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讨笔墨 从笔墨见精神 观黄华福油画作品展
图/通讯员易荣猷
这个“五一”假期,湛江市民多了一个接受文化熏陶的去处——由湛江市文联主办,湛江市美术家协会协办的黄华福油画作品展于5月1在湛江市明德艺术馆开幕,展期至5月25日。在这里,你不仅能在民国时期的“明德钱庄”、现在的“明德艺术馆”感受华丽的蜕变,还能品味一位老油画家对油画肖像的坚持。
从生活讨笔墨
黄华福生于上世纪40年代,他的人生,随着时代波澜起伏:1963年初中结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成为农场一名知青。由于他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被电影队看中,到电影站画幻灯片,一画就16年,这16年锻炼了他准确的人物造型能力。随后,他回城进工厂,大货车一开就是20年,而这长年奔波在运输途中的岁月,油画成为慰藉他心灵的鸡汤,他以此为乐,并收获甚丰。再后来,他当了6年美术教师,终于有机会梳理多年来的艺术成果。
等他遇到深圳的“伯乐”,终于有条件成为一位职业画家时,他的双眼已经模糊,两鬓已经灰白,毛发已经稀疏。
一位有追求的艺术家,不会辜负生活的磨砺和锤炼。人物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学画画的人都知道,肖像难画,因其对画家的基本功、人物造型能力和画画的经验都有更高的要求,许多人避而不及,但黄华福几十年来钟情画肖像,一直坚守着现实主义创作。他的作品,从选材到素材,都源于他熟悉的生活。
他作品中的人物,充满着时代的精神气质,早期几幅反映知青生活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电影之夜》表现了农场放电影的生活场景。一束影光穿透黑夜,把小兵张嘎的形象映在高大的屏幕上,屏幕前是黑压压的观影人群。看电影的场景多么让人熟悉,那些充满正能量的故事片,又激励过多少人的心灵!
《夜割》表现的是割胶工人凌晨割胶的劳动场面,胶林里静悄悄,割胶工人戴着头灯劳作,一滴滴白色的胶汁沿着导管滴入胶桶,画面静谧、安宁,充满了劳动的真实感。
《胶林鸟语》中,一位健硕的女割胶工人拎着满满一桶胶水从胶林中走出,明媚的阳光穿过胶林洒在她身上,如诗如画,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这幅作品1983年在全国农垦美展中获得佳作奖。
也许因为对这一段生活体验深刻,他的笔墨里揉和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如同一首赞歌,充满正气,温暖向上。
形“像”更要神“似”
和早期的作品相比,他后期的作品则更加放松,有着更多写意的色彩。
比如新作《号声响起》,画面中吹号手,身体壮实、面容饱满,充满激情,他一手灵活强健的手,正按在弦上。拥有这样强壮健康体魄的人,吹出来的号声一定很响亮吧?听,这是时代的号角,是幸福的感召!站在这样的画作前,你很容易被一种激人向上的精神力量感染,进而思考个体与社会的关联。
《端午粽飘香》表现的是湛江一群书画家外出采风,坐在青葱的山岭间吃粽子休息的情景。雨后初晴,远处的山峦云雾缭绕,一群鸟儿低飞盘旋,几位书画家剥粽、吃粽,形态不一,各自生动,画面感十足,生活气息浓厚。
这些年,黄华福给许许多多的人画过肖像,他的“模特”来自各种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大部分都是“私人定制”,但每一幅作品,他总能抓住人物的精神气质,不仅形“像”,神也“似”。
展出的人物作品,有不少是湛江的书画家,大家在一起观赏作品时,旁边的人拿真人与作品对比,忍不住说:“哇,画得真像。”
把人物画得“像”,考验的是画家的造型能力。黄华福多年来坚持画肖像,也是基于对自己造型能力的自信。瞧他的自画像:头戴帽子、架着眼镜、围着围巾的黄华福,侧身,抬头,眼神坚定地望着前方。这张半身像,没有手,没有炫目的色彩,浆白的衣服将人物从深色的背景中凸显出来,画面全部关注点都在他那张平和、从容、坚定的脸上。这是一位老艺术家的脸,有自己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艺术追求,不媚俗,不纠结,不张扬,他静静站着,那种沉淀下来的厚重感让人肃然起敬。
“黄华福的肖像惟妙惟肖,从学术的角度看,作品以扎实的写实技法作支撑,传达出画家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捕捉、对油画艺术语言的掌控,对时代特征和模特生活状况的关系,都缘自画家独特的判断和理解。肖像画得"像",更富于艺术性的思想性,折射出画家更高层次的精神诉求和人文情怀。”湛江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解读人是最难的,一位油画家将肖像画得形神兼备,考验的不仅是功底,还有历练和经验,那是人生智慧的积累和沉淀,需要时间来成全。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杨婉报道:5月2日,湛江市网球协会召集市各网球俱乐部及网球培训中心等网球服务机构负责人举行会议。会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