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机械多年屡获国家专利,雷州农民王廷华有个“农业机械王国” 一个执着的“农民发明家”

南方日报 2019-06-12 06:39

王廷华和他设计的甘蔗收割机。

南方日报记者刘稳顾大炜摄

日前,记者走进湛江雷州雷宝机械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小型自卸车、树木脱皮机、抓木机、农业装蔗机、树头切片机……齐刷刷地停放在厂房里,让人的感觉仿佛走进了一个“农业机械王国”。这个“农业机械王国”的缔造者就是王廷华,其间倾注了他一辈子的心血。

王廷华在机械研制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人处世却十分低调,从不愿张扬自己,谦称自己的成绩微不足道。因为他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成为当地村民眼里的能人,被大家称为“农民发明家”。

从修理钟表起步

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王廷华,童年的印象只有一个字:穷,祖祖辈辈都是过着面向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饿得眼冒金星只能干熬。

说起孩提时代的辛酸往事,王廷华唏嘘不已,不过那段艰苦的岁月也磨砺出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日后闯荡社会遭遇各种困难与挫折时都能坦然面对,处变不惊。

跟很多出生在那个年代的人不一样,只有初中文化的王廷华没有把自己绑在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磨盘上,选择了不甘于现状的挣脱。

有一次,王廷华到一亲戚家做客,发现有几个坏了的门锁丢弃在墙角,于是随手捡回家拆开,摆弄一番,不料竟把门锁修好了。自这以后,王廷华找来相关书本自学,一有机会就挑着两个木箱到村民家中转悠,免费为村民修理打火机、钟、门锁等,不断积累经验。

1975年9月,王廷华已熟练地掌握了修理技术。在决定以修理为谋生手段的那一夜,他既紧张又兴奋,还担心村民笑话他不务正业。可在第二天,他还是早早地起了床,担着一对小木箱,壮着胆子走村串巷吆喝,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那时,村民们难得上县城一回,只好把坏了的打火机、钟、门锁之类的物品随意丢弃在床下、墙角。王廷华的“上门服务”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生意好得不得了,有时甚至中午饭也吃不上,晚上就借宿村民家中。

当时,修理一天下来也能有十四五元收入。这样的日子维持了两三年,王廷华的足迹遍布雷州大大小小的村庄,不久也攒下了人生“第一桶金”,为以后创业打下了基础。

当年的雷州,有“天下饿不死手艺人”的说法,所以手艺人找对象也比其他人容易得多,再加上王廷华长得一表人才,为人也不错,很快赢得当地才女陈碧珠的芳心。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夫妻俩在镇圩区开了一间维修店,专门维修自行车、钟表以及家用工具。

“做维修工很辛苦,每天都脏兮兮的,特别是汗水留在脸上用手一擦,整个人都会变花脸。”王廷华回忆说,当时妻子陈女士是千里挑一的高中毕业生,但他们结婚后妻子也“入乡随俗”,当起他的助手,学会了电焊、补胎等修车技术,夫妻档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又迷上了拖拉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手扶拖拉机悄然走进雷州农村,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王廷华与时俱进,不仅学会修理拖拉机,还可以改装手扶拖拉机,特别是把拖拉机固定卡改装为自卸卡,改变拖拉机的刹车装置等,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降低了安全隐患。

从那时开始,爱挑战的他迷上了拖拉机,有空时就琢磨拖拉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并萌发了制造农业机械的梦想。每天晚上,王廷华找来有关机械生产的书籍,挑灯夜读,并动手画画制作拖拉机的草图。“那些天,我痴迷上了拖拉机,连吃饭时想的都是拖拉机,睡觉做梦时还是拖拉机。”说起当年的情形,他记忆犹新。

弄清楚制造拖拉机的程序后,他千里迢迢到外省购买零件,回来用心组装、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王廷华终于制造出第一台小型拖拉机,且当年成功申请注册了“雷宝”牌商标。

一个普通农民制造了小型拖拉机,在当地引起了轰动,领导干部、农民兄弟们纷纷前来参观,大家的认可,给了王廷华更大的信心。

王廷华制造出小型拖拉机后,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把眼光放得更远,自主创新,研制的新产品不仅屡获国家专利,投入市场还得到广泛应用。

“很多次,我看到工人剥树皮是用刀削皮或用铁锤敲松树皮,然后再用手剥下,心里就产生了制造树木脱皮机的强烈愿望。”王廷华说干就干,经过两年多的不断摸索研制,2007年终于制造出全自动化的树木脱皮机,一台机器一天就能节省几百个人的劳动力,并大大提高了树木的利用率。

王廷华告诉记者,作为他的得意之作,全自动树木脱皮机不仅改变了传统手工剥皮的生产方式,工作效率一下子也提高数百倍,一推入市场,马上引起新一轮的抢购,很长一段时间供不应求。后来,该产品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

