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选走班模式 还得“看菜吃饭”高中校长看新高考,表示未来课程表将会是“一生一课表”
[摘要]高中校长看新高考,表示未来课程表将会是“一生一课表”
南都讯广东新高考方案日前出炉,高中校长和教育专家咋看?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姚训琪认为,“新高考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各高中学校,高中学校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迎接“新高考改革”。他表示,学校将做好师资场地设备保障,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管理技术保障。“学校选择哪一类走班模式,要‘看菜吃饭’。”同时,未来的课程表将会是“一生一课表”,排课的技术就有必要升级;选科走班,如何考勤,考勤的技术得要引进信息智能系统等。
茂名市第一中学校长洪喜亮介绍,学校前期已先后开展三次针对高一学生的选科意向摸底调查,结果显示,“物化生”组合最多,“史化地”最少。
A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姚训琪、副校长吴青
学校选择哪一类走班模式
要“看菜吃饭”
作为国家第三批高考改革省份,在吸收前两批改革试点省市经验基础上,广东省确定采用“3+1+2”高考选科模式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设置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这既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性,又符合广东考生群体大、东西两翼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省情。
我们认为,“新高考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各高中学校。因此,作为普通高中,要尽最大努力做到:一是以积极主动态度迎接“新高考改革”,讲清讲透“新高考”对学生成长是意义重大的“利好”政策制度。同时要着手制订并实施迎接“新高考改革”的校本方案。各学校的校本方案要回答如下问题:
1、如何组织实施选科走班制的教学?
2、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含国家必修课程、国家选择性必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
3、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行政班”和“教学班”?
4、如何组织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5、如何把选科指导和学生发展规划指导结合起来?
6、如何改进对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
7、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统筹校内校外资源,要提前做好一系列保障措施。首先,做好组织人事保障。随着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现行管理体制架构和教师绩效工资分配会有“不适应”之处。学校要主动给基层管理团队赋权担责,通过分配的调整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其次,做好师资场地设备保障。学校提前做好学生选科情况的摸底工作,有必要以现有学生(高一高二初三)为对象进行选科“模拟”,力求准确掌握学生需求,为选科走班教学做好科任教师、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方面的充分准备。学校选择哪一类走班模式,要“看菜吃饭”,也就是要基于学校师资场地设备保障再作出选择。
此外,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管理技术保障。“新高考改革”要求提前做好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准备,诸如管理制度、管理策略、管理技术等。这些准备要细致要接近“实战”,比如未来的课程表将会是“一生一课表”,排课的技术就有必要升级;选科走班,如何考勤,考勤的技术就要引进信息智能系统,等等。
总之,高中学校应准确把握“新高考改革”的综合性,力求通过“高考改革”牵引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创新改革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等。
采写:南都记者贺蓓
通讯员粤考宣
B
湛江第一中学校长郑军
“走班制”促进选科学生相互学习、思维碰撞
在新高考改革的指导下,2021届有了一个新名词———“走班制”。“走班制”对课程安排、教师任课、教学评价、班级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重大挑战,但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不少优点,主要体现在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广东高考改革方案公布后,学生不再纠结,不再苦恼,能将主要精力放在选科上,而不需要九科都应付,最大程度减轻了学业负担。
