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马大屋遗风

湛江日报 2019-06-02 08:24

文/图陆悦(赤坎)

春日时节,山青水秀的化州市文楼镇,处处春意盎然、绿韵流淌。踏着这美妙的旋律,我走进了该镇大山深处的驷马自然村,领略驷马大屋的历史遗风。

当我抵达驷马村时,远远就看到村子中央的山坡上,一座偌大的古建筑——驷马大屋,在春日暖阳的亲吻和一幢幢崭新农家小楼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古朴迷离。大屋建成距今已有200多年光景,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依山而建,重歇山顶三座四重廊,青砖与泥砖混合墙壁,门前一口半月形水塘,高高矗立的“金”字形围墙依山势环绕四周,与过去当地大户人家的民居布局几乎如出一辙,凝结着千百年来粤西山区民众把依山傍水而建作为理想居所的传统文化习俗。虽然大屋说不上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但从其门额、檐下和墙梁上雕饰的精美花纹图案去看,作为古民居建筑已是出类拔萃,彰显着主人独特的心思。

虽然大屋历经风雨,青苔点点,布满沧桑,但井然有序的屋内却别有乾坤。大屋由数个围绕天井组合而成的院落构成,院落之间回廊连贯,颇像客家围屋,既相对独立又构成整体,既有小家庭的温馨,又有大家庭的氛围,乃古代粤西民众家庭观念的典型写照。而屋内更蓬荜生辉的,则是中厅屏风上皇上钦赐的“乐善好施”匾额,尽管经受了数百年风雨洗礼,四个古朴厚重的大字至今清晰可辨。

看着这斑驳的匾额,有个问题总在我脑海里萦绕:地处云开山脉一隅的偏僻山乡,大屋主人何德何能获得皇帝如此高的奖赏?原来这其中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古”。

出生于文楼塘甘村的驷马大屋主人,也就是大屋建造者黎卓英(1764-1841),乃清代当地富商“火镰公”。清乾隆年间,他带着妻儿迁居这里开荒垦地,建造了这座驷马大屋。据说,为建造这座大屋,他花费大量心血,从望到设计、砖瓦烧制、前后历时10多个寒暑春秋。从此,他的子孙后代便在驷马大屋生息繁衍,并以大屋为中心向四周扩散,遂形成了如今已有700多人的自然村。

谈起这位开村祖先,村中老人个个喜形于色,深感有这样一位祖先而骄傲。他们说,黎卓英富而有道,不但为儿孙留下这座大屋,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一生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深得当地官府、百姓的敬重。道光五年,他捐资并亲自选址、规划、设计和监工,建起了当时粤西赫赫有名的化州考试院,解决了官府选拔人才的场所,同时又为考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应试环境。黎卓英的善举传入京城后,广东巡抚便遵皇旨赠匾“乐善好施”,奖励他对当地培养人才作出的贡献,写下了千古佳话。

当我准备离开时,村中几位老人热情地邀请我吃午饭,让我更感到山里人的纯朴,祖先积德行善的遗风和“不求金玉富,但愿子孙贤”的家训,早已烙印在他们心中。我执意推辞后,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婆婆,还要特意请我去观看村边一条山路。她说,过去,这条路是附近山区民众通往文楼、平定乃至化州城区的雷岭头路段,也是由黎卓英当年出资一千多两白银修建,并铺上大理石板,方便村民出行,以至后来成为通往两广的一条古栈道。如今,这条人来人往、车马不停的古栈道正在重建扩宽,曾经的路面和大理石已了无痕迹,但在山腰的拐弯处,仍矗立着一座花岗岩石碑,透过那层层覆盖的苔藓,黎卓英当年修路的事迹便呈现眼前。

抚摸着古老的石碑,再度回首驷马大屋,让我感慨颇多。

或许大屋、石碑终将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流逝,但先辈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始终光耀着一代又一代人。

新闻推荐

烈日下的交警:宁愿自己中暑也不让交通“中暑”

辅警林乔艳带领小学生过马路。文/图本报记者林小军李亚强通讯员邹红艳郑嘉文入夏以来,湛江气温持续飙升,扑面而来的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