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怀念单霁翔
宋伟光(赤坎)
4月8日,有一位官员正常退休离任了,却引起媒体广泛报道,民众又极度关注和表示他们的怀念,他就是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的院长单霁翔。
据报道,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今日4月8日退休,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接任故宫院长职务。一位故宫院长的正常退休离任为何引起关注,民众为何对单霁翔如此怀念?
2012年1月,单霁翔出任故宫第六任院长。在此之前的2011年,故宫面临重大危机,沉陷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哥窑门、瞒报门、屏风门、封口门、拍卖门、古籍门、逃税门等“十重门”舆论漩涡。单霁翔的到任,正是故宫博物院亟待重塑形象的关口。毫无疑问,单霁翔从上任的第一刻开始,便受到媒体的空前的关注。但单霁翔没有受到负面的影响,在到任的7年间,他所做的一系列动作,受到了媒体正面评价,他也被称为“网红院长”。
而让民众如此怀念单霁翔的是,在他的带领下,故宫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将锁在深宫的神秘,一点一点褪去带着尘埃的面纱。将一个耄耋老人般的故宫,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网红”故宫。
单霁翔接任故宫时,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长期以来开放区域只占30%,186万余件文物藏品99%沉睡在库房,来故宫的观众80%仅是沿着中轴线参观古建筑,很少能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文物。2017年,故宫网站访问量达到8.91亿,把186万多件藏品的全部信息放到网上。同年,故宫文创产品销售达到15亿元人民币。截至2018年,故宫开放面积由2014年的52%,达到80%以上,8%的文物将向公众展出。
单霁翔在任7年,故宫批量诞生“网红”,从文物修复师王津,到故宫文创、口红,再到今年正月十五、十六举办的“紫禁城上元之夜”等等,600年历史的故宫,在科技和创意的驱动下,通过“科技+文化”“创意+文物”的有机融合,让故宫文化走出红墙,走向大千世界,走进寻常百姓家。这或者就是我们为什么如此怀念单霁翔的原因吧!
新闻推荐
市十六小代表队在比赛中倾情表演。本报记者林石湛摄本报讯(记者林石湛通讯员杨子江揭翘羽)4月9日,由团赤坎区委、赤坎区教育...