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约一米重60多斤 “水中杀手”鳄雀鳝落网
根据网友发出的视频显示,村民捕获的“怪鱼”,长约一米,体色黄黑相间,腹部白色。嘴巴像鳄鱼嘴,并长满了白色锋利的牙齿,为防止“怪鱼”伤人,村民还将该鱼的嘴巴捆了起来。
“这条鱼是5月8日,邻村山东村村民到我村石窝撒网时捕获的,这种鱼两年前,我村村民也曾经捕获过。由此推断,石窝里这样的鱼可能不止一条。”里坡村村干部吴江荣告诉记者,村中的石窝是天然形成的“小水库”,有过百年历史,与河道相通,水很深。多年来,村民一直注重保护生态,石窝内水质清澈,鱼类众多,偶有村民在石窝中捕鱼为乐,也常有捕获大鱼。但捕获这样的“怪鱼”,应该是第二次。据知情人介绍,这条“怪鱼”有60多斤重,村民捕获后,因不知其具体品种,担心有剧毒,已将该鱼填埋处理。
5月12日,记者将该鱼的图片视频转发给湛江市水产协会相关负责人。经核实,该鱼应为雀鳝鱼,属外来入侵物种,原产于北美,鱼卵有剧毒,不可食用,成年的雀鳝鱼体长可达3米以上,有锐利牙齿,是大型肉食性凶猛鱼类,会攻击遇见的所有其它鱼类。和“食人鲳”同是臭名昭著的“水中杀手”,也是“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之一。
吴江荣表示,捕获“怪鱼”后,已加强对石窝相关水域的巡逻警示,并提醒村民及游客,切勿在石窝下水或水边游玩。
“雀鳝鱼属于外来物种,石窝与河道相通,疑为人为放生到石窝,或经人放生到河道后游入石窝。”湛江市渔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由于部分市民缺乏了解,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往往会将雀鳝鱼、巴西龟等外来入侵物种放生到本地水域。由于外来物种在本地缺乏天敌,容易破坏地区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造成巨大的生态危害。
该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海关对外来物种有准入名单,破坏生态系统的物种严格限制进入。同时,杂交、转基因、外来物种禁止放生,放生的必须是本地物种。但是,在监管上还存在法律空白,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建议市民提高警惕,不要盲目放生。
新闻推荐
岭南师范学院获世界银行贷款3000多万元 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本报讯(记者何有凤通讯员关天冲)近日,世界银行督导团到岭南师范学院实地了解世行贷款项目农村小学全科教育培养项目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