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与父母的情感博弈 父母在,膝下承欢还是自由飞翔?

湛江晚报 2019-04-20 08:37

老年人在公园唱歌。抱团养老成为当前老年人喜欢的方式。文/图:记者刘金凤

《论语·里仁》有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时,为人子女应当陪伴奉养,以尽孝道。然而,时代变了,不管你承不承认,每位父母的晚年都可能成为空巢老人。一边是老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边是孩子追求诗与远方的意志坚不可催,现代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有太多不可承受之重。

是菽水承欢,还是志在四方?是儿孙绕膝,还是独守空巢?日前,记者就这个话题和市民展开了探讨。

纠结的现代爱情故事

小陈是湛江姑娘,大学毕业后在广州一家公司上班。父母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广州,几次三番召她回湛江谋一份稳定一点的工作。两年后,她回湛江并考上了湛江的公务员。

小李来自东北,大学毕业后抱着到外闯一闯的想法,来到湛江工作,与小陈相识相恋,眼看好事将近,不料,小李的母亲突发脑溢血,紧急召回小李。

李母抢救后虽然暂无大碍,但隐患仍在,病床上,她看着老伴,再看看儿子,泪水涟涟地请求儿子回东北,回到父母的身边。看着母亲恳求的眼神,还有日渐衰老的父亲,小李同意了。

既然小李决定回东北,小陈面临两个选择:要么随小李一起回东北,重新找工作;要么和小李分手。

小陈陷入两难,一方面,她已经28岁了,难得遇到一个动了心想要嫁的人;另一方面,父母就她一个女儿,如果她去了东北,父母怎么办?

“原本我想,现在交通也方便多了,父母可以夏天去东北,冬天再回湛江,这都不是问题。”小陈说。可是当她告诉父母想去东北时,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陈父认为这是寄人篱下,他甚至发了狠话:我哪也不去,死也要死在湛江自己的家!

为了让父母知道东北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小陈小李费了不少心思,还专程邀请陈父陈母去东北旅游,但这并不能改变陈父的看法,他不反对,也不支持,保持沉默。

小陈小李商量,来年就把婚结了,等生米煮成了熟饭,所有事情都水到渠成。不料,在一次同学聚会上,陈父喝醉了,夜里倒在自家的单车棚里,幸小陈加夜班回来发现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才无生命危险。陈父在医院住了两天,小陈守护床前,才知道一向倔强得像牛的父亲,身上有一堆的毛病。那几天,小陈想了许多许多,如果她去了东北,而类似的情况再发生,她妈妈一个人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陈父出院后不久,小陈忍痛向小李提出了分手。爱情结束了,生活还继续。小陈和父母的关系变得敏感而且僵硬,她一直很不开心,眼看成了30岁的大龄剩女,也无心再谈恋爱,对父母的着急也无动于衷。父母对此既自责又无可奈何,偶尔还抱怨小陈不懂得体谅父母的心情。后来,小陈索性在外租了房子,大家眼不见为净。

承欢膝前,还是逐梦而居?

小陈小李的纠结爱情并非个案。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于1982年开始实行,至2016年1月1日二孩政策生效,在中间的30多年间,中国诞生了大量独生子女家庭,有资料表明,至2018年,中国独生子女数量达到1亿2000万,占人口比例近四分之一。随着独生子女进入育龄期,这一比例还会迅速攀升。独生子女家庭引发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而随着银色浪潮汹涌而来,养老问题几乎无人可以回避。不管你承不承认,每一位独生子女的父母,都面临着成为空巢老人。

要不要把孩子召回身边?记者就这个话题和身边的朋友探讨,发现大部分人都持乐观豁达的态度,认为“仔大仔世界”,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父母无须过多干涉。

飞飞是上海人,也是独生子女,大学毕业后父母希望她回家工作,她却不顾父母和亲友劝告远走他乡来到湛江,打算等自己生活得好一点再接父母过来一起住。不曾想,两年之后,父亲在一场车祸中去世,坚强的母亲不想荒废家里的庭院,不愿来湛江,“我非常感谢我妈妈,没有给我任何压力,总说只要我过得好就行了。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回老家陪伴她,但又有两难,我的工作和家都在湛江,我的家庭和孩子也需要我的照顾,我也放不下。”

飞飞认为父母现在没必要把孩子绑在身边,因为互联网发达,想念了可以视频聊天,而且湛江已通高铁了,很快又有国际机场,出去和回来都快捷方便,空间距离已经不是问题。

刘女士认为,孩子回不回到父母身边,应视孩子的工作、收入、发展前景、所处的城市、人脉关系等而定,如果这些条件比湛江好,则没必要要求孩子回来,“毕竟人往高处走,作父母的不能用"爱""孝""责任"这些道德进行绑架,否则就是太自私了,因为孩子是属于社会的,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且,现在的孩子都有自己想法,不会全听父母的安排,他们羽翼已丰,为人父母只能目送他飞得更高更远。”

空巢不可怕,关键是身心健康

记者采访时发现,越是优秀的孩子,留在父母身边的越少。中国人的观念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结果游龙入海,凤舞九天,父母反成了空巢老人。

“空巢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健康的身体、有乐在其中的兴趣爱好,有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自己把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多姿多彩。”老张说。

老张的孩子很优秀,在国内名校读完后,又到美国留学深造,后来申请了绿卡,成为美籍华人。在人前说起儿子,老张是自豪的,可是,私底下,他也挺羡慕那些儿孙绕膝怡养天年的老人家。

“虽然儿子问过我要不要过美国一起住,但我知道不可能,一是语言不通,二是那边没有熟人,多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多闷啊。”老张说,他觉得在湛江生活挺好的,一年四季都舒适,天气好,海鲜多,吃住行都方便。退休后的老张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平时和老朋友们喝喝茶,下下棋,还加入了社区曲艺社,把身上那边文艺细胞都发挥了出来,晚年生活挺快乐的。

马女士是一位退休干部,家道殷实,膝下有一独子,自小悉心养育,考了上海一所名校,毕业后留在上海从事金融工作,并娶了一位上海姑娘为妻,并生了孙子,找外家照顾。前两年,马女士的先生去世,她忽然发现自己成了孤单单一个人。虽然儿子一再叫她去上海生活,她觉得儿子那里已经够热闹了,宁愿呆在湛江乐得清闲,想儿子孙子了再去上海小住几天。她已经计划好了:趁自己身体还好,多和朋友们去旅游,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当一个快乐的老太太,等哪天身子骨不利索了,就找一家条件好一点的养老院,不给孩子增加负担。

养老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善,我们在期待社会医疗体系、养老体系尽快完善的同时,首先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

新闻推荐

湛江高校备战省大学生运动会

本报讯记者卓朝兴通讯员郭炎林周莹莹报道:近日,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广东医科大学等湛江高校运动队正在如火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