二是“走班制”能促进不同选科学生相互学习、思维碰撞。不同选科组合的学生思维习惯很不同,走班制下不同选科组合的学生融合在一个班里,是一个挑战,但也带来相互学习、思维碰撞的惊喜。比如说举行辩论赛,文科学生心思非常细致,会对辩题的句子进行咬文嚼字性的分析,而理科的学生思维非常严密,会举例论证质疑。同理,在平时的学习中,文科学生在审题的细心、书写的工整、练习册错题的整理、知识系统性提纲的罗列等方面树立起一个很好的榜样;而理科学生,则在问题的理性分析、表达的大胆活泼、陈述问题的逻辑清晰、学习的拼命勤奋等方面影响文科学生。以往的文科类班级中,数学一直是弱点,导致学生潜意识里总会自认为数学不如理科生,而理科学生的融入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文科生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同理,理科生的语文和英语相对文科生弱,而文科生的融入也会带动理科生语文和英语的进步。
三是“走班制”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走班制”保证了学生选科的自主权,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任课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接受能力、兴趣爱好与特长,确定教学方式,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与行政班教学不同,在走班制形式下,学生每节课下课后,总在更换教室,更换新的学习伙伴。这种上课方式竟间接起到了“提神”的作用。
学校需要在新认识基础上,组织加大研究力度,形成自己特色的校本决策;其次要着力建立走班制科学而高效的管理模式和评价体系;再者要整合社团、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及引导,做好学生兴趣及人生规划指导,完善校本课程,做好三年课程、课时、人员统筹,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
C
茂名市第一中学校长洪喜亮
三次选科意向摸底调查:“物化生”组合最多,“史化地”最少
早在2018年下半年,茂名一中就开始谋划应对方案,初步探索了“全模式,小走班”的目标模式。意见征询结果显示,师生基本满意,家长反映良好,省方案正式公布后,学校将进入操作实施。
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预设了“全走班”、“大走班”和“小走班”三种模式,模拟利弊。先后开展三次针对高一学生的选科意向摸底调查。比如,高一第一学期就在学生和家长中开展生涯规划指导,选科指导方面,综合考虑个人志趣、特长和社会需求等因素,也兼顾考虑“平稳过渡、有利安全,节约成本,总分优先”等原则,理性引导学生分流。
截至3月中旬,茂名一中高一1941人全部完成选科分班的摸查工作。统计显示,共有12种选科组合,其中“物化生”组合最多,387人,“史化地”最少,48人。单科选生物最多1378人(占71%),选政治最少561人(占28.9%)。全级计划安排37个行政班,考虑在创新实验班、艺术书法特长班和体育特长班3个班进行走班上课,其他班均可以行政班形式进行教学。我们把这种目标模式称为“全模式,小走班”。根据学校内部摸查和预设,学校的课室、功能室、场地、设备设施与师资也均能满足这一目标模式的需求。
学校及早盘点、补充、储备紧缺师资;成立校内编制的“信息中心”,加强教育信息化的规划、领导和技能培训;加大投入改造升级全校课室教学平台、配置教师笔记本电脑(人手一部)、建设1个大型“精品录播室”、10个智慧课室(56座位/室)、2个微课制作室,改善信息化硬件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考虑少数选科不慎学生的需求,选科分班之后,还允许学生在两周内有1次改选调班的机会,保障学生权利。
实践证明,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满足高校多元化的人才选拔要求和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广东方案也许不是最好,落地操作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但是,“3+1+2”、12种组合的模式,相比“6选3”的20种和“7选3”的35种,肯定更加简便、更具可操作性、更适合我校实情。我们充满期待,乐观其成。
D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宋春燕博士
了解专业及大学,做好科目选择
刚刚颁布的广东省新高考制度规定,自2021年起实行3+1+2选考模式。这样规定目的是为了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选择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但如何选择也是个挑战,要求我们要正视选择、合理选择。
我们需要主动培养自己的选择力。要认识自我,探索职业和了解专业及大学,做好科目选择。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能力,发现自我的优势和潜力,做好清晰的自我定位。通过职业体验和影子学习等去认识职业,发现自己喜欢的职业及其发展前景、工作内容和要求,形成自己的职业倾向选择。通过大学参观、校友访谈等深入了解大学类型、招生要求和入学途径。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专业信息、选考科目要求,以及就业领域等,并考虑专业和职业的关系。通过学业评估了解自己擅长和喜欢的科目,将选科和专业以及院校联系起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闵志通讯员易立许志聪)4月29日—30日,大连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王启尧率队到湛江市就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