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奔赴大庆油田 上世纪80年代回湛开发海洋石油 张昭强见证祖国石油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为祖国献石油
“只要国家需要,无论多苦多累,路途多遥远,时间多漫长,我们那代人都是绝对服从安排的。”81岁的张昭强气定神闲地说出这番话时,思绪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张昭强是新中国成立后高等院校第一批力学系毕业生,大学毕业后,先后北上大庆、转战荆州、南下湛江,为祖国摘掉“贫油”帽子出过力、建过功,是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中传唱的一代人。1998年,他从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岗位上退休,在港城颐养天年,通过阅读《湛江日报》关注着乌石油田的开发,关注着湛江大项目的发展,对这片红土地爱得深沉。
好男儿志在油田
翻开老相册,看着年轻时的容颜,言语之间,张昭强带着记者“穿越”了他的人生。
1959年,张昭强从茂名五中毕业后,考入了中山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这是中大历史上首次开设的力学专业,仅有一个班30多人。1964年,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国家号召,进入大庆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研究地下流体力学,“就是研究如何让油田产出更多的石油,为中国摘掉贫油国家的帽子。”张昭强笑着说。
第一次北上,张昭强从广州出发,在火车上辗转一周时间,才到大庆。期间在北京中转,令他难忘的是,因为国家缺乏石油资源,路上的汽车都是烧煤气,顶部“肿起”一个煤气包。
到大庆时正值八月,张昭强住进了“大通铺”,类似于戏班睡铺的平房。当时国家粮食困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成为风尚,油田职工在东北黑土地上种满了高粱、苞米、大豆、大白菜、土豆等作物。秋收时节,张昭强这个新来报到的大学生就加入了油田收割队。起早摸黑干个不停,农田里的庄稼却总是望不到头。
“一周才吃得上一次米饭,如果有馒头送稀饭,那就是最幸福的事。”张昭强说,在油田工作十天才能休息半天,这半天是放假给大家洗澡的,一群人淋浴后泡在大池子里。
张昭强曾见过一次前来油田视察的周总理,见过几次铁人王进喜。王进喜在1202钻井队,张昭强在油田开发队,不同的部门让两人并没有深交,只有谋面之缘。
1969年,国家做出了到三线城市勘探油田的决定,张昭强再次服从国家安排,来到湖北荆州,与全国各大油田职工一道,投身于油田开发大会战。
“翅膀硬了,自己才飞得起来”
1984年,张昭强被调回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担任油田开发方案组组长。
上世纪80年代末,作为南油技术人员代表,他被公派到美国,学习计算机软件半年。软件用于油田开发方案的数据计算,由美国微软公司编程,南油公司是购买方,需要派人出国学习使用。
张昭强说,当时的台式电脑体积大、运算慢,一个油田开发方案要耗时两三个小时才能计算出来,开发油田往往要提供好几个方案备选。因为国内油田开发刚刚起步,不只是技术要引进,专家也要引进,来自美国、日本、法国的石油专家集中住在南油二区,一栋楼就安置一国专家,蔚为壮观。
“过去海上钻井设备没有外国先进,技术受制于人,只能和外国边合作边学习消化,这才有今天的自主创新,翅膀硬了,自己才飞得起来嘛。”张昭强说。
如今,南油的外国专家楼已“人去楼空”多年,住的都是中国人。张昭强自豪地说,过去我们请外国专家当技术顾问,如今外国请我们去当专家,我们的石油技术不仅站起来了,还走出去了,中国公司还占有了外国油田的股份。
深爱这片红土地心系湛江发展
从1984年回到湛江工作至今,张昭强见证了改革开放春风给这个南国滨海城市带来的沧桑巨变。他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海滨大道两边是农田和池塘,如今都建起了高楼大厦,到处红花绿树。
中学时代,张昭强就喜欢上了书画艺术。2000年,他搬到霞山居住时,加入了湛江市老年书画摄影协会。在湛江市第二老年干部活动中心,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书法长卷作品,还有长达十多米的水墨画《富春山居图》。
多年潜心练字绘画,他脸色红润、鹤发童颜,丝毫不像80岁出头的老人。令他自豪的是,他的两个女儿都干出一番事业,一个在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学院担任副院长,一个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担任彩超室主任。
退休后,张昭强一直关心祖国石油事业,对深海钻井神器“981”和乌石油田开发颇感兴趣。他说,乌石油田在上世纪90年代曾进行打井勘探,他参与了油田的评价。由于油田较小,国家集中力量开发其它油田,直到近年来,乌石油田才重回视野。
通过订阅湛江日报,他一直关注着湛江的发展,关注着湛江钢铁三高炉、中科炼化等大项目进展,“没有重工业,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有了钢铁、石化这些大工业,湛江发展才有更大动力”。
新闻推荐
南都讯记者曾思燕为助力大丹霞旅游经济圈建设,探讨丹霞山民宿发展机遇,4月14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省旅游协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