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乡村学校的“特色”留住

湛江日报 2019-06-26 08:36

在雷州客路镇本立村,曹坚是村民眼中的“明星校长”,来到本立村的3年多时间里,不仅校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师生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老师更加爱岗敬业,学生更加礼貌好学。(6月25日《湛江日报》)

近年来,从政府部门到民间机构,越来越重视乡村校长的作用,乡村校长被认为是振兴乡村教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有观点甚至认为,“一位乡村好校长,就能带来一所乡村好学校”。看了湛江日报《特色教育让乡村学校“活”起来》的报道,笔者确实从客路镇本立小学校长曹坚身上,看到了这些观点的立脚点。

学校建鸡屋,师生来喂养,鸡蛋送学生;建爱心图书室,推行“感恩”教育;设立“本立乡土文化博物馆”,让乡土文化走进课堂……一系列做法,让我们看到了乡村学校教学的“特色”,也看到了乡村学生全面发展的希望。

当乡村校长,压力不小。一方面,作为一校之主,要面对硬件不完善、学校资金有限、教师结构性缺编、专业水平差、自身缺乏培训机会,留守儿童综合素质和城市儿童差距越来越大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是社会、乡亲、家长都对乡村教育怀有很高的期待,同住一条村里,不把教育办好,确实有点“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意思。这种反差,常会让校长们感到迷茫:这样的条件下,该怎么把乡村教育办好?

曹坚给出了他的答案:乡村教育的出路,在于特色办学。《孟子·梁惠王上》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汉书·董仲舒传》里也有“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的表述。这里的“庠序”,就是乡村学校,它传播了文明的种子、培育了醇厚的民风民俗。如果乡村没了学校,农村文化就会出现沙漠化、空心化现象。但在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音乐、美术、体育老师结构性缺编严重的情况下,完成系统的课程教学尚且有难度,何谈办出特色、融入文化?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借助信息技术力量,大力推动“互联网+城乡一体化办学”,让“手机直播课堂”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乡村学生家门口;另一方面,则是如曹坚校长一般,探索校本特色教学,打破“千校一面”困局,真正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出发,立德树人、以文化人。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提出“加快探索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放眼全球,由于地理条件和环境所限,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存在小规模学校,日本、韩国的农村学校也大多是一二百人的小规模学校。而立足本地,扶贫先要扶智,湛江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乡村教育振兴,而乡村教育振兴,离不开一批批“乡村好校长”“乡村教育家”的共同努力。

在唯分数论影响下,不排除有人把曹坚校长的做法看成“多此一举”的“不务正业”。但请我们的乡村校长、乡村教师们守住初心,将一腔教育情怀、一份责任担当、一身树人本领坚持下去,发扬光大。

新闻推荐

致远方的一封信

(网络图片)早安!你是在叫我吗,小可爱从夏日追随我至不觉间秋天渐深的小鸟当我常在波涛滚滚的夜梦中醒来像木麻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