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坚耕耘乡村教育一线30年 特色教育让乡村学校“活”起来
在雷州客路镇本立村,曹坚是村民眼中的“明星校长”,来到本立村的3年多时间里,不仅校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师生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老师更加爱岗敬业,学生更加礼貌好学。
从事乡村教育30年来,曹坚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教育改变学生甚至家长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他探索将感恩教育作为日常教学的重要一环,让每个学生都懂得感恩回报社会。
30年坚守三尺讲台
今年48岁的曹坚已在教育战线工作了整整30年。
1989年,刚从高中毕业的曹坚选择了三尺讲台。“那时候是个民师,当了两年普通教师后,升为教导主任,两年后,升为校长,如今已经当了26年的校长。”对于30年教书育人的经历,曹坚记忆犹新。
曹坚人生的第一站讲台是在客路镇的六南小学、第二站在该镇的塘活小学,随后又先后在客路第六小学、湖南小学、第四小学任教。2015年8月,因工作调动需要,曹坚从交通便利的镇圩学校,来到了地处偏僻的本立小学。30年来,虽然工作地点不断改变,但曹坚对乡村教育的热情不曾改变。
走进本立小学,校园整洁,书声琅琅。新修建的学校围墙和校门口格外引人注目。师生们都说,过去由于日久失修,学校大门破旧不堪,学校围墙同样存在安全隐患。曹坚来到本立小学后,这一切都得到改变,翻建学校围墙、疏通校园排水系统、美化绿化校园,整个校园发生了大变化。对此,村民和师生们无不点赞。
虽然有着26年“校长资历”,曹坚依然和其他老师一样,除了勤恳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外,还担任四五六年级的日常教学工作。“一周有8节课,多跟学生接触,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在曹坚看来,对教育工作者而言,三尺讲台就最精彩、最夺目的大舞台,将教书育人本职工作做好,才能对得起乡亲们对他的信任,对得起自己30年的教育之路。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在本立小学校园的一角,一间陈旧的储物间改造成爱心鸡屋,占地面积80平方米。鸡屋外墙是用环保油漆绘画而成的“土鸡觅食图”,周边用栅栏围起来,将鸡群活动空间与师生的活动空间隔离开来。
去年,本立小学建鸡屋,鸡蛋全部送学生,这一“创举”在雷州客路镇当地成热聊话题。“学校建鸡屋,师生来喂养,鸡蛋送学生”的新鲜做法,受到学校师生和周边村民的好评。
据曹坚介绍,目前养殖40多只母鸡、10多只公鸡,教育学生与动物和谐共处,收集到鸡蛋,就免费赠送给学生,特别关照好留守儿童和家庭困难学生。曹坚说,爱心鸡屋将在老师带领下,由一至六年级学生轮流管理和喂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我们严格控制鸡的养殖数量,落实卫生考核,不影响老师和学生的教学生活。”
为探索特色教育,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两年前,曹坚组建了一支校园太极拳兴趣小组,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令师生们喜出望外的是,去年在肇庆举办的广东省武术套路(传统项目)锦标赛上,本立小学的太极拳队获得小学组集体项目一等奖。
教育学生懂得感恩
该校上百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居多。曹坚将“感恩”作为日常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立小学原名为秩南学校,创建至今已有110多年历史。近年来,在乡贤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该校建起了爱心图书室、爱心鸡屋、植物园,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部分日常管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定期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等优秀传统文化。
为了让学生接触本土优秀文化,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去年,曹坚探索设立“本立乡土文化博物馆”,让乡土文化走进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乡土之情、乡艺之乐和乡仪之美,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农村小学创办博物馆,这在雷州当地是一个创举。”在曹坚看来,这有助于教育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长辈们过去劳作的艰辛,促使他们倍加珍惜当下美好时光,努力读书,不断进步。
一所乡村小学的喜人变化,日益得到了同行和社会的关注。村干部陈孟说,近年来,不少爱心人士和慈善机构从香港、广州、深圳等地,不远千里纷纷来到本立小学,捐资助学,捐赠教学设备等。
“外界期待越高,村民越是信任,自己身上的担子就越重。”曹坚说,要培养学生懂得知恩图报,早日回报社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赖寒霜通讯员李广用宋庆荣)6月14日,雷州市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社会爱心团队志愿者,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