任佛山派驻该村扶贫干部赵志友带领下,那榔村荷花种植基地扩大至238亩,逐渐形成赏花、摘果、购物、农家乐的完整乡村生态旅游路线,打造出“产业+旅游”的乡村扶贫示范样本。去年,那榔百万荷花种植基地还入选“广东省十大产业扶贫项目”。
今年初,广东省政府网站公布了第一批乡村旅游开发资源目录,湛江有26个村入选。坡头区官渡镇山嘴村是其中入选的一个乡村。这是中国电信佛山分公司对口帮扶的一个村。山嘴村的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令人感叹的是经三年精准扶贫建立起来的农业观光旅游点——乡村世界。
该村前驻村干部蔡润波介绍,乡村世界是一个原生态的农业观光扶贫产业基地,总占地面积达800多亩。基地立足于生态、休闲以及绿色环保的特点,重点打造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观光农业与体验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令人欣喜的是,在湛江,像那榔村、山嘴村这样走出一条“旅游+产业”扶贫之路的村子有很多。他们充分利用湛江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通过“旅游+产业”的模式,不仅实现精准扶贫,也有助于乡村振兴。
旅游扶贫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造血式的产业扶贫开发方式。佛山抢抓湛江的特色旅游资源,形成特色旅游产品,构建旅游产业链,吸引外部旅游消费市场,带动湛江贫困群众就地参与旅游经营服务,最终助力当地贫困户脱贫、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乐善佛山
力撑湛江163个村乡村振兴
困户收入增加、每个贫困村都有自己的产业、贫困户的住房条件大大改善、贫困户教育医疗难题得到解决……自2016年佛山市开始对口帮扶湛江市以来,对口帮扶的163个相对贫困村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这也意味着佛山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近年来,佛山充分结合贫困村当地特色精准施策,在提高贫困户收入的同时,解决贫困户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大大提高贫困户的生活水平。
“就业、教育、创业”有机结合
2018年4月,佛山市禅城区向对口帮扶的湛江廉江市贫困村捐赠35辆农用扶贫车辆,组织首批经过各级选拔、面试考核的15名贫困户,签约来到福田汽车集团佛山市三水生产基地就业。
这是佛山对口帮扶工作的有益探索。佛山把贫困户“就业、教育、创业”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与企业、学校联合开展新型的帮扶方式,选好有意愿、有能力的有劳力贫困户,到企业接受“上班加上学,扶贫加扶智,就业加创业”的就业、教育、技能培训三合一新模式,最终实现“收入有保障,技能有保障,脱贫有保障”。
这也是佛山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缩影。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扶志方面,佛山通过各种有效培训手段不断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在扶智方面,积极尝试创新培训就业模式,同时协助贫困户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技能。
佛山还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优势,引导被帮扶地贫困劳动力转移或就近就业。2018年,佛山帮扶湛江163个相对贫困村转移劳动力就业14720人,其中稳定务工6个月以上人数为6525人。另外通过开发公益岗位433个,吸纳330个贫困户劳动力就近就业;开办17个扶贫车间,吸纳90个贫困户劳动力就近就业。
民生工程助贫困户过上幸福生活
“终于实现了住上新房的心愿!”2018年底,湛江廉江市石城镇山头村贫困户肖亚东住上了新房,搬进翻修好的新房,他激动得有点哽咽。新房内生活设施齐全,这让肖亚东感到非常满意。
其实,肖亚东只是2016年以来完成危房改造5064户中的普通一户。2016~2018年,佛山帮扶湛江163个相对贫困村共完成危房改造户数5064户。
这5064户家庭的背后,佛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具体来说,对长期居住危房且危房为唯一住所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期限内实施危房改造的,在省补助和当地市、县配套资金的基础上,每户再根据实际额外追加2万元以下补助;对于五保户,一律按最高额度2万元进行补助。
除了住房问题,佛山始终紧扣困难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需求最紧迫的问题,将帮扶资金和项目向民生领域特别是特困群众重点倾斜。佛山着力打造救急救贫的成效机制,建立村级“慈善互助金”。2016~2018年,帮扶163个相对贫困村建立助医助学互助资金试点89个,累计投入资金1303万元,已向有实际困难人口发放帮扶资金512万元,有6804人受益。
佛山各级、各帮扶单位还积极开展自选动作。对于教育政策没有覆盖齐全的就读本科以上或者重度困难家庭,帮扶163个相对贫困村投入1943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读书14745人次;帮助贫困户参加商业补充保险;寻求各种医疗资源,尽量帮助贫困户解决看病难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潘洁婷张永幸通讯员庞明浩)6月26日,湛江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六次全体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