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倾那片深蓝的海

羊城晚报 2019-05-13 14:38

□张抗抗

2016年夏天,第七届“冰心散文奖”在河北兴隆举行颁奖礼。我与黄康生(上官康地)同是获奖者。由于他来自广东湛江,而我的祖籍是广东新会,自然对这位壮硕的“同乡”多了一点关注。今年得知他将要出版一部新的散文集,为他高兴。他嘱我写序,我没有推辞的理由。

这部散文集《向海而蓝》是黄康生近年来的新作集锦,大多是他生活工作中亲历亲见的真实情景、所遇所闻的真实感受。黄康生写作很勤奋,像一艘出海后不停歇的打渔船,捕捞了那么多珍奇的“生猛海鲜”,上岸后慷慨地展示给大家。

湛江是一座因海而生,因海而长,因海而幸福的城市。城里有海,海在城中,陆海一体。在这座城市任何一角落,都可走向大海;在城市的任何一个方位,都可闻到大海的气息。黄康生生活在湛江,天天与海在一起,天天与海打交道。大海给他生命、给他灵感、给他信仰和力量;大海使他聪慧、使他豁达、使他宽广。黄康生为海动情,情寄大海,因海而歌,将饱蘸情感的笔触伸入到大海的最深处,激情抒写,醉心吟唱。

黄康生曾在湛江担任多年新闻记者,对海边的一切事物了然于心。他以一位观察者的身份和视角,记录了他眼里的大海,以及大海边人们的生活和事业:如诗如画的十里港湾彻夜通明的璀璨灯火,钻井平台上的采油工人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东海岛钢铁厂日日夜夜热火朝天的奋战场面;绵延两千公里的悠长海岸线,海边村庄村民与海豚、与白鹭和睦相处的经历……这海,这岛,这港湾,这一个个耕海者、弄海人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故事,通过黄康生诗性语言的描述,变得清新而瑰丽,生动而丰满,坦荡而辽阔。《沸腾之岛》《湛江深呼吸》《海岸线,延绵两千公里》《海豚归来》等作品,都散发出浓郁的“海味”。

《强台风》并非是纯粹的文化散文,但也值得一读。该文记述了湛江抗击超强台风“威马逊”的日日夜夜。面对地动山摇的风灾,湛江人民众志成城,决战决胜,交出了零伤亡的答卷,创造了飓风中的传奇。他没有简单记述湛江抗击强台风“威马逊”的全过程。而是以此为引线,回溯了湛江人千百年来抗击台风的历史,特别选取近年来湛江抗击强台风“莎莉”的场景,展现大自然的威严以及人的顽强意志。其言其文,铿锵顿挫,酣畅淋漓;其景其情,历历在目,惊心动魄。

《战略定力熔铁成钢》详细描写了宝钢湛江钢铁厂一号高炉点火的情景,然后回叙了当年钢铁厂定点东海岛的由来。深情细致地描写了湛江历史上难度最大的征地搬迁;浓墨重彩地记叙了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万名建设铁军,在东海岛上战酷暑,斗台风,通过两年多艰苦努力,将一座现代化的钢城屹立在东海岛上的感人故事。

翻开书稿,浓浓乡情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也许是他生长在乡村,对乡村、对乡民怀有一种特别深厚的感情。也许是他当记者时间够长,有较多时间走村入户、踏足田间地头,清新的“乡土味”是他散文的又一特色。他的乡土题材散文,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幅新时代新气象的乡村民俗风情画。《年例》《村村锣鼓声脆》《牛车接亲》《蛙鸣何处》《坡正湾里白鹭飞》《拜神》《鳌头老家》《里坡鸟欢啼》等,以文学的笔法和清新生动的语言,将粤西乡村的民风民情、新人新事描述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黄康生的散文文体丰富多变,既有敏锐的新闻性、质朴的纪实性,又有生动的可读性。黄康生进行了“人物散文”“小说体散文”“抒情散文”等多种尝试,如今已渐入佳境。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千多年前,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提倡通过创作文章和诗歌来咏写时事,使文学作品关注时政,反映世间人情。时至今日,“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观点仍然适用。黄康生正是这样一位有担当的作家,一位合时利民的自觉者。他的散文与时代同步,跳动着鲜明的时代脉搏,散溢着浓烈的生活气息,这也是时代赋予作家的职责和使命。

愿北部湾深蓝色大海的滋养,使黄康生的散文成为文学的一片美丽海湾。

(这是作者为上官康地《向海而蓝》所作的序,原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新闻推荐

“小手拉大手”宣传扫黑除恶

活动中,孩子们和家长们一道学习有关扫黑除恶的知识。本报记者林石湛摄本报讯(记者何有凤通讯员韦钰陈小翠)5月10日下午,湛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