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明城市添“绿衣”

湛江日报 2019-06-11 08:15

近日,岭南师范学院“种草人”刘金祥教授带着学生在他的实验基地——学校第四教学楼的楼顶上了一堂鲜活的实验课。这是刘金祥花了6年多时间培植的楼顶植被,只见眼前碧草如茵,让人完全不相信这是在没有任何浇溉状态下培育的草地。(6月10日《湛江日报》)

近段时间,全国多地普降大暴雨,给公众生活和防汛工作造成了不少影响。据6月10日湛江日报报道,暴雨洪涝已造成江西90多万人受灾。每遇强降雨,人们总会议论起怎样应对暴雨的问题。作为一个雨水较多的城市,应对暴雨也是湛江应该未雨绸缪的问题。而同日湛江日报报道的《城市楼顶的“种草人”》,无疑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可以通过在楼顶种草,建“空中草坪”,为城市披上“绿衣”,让城市的“呼吸”更顺畅。

雨水是宝贵的,如果能让雨水被收集和储存,再物尽其用,那么就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写下最生动的注脚。也正基于此,“海绵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一些国家也有类似的做法,例如:美国提出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澳大利亚提出水敏感城市,日本也实行雨水贮存渗透计划等。

雨水宝贵,但有时却很吓人。暴雨突袭,如果不能及时排水,“水浸街”就会带来诸多不便,有时甚至会危及人命。近年来,很多地方都通过城市地下管道翻新等方法,来增强排水能力,取得了不俗效果。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感到可惜:暴雨来时,如果能将雨水储存起来,那暴雨就会变成“好雨”,等旱季“渴”时就能有甘露可“饮”。

除了水库和天台水池等常规容器,城市里还有什么是可以用作储水的呢?其实,湖泊、河流、草地、湿地甚至空地,都是储水的宝地。但如今,我们的城市已经寸土寸金,要划出更多的空间来做湿地和草地,恐怕难度不小。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在楼顶建“空中草坪”就十分有实践价值。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大量的楼房屋顶都种满绿草,并有科学有效的收集系统,那么暴雨来袭时,这些“空中草坪”就会变成一个个收集雨水的漏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城市地下管道的排水压力。而更为关键的是,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一个能自由“呼吸”的有机体,不仅空气会变得更好、市容会变得更美,而且珍贵的水资源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可喜的是,“空中草坪”并非空中楼阁,在湛江,市科协、市科技局等单位楼顶已经推广种植。希望有越来越多高楼大厦能披上“绿衣”,为湛江生态文明建设添上动人的一笔。

新闻推荐

东海岛调市村村民自办文化节

本报讯(记者陈彦通讯员林海波)6月8日,湛江开发区东海岛东山街道调市村举办民俗文化节,以多种形式宣传创文和扫黑除恶,号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