这些年来,王廷华先后制造出小型拖拉机、装载机、树木脱皮机、甘蔗收获机等十余种机械,在他的精心经营下,公司得到稳步发展,王廷华本人也荣获“湛江市2018年度十大优秀工业设计师”称号。

研发甘蔗收割机

2017年12月19日,2017年广东省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会在雷州市杨家镇吉斗村召开。在当天的演示活动中,广袤的甘蔗林间,一台台新型甘蔗收割机一字形排开,随着“轰隆隆”声响起,甘蔗切割、喂入、输送、切段等,一次性完成,非常快捷方便。其间,由王廷华自行研发制造的甘蔗收割机特别引人注目,并且得到农业部、省农业厅等与会领导专家及糖业企业、甘蔗种植大户的高度评价,打响了“雷州制造”的品牌。

“多年来,我们在生产一线,切身体会到人工收割甘蔗的困难。2016年,在雷州市政府和糖厂的推动下,我们加入了甘蔗收割机的研发队伍,立项研发甘蔗联合收割机。”王廷华说,当时本来已经准备退休,为了研发甘蔗联合收割机,他继续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工作。

2017年,该团队成功研制出第一代甘蔗收割机,并在2017年—2018年甘蔗榨季投入收割甘蔗约2000多吨,在收割过程中进行不断测试改进。2018年,该团队又成功研制出第二代甘蔗收割机样机:4GQ-1型甘蔗收割机。升级后的甘蔗联合收割机具有甘蔗扶起、分道、压倒、切根、输送脱土、切断、蔗叶分离和甘蔗装卸等联合作业收割功能,每小时可收割甘蔗15吨,相当150人的工作量。2018年12月,在广东省第九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颁奖活动中,该甘蔗联合收割机斩获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优秀奖。

“为人朴素、做事踏实”“勤于钻研、技术精湛”“非常关心员工,从不欠工资”……在雷宝公司,提及王廷华,员工都竖起拇指啧啧称赞。作为当地一家民营制造企业,该公司已经走过了20多年历程,从当初的几名员工发展到现在的50多名员工,产值也从几十万元到现在的上千万元,成为当地机械制造的龙头企业。

该公司技术部主任陈妃奕已经在该公司干了20多年。在他看来,王总没什么“野心”,不冒进,也不图快速发展,平时为人和蔼可亲。但对技术,他却管得很严格,近乎苛刻。有一次技术部门出现一个小差错,他罕见地大发雷霆批了大家一顿,还亲自出马纠正并改进小失误。

用王廷华的话来说,“我们是吃技术饭的,来不得半点马虎,只有产品质量保证,才能赢得市场和口碑。”其实在他骨子里,一直想呵护几十年的心血和来之不易的品牌。

吃了没文化的亏

王廷华的妻子陈女士是一名高中生,在当时的农村算是很有文化的了,开始她并不支持丈夫搞发明,因为不能直接赚钱,还不如搞修理来钱快。

但家里人力板车等生产农具经丈夫机械化改进后,人省力、效率高、成本低,她也觉得好用,就转而支持了。

“为了搞发明,我们不知吃了多少苦。”陈女士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夫妻俩带着4岁的儿子到外地去帮客户改装手扶拖拉机,路上一不注意儿子走丢了,夫妻俩到处找,边找边哭,从上午找到中午都没消息,后来回到原来的位置才找到了儿子,原来儿子去找水喝了。

为了发明创造,王廷华曾在实验中几次受伤,有一段时间把家里积蓄都花光了,还负债几十万元,那个时候穷得叮铛响,几个孩子差点因此辍学……说到这些,陈女士眼中满是泪水。

“回忆我的过往,还是吃没文化亏,所以经常告诫后辈要多读书。”王廷华感觉自己读书少,讲不出、写不出、推广难、很吃力,所以对知识充满向往。

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他就迫不及待地把他们叫回公司,继承他的机械制造事业。其实在他内心,还是有子承父业的观念,但另一方面,也想通过知识换代,把公司做大做强。

王廷华坦言,个人搞发明也面临着不少困境。场地狭窄、资金短缺是很大的一个限制。“在法律保护和技术支持方面,也希望能够更完善。”王廷华说。另外,科研经费巨大。他说,目前被甘蔗收割机掐住“脖子”,动弹不得,都不敢尝试新的项目。

尽管发明创新的道路坎坷,王廷华依然选择奋力前进。他说:“我是农民,深深地知道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我会继续投身到农业机械的研制当中,争取为农民兄弟们制造出更多更实用的产品。”

南方日报记者刘稳顾大炜

通讯员曹龙彬黄余武

策划统筹:王长庚

新闻推荐

雷州百岁老人还能下田劳动

百岁老人到田地地劳动。图/文记者赖寒霜通讯员李广用赵其能雷州市东里镇有一个偏僻的村庄一苫草塘村,村里生活着一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